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助我们脱险,我们帮你们卖瓜” 重庆“三下乡”团队为受灾村民直播带货

  “我现在是在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这里有本地出产的西瓜、香菇、羊肚菌,都是原生态农产品……希望大家帮帮受灾的村民……”“灯台西瓜,好巴适!”7月13日下午,来自重庆三峡学院“三下乡”团队的00后大学生陈佳佳、欧中文,冒着35摄氏度的高温直播带货,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推销“7·4”洪涝灾害中受灾村民的农产品。

  7月3日至4日,重庆市万州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30多个镇乡街道受灾。据灯台村村民委员会统计,截至7月9日12时,洪涝灾害共造成灯台村1000余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达92.07公顷。

  听到灯台村的灾情后,重庆三峡学院的多名师生坐不住了,尤其是陈佳佳所在的“薪火乡传”社会实践团队。暴雨来临时,他们这支队伍就在灯台村。

  7月4日暴雨前,重庆三峡学院有15支队伍、1019名学生分散在万州多个社区、村庄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洪涝灾害发生后,重庆三峡学院团委号召这些团队就地转换社会实践内容,力所能及地帮助灾民(详见本报7月7日报道《一次特殊的“三下乡”》)。灯台村的15支师生团队,帮助村里清淤泥、搬碎石……疏通出一条可供人行的小路后,于7月5日下午返回学校。

  “虽然经历了无电无水、手机无信号,但是永远记得即使缺少物资也不会少了我们一日三餐的村民,记得站在水里将我们一个一个孩子送上岸的村民,永远记得这些朴实无华的人,这是一段净化心灵的‘旅程’。”7月5日深夜,陈佳佳返回学校后在微信朋友圈记录。

  多名学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重返灯台村,是为了感恩村民在洪灾时对他们的爱护和帮助。

  许多学生的手机里保存着随手拍下的照片和视频:洪水淹没了他们住的农家乐一楼,当地村民烧柴为他们做饭;道路被洪水冲垮,当地村民和村干部带着他们步行4公里出村,抢着帮他们扛行李;过河时,村民站在淤泥中为他们搭桥铺路……

  7月9日,当看到校团委号召时,陈佳佳第一时间报名。带队教师、该校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张丽说,由于学校已经放假,在踊跃报名的师生中,学校挑选了多名家离得近的学生和辅导员。今年毕业的吴美彬因擅长直播、拍视频,也从重庆市云阳县赶来支援。

  7月10日至13日,新组建的“薪火乡传”社会实践团队在灯台村的瓜棚、村委会办公室连续开展了4场直播带货。另一路学生,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9点在万州万达广场摆摊卖瓜。许多未能到场的师生在直播间“刷屏”带人气,把链接转到各个群推广……不开播时,师生们就帮村民采摘西瓜、搬运装车。

  事实上,11名“主播”大多没有直播经验,经常卡壳,在回答提问时经常冷场……准备上链接时,又遇到新的困难:由于灯台村的西瓜以前只卖给批发商,没有包装等信息,无法在平台上直接销售,只能通过“粉丝群”间接销售。

  这也是灯台村邀请这支“三下乡”队伍的初衷,希望他们能帮助村民建立“产销直供”的电商销售体系。他们发现,这场特殊的“三下乡”实践出了真正需要破解的问题,也是接下来团队要重点帮扶的内容。

  灯台村党支部书记林森介绍,截至7月12日,重庆三峡学院的师生已帮助灯台村销售了4万斤西瓜。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臧小林介绍,学校党委于7月10日发出感谢信,除了感谢这些“三下乡”暑期志愿者“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筑起牢固的‘青春堤坝’”,同时号召全校师生向他们学习,以实际行动进行一次特殊的“三下乡”,力所能及地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学校也将根据灯台村村委会提出的需求提供帮助。

  团重庆市委日前发布“关于组建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汛救灾的工作指引”。截至目前,重庆各区县团组织共组建726支青年突击队,联系高校组织了61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动员32549人次团员青年投身人员疏散、物资转运、灾害预警等防汛救灾工作。

  本报重庆7月1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