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403)栾兆平:40年坚守体育教育 只为助学子圆梦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业超 济南报道

将自己的热爱变成一份坚持一辈子的事业,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只存在于“梦想”之中,而当这样略显理想主义的故事发生在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体育教师身上,这些不平凡却显得十分自然。

他是栾兆平,济南市莱钢高级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和教练,今年59岁。40年里,他扎根一所学校,坚守体育教育岗位,他从一位普通的体育老师成为一名被学生家长亲切称呼为“命运塑造者”的体育教练,这样的故事存在着太多偶然性,但正是一个个“偶然”汇成了“必然”。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40年坚守只为助学子圆梦

4月24日,栾兆平带着20多名学子,从2021年普通体育招生考试考场中走出,看着自己的学生取得了2个满分,19个90分以上的好成绩,他挂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来不及平复欣喜地心情,回到学校的栾兆平迅速回到了操场,“跨栏不同于其他学科,一旦停歇了,就很难弥补回来。”栾兆平说。为了让学生们时刻保持肌肉的“记忆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栾兆平从接过学生开始,就不停歇督促和陪伴着学生锻炼,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总能在操场上找到他的身影。

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栾兆平患上了腰痛病,为了陪着孩子们训练,他的办公室也成了他和学生的医务室,常备着膏药、跌打损伤药、艾熏和热水袋。

“不服老不行啊,站久了就腰痛,点个艾熏绑腰上还得继续,晚上回家坐下就不想起。”栾兆平说,夏季“三伏”天热,冬季“三九”天才是一年最“要命”时候,裹得严严实实也耐不住寒风往腰眼钻,那叫一个疼,有时候疼起来直咧嘴。

近十年,栾兆平带过的学生中,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20名,普通大学仅山东理工大学就有50余名,山东体育学院近30名,其它大学近200名。

将心比心,他用一颗热忱之心温暖每一名学子

有人说,他会七十二变,用十八般武艺助学子圆梦。有人说,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高中体育教师,只不过和学生以心换心。

当记者问起栾兆平带学生的秘诀时,栾兆平带着记者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办公室里有一排并排的桌子,桌子上放满了《决胜高考》《达标检测·历史》《一线高考·物理》等试卷。

原来,栾兆平和学生们训练之余,就带着学生们做高考试卷,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上网搜答案,实在不懂的就带着学生去任课老师那咨询。“只有将心比心,作为老师认真对待了,学生也会认真对待。”栾兆平说。

栾兆平告诉记者,除了督促学生利用好休息时间,培养孩子的荣誉意识也十分重要。于是栾兆平时刻留意中学赛事,一有机会就带领学生们参加。“学生们有了成绩,有了优越感和荣誉意识,会更自觉地去训练。”栾兆平说。

体育事业没有终点线,“接力棒”会一直传递下去

在栾兆平的体育器材仓库里,躺着一套跟着他30多年的跨栏栏架,斑驳的栏架被焊枪焊接了无数次,而就是这套栏架见证了栾兆平中学体育教练生涯,见证了几百名学子圆梦大学。

明年3月份,栾兆平将退休。他看着手机里一张张照片,仓库里一件件训练器材,眼中闪过一丝不舍。“明年4月,下一批学生考试,我准备延长2个月退休,带好最后一批学生,带着他们奔赴考场,取得好成绩。”栾兆平告诉记者。

从入职第一天到即将退休,栾兆平一直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也正是他那份执着,让一批批学生感受到了体育“真正的乐趣”,并以此实现梦想。

如今,栾兆平的学生们有的进入了国家级、省级体育队,有的成了学校的体育教师。看着自己学生们接过了自己体育事业的“接力棒”,这也正是他在40年前走入这所学校时所期待的职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