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人,铁道兵52团卫生队副队长杨士龙

  当我看到高万山大哥的文章,激动万分,几十年思念,在高大哥的文章中寻觅到了我的恩人杨士龙。

  

  我是参加襄渝线建设的学兵,在连队当卫生员。我与铁11师52团卫生队杨副队长相识在1971年5月15日岚河隧道火灾事故的抢救中。火灾事故发生后,部队对工地进行清场,学生连和民兵连全部撤离工地,整个工地抢救工作全部交给部队进行。我和部队18连卫生员赶到工地时,在营部工地值班室就被卫兵挡住了。正在交涉中,四中队刁副营长让卫兵放了行。

  抢救结束后各部整队清点人数,我跟在部队卫生队和各连卫生员的队伍后边,引起了杨队长的注意,他讲完话后,来到我的身边,寻问了我的名字和所在连队,这是我俩的初相识。

  自从那以后,杨副队长曾两次带领抢救小组来到我们学兵18连。

  第一次是1971年8月2日晚上,我连的一个学生在水田搞到一水壶油,误将桐油当作食用油炒米饭.误食米饭的十几个人全都上吐下泻。正好八一庆祝建军节,部队每个连队分到两扇猪肉,同时学生连每连也分到了一扇猪,庆祝八一改善伙食,连队烧了红烧肉,吃了几个月清汤寡水的肠胃,猛然间见到大荤腥,有些人滑了肠。

  还有就是进洞施工的,洞内缺氧,不通风,人们口渴,我们连队虽然增加了往洞内送水,可有些口渴难忍的人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喝了流在水沟中的脏水,一下子全连拉肚子的就有5 -6 0人,加上那十几个上吐下泻的,营卫生所紧急向团卫生队求援,杨队长带队,在我们连住了两天,稳定了病情。

  

  ▲杨士龙(中排左)

  还有就是1971年10月6日,我连武冬雪肠埂阻,也是杨副队亲自带队,冒着大雨冲过汉江,救护车又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了两个小时,杨队长在卫生员们的搀扶下,一步一滑的来到我们连队为了抢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学兵,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中进行了一场大手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同年的11月27日我们连在大会战施工中遭遇了特大塌方,还是杨队长带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工地,并且亲自带领第一抢救小组亲临事故现场,组织对重伤员的抢救,确定了抢救方案后又重返急救室,组织第二抢救小组,准备对牺牲的学生进行善后处理,当我申请跟随第二抢救组一同对牺牲战友进行善后时,杨副队长同意了我的要求。

  几次的事件处理,使我和杨副队长,从相识到熟悉,才有了后来的舍珍藏救残指的感人故事。

  

  ▲杨士龙副队长近照

  1972年4月14日下午,我的右手食指在施工中不幸受伤,在工地急救室徐军医(当时卫生队有两个徐军医,文章照片中的徐军医也曾在我们四中队急救室住过站,大概半年左右,又调回卫生队了,我说的是另一位徐军医,(上海人)转业后分配到西安体育学院校医院。

  徐军医看到伤指的情况,感觉严重,提出要截掉,我求他不要截,保住我的手指,(按当时伤残标准,姆指一节或食指两节为三级伤残)许军医只好做了筒单包扎,让我去团卫生队碰碰运气。(营急救室没有无影灯,也不具备手术条件)

  当我来到团卫生队时,卫生队正在整队准备过江去看电影,杨队长正在队前讲话。看到我吊着一只伤手,立即把队伍交给了别人,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大概问了一下情况,在队列中叫出慕军医带我到换药室。

  拆开绷带,看到血肉模糊的手指,慕军医也表示很难保住,杨队长马上叫来负责x光机的军医,先检查一下骨头是否骨折,如果没有骨折,想尽办法也要保住这根手指。

  我到了X光机室,也顾不上什么辐射了,右臂伸到显示屏前,身体在光机侧面,伸头看着影相,当看到没有骨折时,我高兴的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喊着“没骨拆,没骨拆”,负责X光机的军医也像杨队长证实没骨折(当时没有拍片,只是通过X光机做了个影相检查)。

  

  缝合是慕军医主理,用的是最小的眼部缝合针,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缝合,手指头上密密麻麻的缝了三、四十针。电影结束后杨队长带队伍回来,第一个跑到手术室,后面卫生队大部分人都跟了过来,当看到手指还在渗血时,(如果渗血无法止住,那就只能放弃缝合,只能截掉手指,)杨队长分开众人走了,不一会功夫他手里拿着个发了黄的旧报纸包冲了进来。

  打开报纸后,一张黄色的油纸包着一撮药粉,杨队长说这是他珍藏了二十年的云南白药,从没用过。他打开油纸包,在药粉中间有一粒小药丹,杨队长说那是云南白药的精华,叫“救命籽”,他端来水让我服了。

  这时慕军区拿来绷带,叠了几层后倒上云南白药,小心翼翼的敷在伤口,当整个伤口敷上云南白药后,奇迹出现了,伤口不渗血,又观察了一会确实不渗血,这才把伤口包扎起来。

  是杨队长用他珍藏的白药挽救了我这只受伤的手指,对于杨队长我是感激不尽,我一个小学兵,与杨队长非亲非故,杨队长能为保住我的手指,舍得拿出他珍藏了二十多年的云南白药。

  

  从那以后我和杨队长关系更加密切了,住院期间,只要看到杨队长有空,我都会到他办公室里坐坐,杨队长是河北人,我是从北京到陕西的,说起来还是半个老乡,从那以后,有机会到岚河镇,一定要到卫生队去看看杨队长,不过很多次都扑了空,杨队长经常不在队里,而是奔波在抢救伤病员的路上。

  学兵撤场后我们还有书信往来,只是那里通训也比较落后,部队也转战多地,渐渐的失去了联系,几十年了,每每与战友同事讲起三线生活,讲到受伤经历,就会想起为挽救我这颗手指我的大恩人52团卫生队杨队长。

  没有他的无私援助,那我只能截去一指,成为三等残疾、几十年我一直在想念着他,可又无从寻觅,这次高大哥的文章中的照片,让我又看到了我的大恩人,真是万分感谢高万山大哥。

  

  ▲52团卫生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一声命令“不许救火”功德无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