李镇西:别让“思维控制”扼杀孩子的灵气
本文共25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来源:镇西茶馆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一个同学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另一个同学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第三个同学则慢条斯理的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第一个同学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对另外两个同学则说真不知是怎么想的,分别给了60分和0分。
在一次节目彩排时,白岩松采访一位“孝心少年”,问他:“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你们姐弟两个为什么都要学跳国标舞?”这位少年回答说:“一是可以锻炼节奏感,二是可以挣钱贴补家里。”但是后来白岩松再问他,回答就变成了老师所指导的标准答案——“跳舞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美”。
在学习上,数学可能需要有标准答案,但是其他科目,比如诗歌、作文、电影、音乐、美术等也必须使用一种框定的思维,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吗?然而,这种思维模式至今还广泛存在于学校的课堂上,不仅仅是语文课。
很难说有谁故意想把孩子教坏,也不会有人承认是有意想这样教育孩子,可是,在学校的教室里,一批又一批本来富有灵气的孩子正在被扼杀。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是纯净透明的诗人,是一个富有无穷想象力的童话作家,他们整个的心灵世界是无拘无束的,什么都敢想,思想的翅膀可以飞得很高很远。可是一旦接受了“教育”,他们的灵魂被“引导”、“规范”、“控制”……所有充满创造的灵气没了,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和创造思维也就逐渐被扼杀了。
从某种意义上略微“偏激”一点说,我们的教育,正是对鲁迅当年“人生识字糊涂始”的另一种注释。而究其根源,就四个字:“思维控制”。
这在长久以来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一篇课文,多是遵循“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五个步骤而按部就班。写作文,无非就是“借景抒情”、“托物咏志”这些套路,而这“情”和“志”多是老师规定好了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是满满的正能量”。
《人民教育》层发表过一篇题文章抨击当时的语文教育——在某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学《孔乙己》只能理解这是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项链》只能把路瓦栽夫人理解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典型;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学生往往会习惯性地写老师,而且多半会把老师比作蜡烛或春蚕。可以说,虽然课堂学了“风雅颂,赋比兴”,但是实际中,写景基本就是借景抒情,写物就是托物咏志,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
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与从前相比,现在的阅读教学不再是从“时代背景”到“写作特点”的五大段了,而且“互动”、“生成”之类的理念至少也渐渐进入到语文老师的教案中。但最近的一些语文课课堂好像又退回到了从前的年代,虽然表面上也提倡“平等对话”、“互动生成”之类,但教师在骨子里依然是在控制学生的思维。
如果以前的课堂是“满堂灌”,那么现在不少课堂是打着“尊重”“引导”“启发”的旗号在“满堂问”。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依次抛出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看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但学生想的是如何才能满足老师的需求,他们说的话如何才能完美地让老师满意的答案。
老师抽了一个学生起来回答,如果不满意,会继续问:“还有呢?”再不满意,继续问:“还有呢?”一直要问到让他满意的学生,才说:“说得好,请大家给他以掌声!”然后就是孩子们被训练过的节奏统一的掌声:“啪,啪啪,啪啪啪!”正是在教师这样的一步步追问,学生一次次的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一次次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成了教师见解的复述者。
在这样假平等、假民主、假思考、假互动、假讨论、假争鸣……的课堂上,学生渐渐被框定住了,进入一个封闭的箱体,无法鲜活的感受真实生活。
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的思想在阅读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流淌自己的心泉?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问,什么都敢说?老是自以为是地去“引导”学生,结果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在讲台上就被窒息了。
一个高三孩子说:“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老师最爱给学生说的是:‘规范答题,不要自作主张。’写作文时,老师经常的提醒就是:‘该写的才写,不该写的不要乱写。’家长更是直言不讳:‘不要在作文中说真话,别那么傻。’”相信这个孩子所说的,绝非个别现象。
有一个著名的历史特级教师,在给学生讲抗美援朝时,没有照本宣科地复述教科书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结论,而是列出了另外四个国家有关朝鲜战争的教材叙述:看看对同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美国是怎么说的?苏联是怎么说的?朝鲜是怎么说的?韩国是怎么说的?连中国的教材在内,让学生去比较,去思考,去分析……进而让学生不但更加立体客观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而且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这个“意义”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辨别和研究得出的。这是一个尊重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不把学生教糊涂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自信——“四个自信”之外的教育自信。
请不要再以那些所谓正确的答案限制孩子了,孩子们有很多想象、很多好奇,等待我们去激活去看见。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力和创造思维,在小学时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止一个答案,哪怕你错了,也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教育还需回到陶行知当年所呼吁的“六大解放”中,从每一位教师和家长不控制孩子思想开始做起。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