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于1938年的陇西之行

  顾颉刚(1893.5.-1980.12.),汉族,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中国江苏苏州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历史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与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陇西,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倍受学界关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与陇西的两段情谊便是一例。

  民国三十七年夏末(1948年)七月的一天,陇西北关正街“同春堂”药铺主人公、我的外祖父邓崑山到兰州出差办事,巧遇正在兰州大学任教的顾颉刚教授,出于对陇西故人的深刻印象,顾颉刚热忱邀请邓崑山到其住所做客叙旧。

  俩人刚进门,顾颉刚先生的三位好友水梓、邓春膏、柯与参也应约而来,顾颉刚将他们一一介绍给邓崑山,几人一起吃罢饭,开怀畅饮,叙谈往事,成为一段奇遇。

  顾颉刚为什么对陇西客人如此热情接待?这缘于十年前的一次陇西之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27日,顾颉刚与他的天津学生王树民到临洮考察秦长城遗址后,继续东行来到陇西,受到时任省立陇西师范校长柴庆荣(1932—1944年在任)的热情接待。

  第二天,顾颉刚由柴庆荣校长陪同考察陇西城南郊外的黑水湫池庙、大碑院、七真观、老君庙、十方禅院、西河滩等寺庙观宇及附近郊区文化遗址,然后到县城内游览。

  顾颉刚一行从县城南门永安门入城到天庆观参观。面对天庆观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的情景,顾颉刚十分惊讶。究其原因,确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民国十一年(1922年)七月,经陇西天庆观参阅、整理、校正、定稿,带到上海书局排版印刷,最后送回陇西天庆观出售、赠送,具有百年藏版的《孝经合编》,由于卷首附有唐玄宗李隆基御制《序言》、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加予御注,在当时影响很大,天庆观经年累月修建规模的宏大与旺盛香火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通过天庆观的游历,使顾颉刚产生书刊出版业如何发展的想法,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顾颉刚担任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兼编辑所所长、总编辑后,亲自经营书刊出版业,应当与他在陇西天庆观的游历观感有很大关系。

  游历天庆观、府文庙之后,从光明巷转入县文庙、陇西师范、卧龙寺、天主堂、万寿禅寺,从万寿禅寺西跨院出来,顾颉刚一行登上威远楼,眺望陇西一城三关的城市格局,感慨“城楼雄伟,颇具省会气象”。看完威远楼从县门街往北穿过西大街稽古阁,在腰门街通过大城北门静安门进入北关正街,游历山陕会馆、汪氏花园与宅院、文昌宫。中途在汪灏宅院“怀远堂”书房初次阅览《巩昌汪氏族谱》一函四卷,与杭州《孔氏族谱》作了比较研究,作了简要笔记。从文昌宫出来路过“同春堂”,由于多日旅途劳累,加上时令春寒料峭,顾颉刚偶感身体不适,遂顺便到“同春堂”寻医诊治。“同春堂"郎中杜守刚接诊开方,邓崑山随方抓药,当他们得知顾颉刚是专程从兰州来陇西考察历史文化与民俗现状时,二人颇为感动,为表示对顾先生的崇敬之情,诊治药费分文不取,使顾颉刚深受感动,几人攀谈之中,顾颉刚得知杜郎中为陕西华阴人,邓崑山为陕西扶凤人,对杜守刚和邓崑山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午,顾颉刚在柴庆荣家中做客午休,之后由柴庆荣校长陪同,继续游历陇西北关。几人从北往南经过保昌楼、保昌门、虸蚄庙、北坛(北极行宫)、雷祖庙、宝庆寺、北天第一门、第二门、祖师庙(北极宫)、南天门、演武厅、清真寺、三皇庙、普陀寺、大陈家寺、武圣庙,从庙儿巷往西出去到大树巷大树庙,绕出大树巷到碧玉宫、西天竺寺等十多处寺庙、坛观游览。其中游历到北关三元街莫家过街牌楼时,顾颉刚被牌楼的精巧灵动吸引,驻足观赏许久,赞叹“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所走过的地方,也没有见过这样好的牌楼!”这次来陇西考察,使顾颉刚对陇西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非常留恋,在民间留下大量书法作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天七月,顾颉刚最后一次来到甘肃兰州,担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不料,事因机缘,这次陇西“同春堂”主人邓崑山赴兰州出差,在兰州大学附近街道巧遇顾颉刚先生,故人相逢格外亲切。顾颉刚邀请邓崑山到其住所——兰州大学木樨香馆做客,邀请其好友水梓、柯与参、邓春膏三人作陪,故知重逢十分亲切,叙旧许久。

  辞别之际,顾颉刚与他的好友分别给邓崑山题笔赠言,以兹留念:

  柯与参赠言《感言》:“现代诗人叔进有句云,除却禅宗哪有学?可怜无术使人知;昀谷句云,正冷淡时梦亦好,最分明处得偏迟;室可庇身不妨陋,书惟遮眼宁可奇。实皆注重禅功,不似天人缥缈之语。”

  水梓赠言《长联》:“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顾颉刚赠言唐代诗人刘禹锡《五言律诗》:“昔事庐山远,精舍虎谿乐。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怅望羡云游,振衣若秋篷。旧府闲松月,远思临江风。”

  邓春膏赠言《七言律诗》:“吴头楚尾一江风,岸芷汀蘭处处同。此日晴川劳寄语,归期莫负雁来红。刳剔苔斑认旧题,蜗涎蛛网尽迷离。十年重到梨花院,叶落山深又一时。移家犹得占城东,昔日孤棱在眼中。名辈光宣悲渐少,廿年觞咏影谁同?连云谒棧隔程远,扑地燕尘影事空。为殿词场救尽局,故留小筑庇诗翁。——卅七年夏末泽民邓春膏书问木樨香馆诗”。

  顾颉刚先生已经逝世四十三年了,但他关注陇西历史与民俗文化的往事,仍不时在坊间被谈及、回味,根据邓崑山、阎世奎、戴楚石、郭佐唐生前经历、见闻、回忆,故整理了这段简短文稿,以示对这些前辈们的追念。

  附件:本文涉及人物简介

  1.柯与参,(1903年-1978年),名敏,甘肃宁县九岘乡岳木川村人。著名中医、中医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7岁丧父,15岁丧母,生性聪颖,爱好读书。17岁时,考入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国文教员。不久,又调任兰州陇右学校校长。1927年,柯与参开始行医。1931年3月,与参在平凉任国民军陆新编十三师军医。1932年3月任甘肃省图书馆主任。1933年被推选为甘肃省国医馆馆长和中央医馆理事。创办了甘肃省第一个中医学术刊物《国医日刊》,推进和发展中医教育。不仅是一位著名中医,也是一位博学多才学者和爱国人士。精于古典律诗和书法,写得一手苍劲有力欧体楷书。家藏文史、医书和历代碑贴1万余册。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多次以名医身份掩护中共地下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兰州市中医协会会长,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理事甘肃中医学会理事长等职。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甘肃省委员会第三、四届常委,民革甘肃省委委员。

  2.邓春膏,(1900-1976),字泽民,甘肃省循化县(今属青海省)人。1921年7月,从北京大学毕业,次年考取留美官费生,考入斯丹佛大学。1924年,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之后,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哲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邓春膏为了抗议教育部对甘肃学院系科设置不合理撤并辞职。但是他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把甘肃唯一一所大学维护下来做了重要贡献。

  3.水梓(1884年—1973年),甘肃兰州市榆中县人。字楚琴,清末贡生。1892年选入甘肃文科高等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夏季考入北平京师法政学堂(今北京大学)。曾任狄道县县长,甘肃省代理秘书长,甘肃省自治筹备处处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甘、青、宁考铨处处长,安徽省政府秘书长,民国中央考试院委员。建国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甘肃省一届常委,民革甘肃省一届副主任委员。近代著名书法家、佛学家、诗人、学者。

  冰雪楼话语

  编 辑整 理:

  掌上陇西

  【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征稿邮箱:50169220@qq.com

  合作请添加小编微信号:zhangshanglongxi

  掌上陇西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广告发布|便民信息|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