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一座城市为一所大学设立校友日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周宇
将每年8月的最后一周,设为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一座城市为一所大学设立校友日,在此之前全国尚无先例。8月27日,近200位来自全球的浙大校友在南太湖畔度过了他们的第一个湖州校友日。
“这是校友工作和校地合作的一个创举。”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在浙江大学全球校友会峰会暨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活动上评价说。
图: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正式启动
水到渠成的缘分
刚刚成功承办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的湖州市为何为浙江大学设立专属校友日?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这是特别礼敬,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水到渠成”的缘分,要从2005年开始说起。
2005年8月,充满前瞻性与战略眼光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诞生。当年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委迅速响应,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使浙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作为一流高校,如何发挥优势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参与和助推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浙江大学把目光投向了“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乡村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湖州市。2006年5月21日,湖州市与浙江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举全市、全校之力,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目前,湖州和浙江大学正在实施第四轮“1381”行动计划。
四轮行动,合作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合作成效之大,不说绝无仅有,也是不可多见。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是湖州和浙江大学推进市校合作的重点领域。
“湖州湖羊”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东游还有一个身份——湖州市产业联盟畜禽联盟专家组长。他采用本土品种选育,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经过近十年的提纯复壮,湖羊种羊品质稳步提升。
像余东游教授领衔的畜禽联盟这样的市级产业联盟,湖州市先后组建了10个,其中由浙江大学领衔的就有9个。1个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个本地农技推广小组+若干个经营主体的“1+1+N”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助推湖州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浙江省首位,成为全国第2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从西塞山前白鹭飞到西塞山前“博士飞”,市校合作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群闪着蓝光的微型空中机器人悬停半空,继而灵巧自如地穿梭在一片茂密竹林中……去年5月,一项在未知复杂环境中实现机器人成群、快速避障飞行的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机器人领域权威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这项成果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研究团队完成。超低空、强密集、无规则,湖州的竹林为这一研发提供了最佳实验地。
图:全自主微型飞行机器人集群
“太湖之鹰”、船舶清洗智能水下机器人、无人化保洁船、医疗手术机器人……仅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在校友日现场展示的成果就十分亮眼。截至目前,湖州与浙江大学共建了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浙江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湖州工业技术控制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攻关项目1600余项,合作专家教授近500名;浙江大学与湖州企业联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项、省科学技术奖励38项。
看好“校友经济”
城市在蝶变,市校合作也顺势迭代。
湖州的变化太大了!这是参加此次校友会的浙大校友们的共同感受。
“在湖州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回去香港要如何和大家说好湖州的故事,讲明白湖州的优势。”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香港校友会会长、环球数码董事会副主席陈征感慨说,人文底蕴厚重的优势、接沪融杭的区位优势、低成本的生活优势,再加上湖州市优渥的营商环境,自己有信心做一名湖州的“招商大使”。
挖掘校友经济的潜力,放大校友经济的溢出效应,这无疑是湖州市校合作迭代升级的重要目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5000名浙大校友在湖州创新创业,有200多名浙大校友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有100多名浙大毕业生成为湖州的选调生和党政储备人才。
已在湖州创业40年的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也是浙大校友。他说,高校实力+母校感情让他把企业研发机构落在了浙江大学,“从普通铅酸电池到新能源电池再到电力方案的解决商,在浙大建立的研发机构为我们紧跟国家战略和湖州生态产业要求提供了科技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
校友,有情感基础,有信任背书,校友群体所产生的校友经济是地方和高校共同的战略资源、宝贵财富。浙江大学在全球有近70万校友。近日,《2023浙江大学校友经济蓝皮书》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21日(蓝皮书截稿日期),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担任上市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等级别323人,管理或控制了290家上市公司。以当日收盘价计算,290家“浙大系”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9277.89亿元人民币。“浙大系”上市公司从成立到上市的平均时间是9.3年。
图:浙江大学——湖州校友经济访谈沙龙
“未来的创业者和校友脱不开关系,抓住校友经济就是抓住未来经济的‘牛鼻子’。”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深圳校友会会长、双湾引擎公司董事长朱跃龙在“浙江大学——湖州校友经济访谈沙龙”上如是说。
如何通过校友经济赋予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湖州的首创不仅是做大做强“浙大+校友+湖州”的经济圈,更是在为全国的高校和地方探路。
“我们所投资的企业中,至少有三家企业已经和湖州有深度合作,如双枪科技年加工30万吨毛竹项目已在安吉开工。”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杭州校友会会长、浙江科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锋说,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到湖州开车只要一个多小时,到安吉县和德清县更是几乎同城,或可通过设立校友产业园和校友产业基金等方式加速校友项目引进落地。
企业家和投资人所需所想,正是湖州准备给浙大校友提供的。
首先就是“企业家有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去年起,湖州每周三常态化举办市县联动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即时解决个性问题,破题行业共性难题。以这一载体提升政商关系的纯度、加大解难题的力度,赢得了企业家的满意度。
其次是针对浙大校友来湖创业创新提供“政策礼包”。在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中设立浙江大学校友创业专项,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5年免租场所;对设备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制造业招商项目按设备投资额予以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000万元;设立20亿元的浙江大学校友来湖创业引导基金;打造浙大校友经济产业园,加大浙大校友招商引才激励,为帮助湖州引进固投20亿元以上项目的校友按投资额比例最高奖励1000万元;设立浙大校友服务专属平台,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和未来的杰出校友“交朋友”
在这个“政策礼包”中,记者注意到了一条:对来湖创业的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生给予最高25万元的创业补贴。
现在的浙大学子,未来的杰出校友,其实早就是湖州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锁定的目标。
时间拉回到去年11月22日。当天上午,湖州和浙大启动了新四轮“1381”行动计划,下午就面向浙大学子举行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推介会。市委书记陈浩当起了“城市推介官”,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通过鲜活的故事介绍湖州。
图:“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浙江大学校园推介会
“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到长三角中心城市,区位太好了!”“打动我的是房子均价还不到一万五!”“数字游民现在全球都风靡,没想到在湖州就有成熟的数字游民公社!”学生们听完推介后就和记者交流起他们的感受。有学生就是因为那一次推介会对湖州产生了兴趣,参与到了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湖州乡村的调研中去。
今年暑假,来自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台“黄土地计划”“躬行计划”“公毅计划”“青知计划”4个实践团的142名浙大学子来到湖州,分赴市级单位和区县、乡镇、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湖州乡村时仍然感到震撼。”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安吉团的负责同学郑渝川一边感慨,一边拿出他们团以安吉县地方资源经济创业为案例撰写的《促进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调研与思考》报告。
事实上,希望更多浙大青年才俊成为湖州的“城市合伙人”,湖州一直在和年轻人“交心”。
今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湖州邀请了80多位湖州籍在读大学生和已经在湖州干事创业的大学生代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恳谈会。其中就有不少浙大学子。
“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浙江大学的邵同学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把PPT内容分享到微信群里,“群里都是在浙大的老乡。”
就像这些曾经参加过恳谈会的大学生会成为浙江大学校园中的家乡“形象大使”“传播大使”一样,此次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的创设也将成为一颗种子,一颗让更多浙大师生在湖创新创业、更多科技成果在湖转移转化、更多校友项目在湖落地开花、更多校友企业在湖茁壮成长的“种子”。
编辑: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