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别山 筑梦向未来!普陀教育开展“红色基因”课程主题研学,融入上海“大思政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陀区教育局开展“幸福大别山 筑梦向未来”红色基因课程群建设项目主题研学。

  当前,普陀是全市唯一以区域试点研学实践教育的整体试验区,区教育局携手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长三角红色革命遗址和红色场馆为载体,组织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基地学校参与研学,形成“大思政课”视野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大中小一体化“红色基因”课程体系。

  假期期间,小初高学段分别组建6支研学队伍,赴安徽大别山开展实践体验,金寨红军文化广场、佛子岭水库、茶海采摘园、黄梅戏学唱班……学子们行走在社会大课堂中,通过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探秘自然生态、感受治淮工程、走进非遗文化、体验幸福劳动等形式,进一步学史明理,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追寻红色记忆 体悟奋斗艰辛

  “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当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革命战争年代,人口不足23万的金寨县,就有10万人参军参战,这首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师生来到金寨红军文化广场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在烈士纪念塔前举行缅怀仪式,在指挥部内重温不断创造战争奇迹的历史场景,通过仪式教育,追寻红色记忆。

  图片红色主题仪式教育

  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第一座由国人自己建造的水库,佛子岭大坝也被称为“争气坝”。参观佛子岭水库,让同学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淮河的艰辛,通过探究治淮工程,学子们也切实体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治淮精神”。

  图片图片参观佛子岭水库

  开展劳动体验 感受非遗魅力

  走进霍山县凡冲茶海采摘园,师生纷纷化身“小茶农”,背上小竹篓,在师傅们的指导与帮助下,从采茶到分拣再到杀青、烘干等,学习制茶工艺。学生们不禁感慨采茶、制茶的不易,更体会到一杯茶香背后经历的风吹日晒、千锤百炼,这次的劳动体验,也让他们对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新的理解。

  图片体验采茶

  黄梅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唱《天仙配》,芬芳的戏韵、古老的戏曲在传唱中焕发出时代魅力,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转化成为了守护中华文脉的真切行动。

  图片学唱黄梅戏

  “幸福大别山”是同学们对革命老区的赞美和祝福,“筑梦向未来”是同学们对自我成长和心中信仰的坚守与追求。此次研学实践是“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红色基因课程群建设的项目之一,普陀区教育局还将携手华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开发、资源优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形成更多更有益的项目和经验,让师生从中共同成长。

  图片

  主题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