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让滨州青少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 践行青春使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爽 滨州报道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滨州立足青少年成长规律,着眼特色化、系统化,突出长远性、实效性,扎实、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各类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从党的百年光辉奋进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勇担青春使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日,滨州市开展了第一期“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采访,重点聚焦青少年群体党史学习教育滨州实践。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打造“红色校园”;团市委深入实施“希望小屋”建设,打造“青鸟驿站”;滨州市实验学校南校区开展课后服务,打造温情学习社区……这些做法和事例充分反映出滨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开拓创新,推送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浸润校园、融入课堂,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校园中随处可见红色元素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将党史学习教育浸润校园、融入课堂,深入生活、做在日常,不断夯实青少年“红色根基”。作为全国1.6万多家中职院校(技工学校)中唯一被评为3A红色景区的校园,随处可见“红色”元素,用著名战役命名的校园道路:淮海路、辽沈路、平津路……用红色根据地命名的建筑:韶山楼、遵义楼、嘉兴楼……各种主题的红色展馆:红色记忆伟人展厅、老渤海精神展厅、红色藏品展厅……这些围绕在学生生活中的红色元素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让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生们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实验
“ 学校把思政课搬到展馆展厅,布置红色主题作业,打造南泥湾劳动基地,将教学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思政课教师于翠芹告诉记者,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定期开展红色主题班会、学生代表讲党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当主角,唱好“青春红色主题曲”。
学校里的红色展馆
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红色教育,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还创造性采用英模名人对班级进行命名,比如张定宇班、屠呦呦班、雷锋班……用他们的事迹、精神鼓舞学生、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我们班是用张定宇的名字命名的,老师与我们一起选择的,他的无私奉献、敬业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入学一年多,我也被学校里的红色文化所吸引,从中汲取力量,激励我不断前行。”幼教专业的赵梦琪说。
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打造的长征群雕研学基地
在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学校在校园内打造了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五史研学基地、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长征群雕研学基地、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雷锋文化博物馆及红色长廊,学校师生在随处可见的红色印记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这组浮雕像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路上革命先烈虽饱受苦难,却为革命胜利英勇无畏献身的故事……”一位身着八路军服饰的学生在学校长征群雕研学基地讲解,其神态自若、侃侃而谈。带队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是学校宣讲班的孩子,每天在课后都会开展宣讲活动,用童言童语讲述红色故事,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学习。
学生广场上诵读
学校组织开展宣讲活动
事实上,这只是实验学校南校区红色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学校一直把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弘扬百年革命精神。每周有三课时的扣子校本课,全科渗透扣子课程;每学期一次25000米“奋斗长征路”远足;每年一次行万里路红色研学;每年两届红歌会……把校园打造成以“创新、协调、奋斗”为底蕴的“红色校园”,用红色铸就师生的生命底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滨州立足青少年成长特点,生动、深刻讲述党史、中国革命史等,给青少年以党史的浸染、给党史以青春的亮色。
创新形式、贴近需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滨州各部门将学党史与办实事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
在学校的主课堂之外,如何根据青年少的特点、贴近青少年的需求,将学党史与办实事结合起来?共青团滨州市委立足本职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青少年“急难愁盼”的问题,深化“希望小屋”儿童关爱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青年学生的困难事、烦心事。截至目前,已累计募集资金近300万元,已建成“希望小屋”173间,133间正在建设中。
“希望小屋”内配置了日常生活使用的家具
为受助儿童改造的“希望小屋”
“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是团市委“我为青少年做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刘家村,记者看到了第一批建成的“希望小屋”。独立的房间配备了专用的生活家具、学习用品,受助对象也对改善后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感到十分满意。共青团滨城区委书记李栓栓介绍:“小屋建成后,还配套提供爱心志愿者结对跟踪陪伴,帮助解决受助者成长和学习中的困难问题,促进良好习惯养成和自立能力提高,促进实现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
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问题导向,办好教育实事,积极打造“三融四联五行六必”头雁领航党建品牌、思政教育“12345”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课后学生在老师地辅导下完成作业
学校开展ABC三类课后服务,即利用下午第三、四节课(4:30--6:20)以及周末、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其中,课后服务B为学生自主选修,60多个个性化发展社团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时间,红色宣讲、戏剧表演、英语沙龙、烘焙课堂、VR体、3D打印、手工作坊、航模飞行等等。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全面而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积极建构以学为中心的友好型温情学习社区。这也为家长解决了“放学早、缺辅导、负担重”等现实难题。
学生参加社团课程
学生们在学习飞行的相关知识
自己制作木工模型
“我们高质量开展好课后服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出彩幸福好少年。”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校长赵学军说。
“体验类”阵地、“多样化”载体,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动”起来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滨州依托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启动“红色传承从娃娃抓起”——滨州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制作红色地图、开展红色打卡学习。以“献礼百年 青春逐梦”为主题,开展“行走的课堂·红色体验行”、“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红心向党、励志远足”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把党史课堂搬进红色教育基地。
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兴趣阅读
同时,滨州还组织开展“百个故事讲党史,百首红歌颂党恩”等系列活动,多种方式学党史。举办《写给青少年的党史》读书会,举行“匠心向党,不负青春”、“铭记历史,逐梦时代”主题升旗仪式。开展红色趣味运动会,在艰难长征、挑军粮、过草地等项目中体会红色革命精神。组织学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馆开展“阅读中国红,激发正能量”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红色报纸学党史、感党恩。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青少年群体中,滨州创新形式、改变思路,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化,激励青少年牢记初心使命,在成长道路上激情满怀、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