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海“高考状元”袁钧瑛:公派留美后拒不回国,年老却想落叶归根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是愿意留在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还是去国外寻求崭新的晋升机遇?

  尽管这是自主决定的人生,但相信中国人骨子里特有的落叶归根情愫会令自身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也无法干干脆脆抛下国内的一切前往未知的国度。

  

  然而上海曾经的一位高考状元,早年却并未有这种情怀存在,她被公派留学美国之后就不再想着回国;直到老年后才如梦初醒,想要归根于故土。那么,这能实现吗?

  

  袁钧瑛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有一日会萌生出这样强烈的念头,她急切地渴盼能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令其产生这种想法的契机源于她的丈夫俞强。

  他曾是国外顶尖学校的科研人员且担任相关职务已有几十年,实力不可小觑,这也是国内极为重视他的缘由之一。

  

  和妻子袁钧瑛不同的是,俞强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国籍,他还是中国人。正因为这点,他能在2002年的时候回国且如愿进入中科院工作,也是在这一年,袁钧瑛“不回国”的态度有了些许变化。

  由于他们夫妻二人彼此很尊重对方的选择,也不会过多干预双方的事业,所以当俞强选择回国工作时袁钧瑛并没有表现出不满情绪,反而十分支持丈夫,还经常就工作疑问为其出谋划策。

  有人十分好奇袁钧瑛这番表现,觉得曾拒不回国的这个女人怎么转瞬间变脸了,虽说是其丈夫回国工作,但按照常理推论,在袁钧瑛观念中国家不如外国才会选择离开的,她支持丈夫的举止不和此观念相违背么?

  

  其实这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究其态度的转变,当然,这也是她有了“落叶归根”想法的开端。

  首先,中国如今的经济地位等早已不同往日,飞速发展的国内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故而她同意俞强回归,就是基于这一点,凭俞强的学历和能力,他在国内的待遇不会差且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其次,中科院的聘请致使她“看清”了一些东西。异地夫妻要维持浓厚的感情,势必得经常碰面交流,所以当科研任务极重的俞强没法飞往美国与妻子团聚时,袁钧瑛都会专程乘飞机来中国见他。

  中科院中有很多能力卓越的学生们,他们见了优秀的博士后袁钧瑛后都极为欣赏仰慕,总是围着她问各种专业问题,而彼时的袁钧瑛都会和蔼耐心地教导他们。

  

  “我在中国也是被需要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又让我看到了中国崛起的一面。”袁钧瑛如是这般想着,对自己的国家有了进一步深刻的了解。

  因为作为俞强妻子的她同样是个出色的人才,所以中科院也会常常找她来演讲。然而可惜的是,袁钧瑛依旧是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无法长久停留在中国,每年只能在特定的时间里飞去北京讲座。

  俞强于中科院工作的四年后,即2006年,袁钧瑛被中科院聘请成为了有机化学学科的教授,她的工作主要是培养地方博士生。

  假如她是中国国籍,这份体面的工作足可以让她此生少有忧虑之事,然而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袁钧瑛终究是个“外国教授”。

  

  限于身份,她依旧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前去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平时不在中国的时候,袁钧瑛就只好借助电子邮件来给学生答疑解惑。

  教授一些理论知识还好,若遇到需要实操的项目则不得不通过电脑来远程指挥,可谓费心费力,远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顺畅。

  

  上述这些问题均是令袁钧瑛想要重新归入中国国籍的“导火索”,而当时间来到2012年,感受到中国翻天覆地巨变的袁钧瑛有了“为国谋福利”的念头:“我要把国外取得的研究成果用在中国发展上!”

  

  说做就做,袁钧瑛紧随其后就在中国成立了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的研究所,该中心主要担任辅导教育中国学生、研究者的职责,用以培养许多专业的医学研究专家。

  不可否认的是,袁钧瑛本人虽然彼时是“外国人”,但她对中国的医学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譬如她在细胞坏伤领域有了全新认识而推动了攻破此病症的进程,能力得到中国官方认可而被评为“国外地方科学院院士”。

  备受重视的袁钧瑛受丈夫影响,对这个生之养之的国度再次找回信任和爱意,也殷切期盼有朝一日自己可同丈夫一样,成为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然而,早年间她做出的截然相反的举止,让人不得不思索起“她究竟该不该回来”、“我们要不要她回来”等问题。想要透彻地来看袁钧瑛“回归事件”,我们不妨先从其前半生经历说起。

  

  袁钧瑛出生于我国上海一户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其外祖父为国外文学翻译家而祖父是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知名院士袁承业是她伯父。

  父母两人同时是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听闻此,顿时使人觉得迎面扑来一股高级书香门第的清香感。

  能成长在这样学习氛围浓郁的家庭,袁钧瑛也不是个普通人,非常有学习兴趣的她自幼便展现出“天赋异禀”之实力,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认真细腻的学习态度令她成为优秀拔尖的小学霸。

  本以为人生就会如此幸福和谐地进行下去,但过于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切实际的,它总会在你不经意间给予一些打击。

  

  而这打击始于袁钧瑛十岁那年,因国内特殊的历史时期,家中长辈们为此受牵连,使得原本富裕可观的家境顷刻间发生了巨变。

  祸不单行,袁钧瑛父亲因被误诊而去世,家中仅剩母亲照料者年幼的自己。好在袁钧瑛母亲即使身处最困难的时刻,亦没有忘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在母亲极力争取下,袁钧瑛才能顺利考上好中学。

  中学是最能瞧出孩子学习秉性的,他们能否适应更为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取决于小学时是否曾重视过习惯的培养,而袁钧瑛是个天生好学习的苗子,她不仅还是那个学习能力出众的孩子,还在理科方面展现出更为强劲的优势。

  许是受外祖父遗传影响,生物学、有机化学成了袁钧瑛最感兴趣的科目且为之投入巨大的努力。

  

  眼瞅着生活终于步入正轨,可天有不测风云,高考在彼时彼刻竟然取消了!

  

  百般无奈下,袁钧瑛不得不放弃继续学习而顺应时局到工厂里工作,可是那并非她此生热爱啊,日复一日枯燥的女工生活让其有苦难言,她心里止不住地想:何时我能再出去读完书呢?

  她默默等待着且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欢腾的消息瞬间就传入袁钧瑛耳中,她不敢置信地捏着自己的脸颊,一遍遍提醒自己这不是梦!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不就是自己么?人生就是如此捉摸不透,你永远不知道置于跟前的那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能再次用心投入学习,是袁钧瑛此生最开心的事情,而她也格外珍惜重回校园的机会,以学霸之实力投身于近在眼前的高考复习中。

  最后,她毫无悬念地成为上海市的高考状元并进入当地高等学府复旦大学深造,在选择专业方面,她攻读了心仪的生物学。

  因为当时尚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生物学虽然没有足够的实践条件,但袁钧瑛还是熟读了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她今后成功出国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本科毕业后,袁钧瑛继续学习而获得了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的学历。由于国家此时正大力培养高技术人才,所以决定由地方出资选派公费留学生,各方面素质优秀的袁钧瑛成为重点培养的人才,就这样,袁钧瑛在经过种种考核选拔后脱颖而出,成为知名哈佛大学的留学生。

  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是许多学子心中的天花板,在这里,袁钧瑛接触到了书本上有而国内没有的各种实验器械,她兴奋地穿梭在其中,竭尽所能地汲取着更为专业的知识。

  著名的罗伯特教授是袁钧瑛的博士生导师,其曾在细胞领域研究多年且获得过诺贝尔奖,袁钧瑛将之视作人生偶像且极为认真地听取着教授的各种建议,而罗伯特对这个好学上进且极具天赋的学生亦颇为喜欢,教导她起来总是倾囊相授。

  不过学成后的袁钧瑛面临着一个很是严峻的问题,即留在国外还是回归祖国。

  

  诚然,她看到许多公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亦动了相关心思:国家这般培养我们,我是该回去为祖国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然而,亦有一部分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工作,毕竟那里提供的各项环境都极具优势。

  面对家人和国内部门的催促谈话,当时的袁钧瑛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可随即发生的事儿令之选择留在了国外。

  那就是1989年她获得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该学院欲聘请袁钧瑛为终身教授且开出了诱人的研究条件。

  彼时的国内是没有这个条件来全力支撑自己的研究事业的。

  

  考虑再三后,袁钧瑛终于拒绝回国并在1989年拿到国外的绿卡,成为一名黄皮肤的华裔外国人。

  而获得国外诸多优待的她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Nec-1可以调控细胞程序性坏伤,极大地攻破了神经性衰退疾病等;亦成为智能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知名专家。

  

  袁钧瑛和丈夫俞强是曾经的大学同学,在都被派去公费留学时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最终结合在一起,他们还一起前往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后,可以说是一对学识能力极度匹配的夫妻。

  后来的事也就是像开篇所说那样,俞强回国去中科院工作而袁钧瑛时不时地去中科院授课,但因签证的问题,她无法长久呆在中国教学,这也使得她的授课事业进行得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

  

  随着年岁渐长,她对于两国奔波的生活渐渐疲乏了,也自此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当袁钧瑛冒出这类念头的时候引起舆论哗然,通常分为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是她早年主动“抛弃”了国家,没理由为了个人私生活反悔当初的决定;另一派觉得其贡献卓越而有权归国。

  孰是孰非已然不是该讨论的重点,袁钧瑛能否在年老之际实现自己的“归根之梦”,我们无法来简单地做出判断,但在此希望她能够如愿,毕竟其本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有更多的时间在国内教授出优秀学子来为祖国做贡献。

  当然,就袁钧瑛本人而言,习惯了国外生活方式和待遇的自己也得调整好相应心态,面对职位转岗等方面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这也是令现实中的“打工族”亟需注意的问题,唯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方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节奏。

  

  在袁钧瑛创造辉煌成就之时,她尚是外国人的身份,这点让人感觉很遗憾;但反过来想一下,若她处在当时发展初期的中国,在研究医学领域上会有如此卓越成效吗?

  这亦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家唯有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才是强盛的根本,也是最终留得住人才的稳定基石。

  欣慰的是,如今的中国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方面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且国际地位有了极大地提升。

  甚至,咱们国家强大到令有些资本主义国万分眼红而视作竞争对手了,当然,也不乏有塞尔维亚这类对中国极度好感的国家,他们亲眼见证了我们的日趋壮大且投来钦佩不已的目光,这均是令我们感觉无比自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