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提技能 就业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黄威
剪刀在纸张上旋转、平移,裁割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剪纸项目参赛选手们正在用心创作;研磨、萃取、拉花,咖啡冲调比赛区香气四溢;直播销售项目热闹非凡,每位选手都在镜头前卖力介绍自己的产品……
6月27日至29日,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约950名参赛选手,在服装配饰设计、互联网营销、无人机操控等竞赛项目上切磋技能、展现风采。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王宁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竞赛,是为了引领带动广大残疾人提升职业技能,延伸扩大就业领域,丰富拓展就业渠道,从而提升就业层级、提高就业收入。”
完善帮扶政策,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整合平台资源,提供更有力就业服务……近年来,在政府关怀、社会帮扶下,越来越多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梦想。
赛事引领,带动残疾人更高质量就业
举办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是一种有效促进、鼓励残疾人就业的手段,通过大赛的高端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可以让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提升跟上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王宁告诉记者,举办大赛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赛前培训,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提高技能,增强专业本领,实现更广泛、更高质量的就业。
大赛现场,刚刚参加完服装配饰设计项目的选手王洪霞向记者分享了她的参赛感受。王洪霞是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在8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身体异常,后被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此次作为山东代表团的参赛选手,她觉得自己收获很大,“通过参加这次比赛,看到别的参赛选手的作品都很漂亮,让我大开眼界,跟这些兄弟姐妹们同台竞赛,对我来说也能长长经验。”
“通过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的示范带动作用,可以让我们通过每一届全国大赛所设项目和考察的具体内容,明确各省市和地区未来3至5年的残疾人职业培训方向,并通过后续的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挖掘培养残疾人技能人才。”王宁表示。
残疾人技能人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地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各级各类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已达2700多个,专职工作人员1.2万名,挂牌建立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478个,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技能提升,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
连日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内,绣娘们正在赶制一批订单。刺绣坊创始人陆永江在6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火灾导致肢体残疾四级。大学毕业后,陆永江成为家乡一所学校的代课老师,后来为了能将母亲的侗族刺绣技艺传承下去,她跑遍全县25个乡镇去学习侗绣的各种绣法,全身心投入刺绣技艺的钻研中。
2015年,30岁的陆永江在县城创立了黎平县彦婷手工刺绣坊,开始积极投身到全县残疾妇女、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刺绣的技能培训中,带领她们走上致富路。陆永江告诉记者,自己创办刺绣坊6年来,已经教授了1800多名农村女性、贫困户、残疾人学习刺绣,并帮助她们售卖作品。农闲时,在刺绣坊工作的初级绣娘一个月能获得1800元左右的收入,中高级绣娘一个月能有2000元~3000元的收入。
技能提升是残疾人更好实现就业创业的关键。随着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各地依托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与市场相衔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
株洲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一家国家、省、市、县四级残疾人培训基地,由全盲视障者张爱武于2016年创办。建校以来,张爱武带领教工团队将学校的重心工作放在盲人按摩师的培育和盲人按摩技术推广及革新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学校负责项目管理的老师告诉记者,近几年,学校紧跟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将培训项目由单一逐步向多元化稳定发展,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培训学员近3000人,并为结业学员推荐就业、创收渠道。此外,学校还通过创新发展手绣和无人机操控两个特色培训项目,紧贴行业职业发展变化,在为残疾人提供新的就业方向上有了全新的突破。
搭台赋能,助力残疾人逐梦前行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残疾人就业稳定发展,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2017年6月,由中国残联搭建的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了满足全国范围内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平台提供包括残疾人在线求职、在线职业能力测评、职业技能培训、电商创业、互动社区、企业招聘、残联就业服务机构线上残疾人就业服务支持等各项服务,运营6年多以来,已为累计超过55.9万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
各级残联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信息化水平,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2022年7月,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在“十四五”期间,全国将打造100家“美丽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等措施,帮助1万名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增收。今年4月,首批54家“美丽工坊”名单出炉。
“美丽工坊”项目把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妇女这一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积极为残疾妇女提供更多就业平台,创造更加优良的就业环境,为她们追逐梦想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就业作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是帮助他们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环节,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无障碍地工作和生活,拥有精彩人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