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通胀通缩不该“双标”——破除金融短期化是关键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全国CPI零增长,而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说实话,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再次反映需求严重不足问题?这一点应当没有争议。所以,当务之急,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问题,而不是去争论这到底是不是“通缩”。

  最近,有外媒提出“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的观点,引发一批国内学者的批驳,一般认为:不能把低通胀等同于通缩效应。如果这样的提法是为了强化公众的经济信心,那也无可厚非,毕竟,下半年中国经济或有较大改观。但如果就此认为CPI零增长没什么了不起,根本不用管它,那恐怕就有问题了。

  关键是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破解内需动力、尤其是内生增长动力弱化的困局。

  内生性增长动力弱化的根源是什么?是“金融短期化”。按照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说:中国金融“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实际就是金融短期化的具体体现。为什么金融短期化会弱化内生性增长动力?具体逻辑是:第一,金融短期化使得金融背离实体经济需求,更是金融“脱实向虚”的根本诱因。第二,金融短期化使稀缺的长期金融资源更多倾斜于国有经济,而中小经营主体则成为“资本旱地中最大的受害者”。

  有鉴于此,不扭转金融短期化趋势,内生动力难以得到充分强化,而再大的财政投资规模,也都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破解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什么是金融短期化的根源?央行单一利率调节的货币政策方式。在这样的货币政策方式之下,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不够,而单纯依靠货币乘数的不断上升去推动M2增长。这必然导致金融短期化。因为,货币乘数越高,意味着银行“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的增速越快,这个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的周转周期越短,这就是典型的金融短期化。

  正因如此,再次急吁中国货币政策改革,依据“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为中国M2“加糖降水”——即大幅提高代表国家信用的基础货币成分,相应降低代表商业信用的货币乘数。有人说,这不是重回改革之前“数量型管理”的老路吗?错,这是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量价“两条腿”走路的同时,更多释放长期基础货币。可以肯定,这是破解金融短期化、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对货币政策提出的内在要求。

  责编: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