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8.4万户自愿选择执行居民“分时电价”

  碳达峰碳中和,和保护生态环境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上游新闻记者今(16)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在距离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重庆也交出了“成绩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工作协同推进。除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外,全市还着力培育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倡导市民节约用电也取得显著成效。

  将节能减碳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重庆经验曾被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简报公开推介。引入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机制,推动全市单位GDP能耗降至0.332吨标准煤/万元,近三年以年均1.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的经济增长。

  全市着力培育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有序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清洁化、循环化改造。同时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建设144个智能工厂、958个数字车间。

  重庆同时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绿电”入渝,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央地合作,开工建设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推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等20个川渝共建能源项目,“十四五”以来绿电入渝电量超700亿千瓦时。

  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重庆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约7.7亿㎡。大力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总量达10000辆左右。

  “双碳”工作持续开展也需要有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撑保障。据了解,重庆已开展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组建碳捕集与利用等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市场机制等作用,“十四五”以来共计减免绿色税收118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6270.5亿元,碳市场累计交易碳配额4328.74万吨、9.33亿元。

  在重庆三年“双碳”工作成绩单中,积极引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无疑是其中亮眼的一笔。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其实都和“低碳、环保”有着密切联系。重庆已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2403家、绿色社区1605个,入选首批国家绿色出行城市。一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城区入选全国“无废城市”试点,深入实施塑料污染防治行动,深化“吃得文明”、践行“光盘行动”,累计创建39家绿色商场、40家绿色饭店。大力倡导全社会节约用电,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58.4万户选择执行居民分时电价。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瞄准既定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编辑:杨虹

  责编:蒋艳

  审核:吴忠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