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开展2023年暑期全体教师研训活动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汤天美 付左林)为践行义务教育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推进全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4日至25日,株洲市芦淞区举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集中研训暨学科质量建设研训活动,全区1900余专任教师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活动分为四个板块,为期两天,活动采用集中研训和分科研训两种方式进行。
在区域推进“学科育人”主题研训会上,区教育局副局长唐碧安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教育更多的是育人而不只是育分,我们要保持定力,保持清晰的头脑,保持锐意创新的气势,借力、借势、借鉴来发展学校教育,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加强研讨与实践,将新课改的理念、思想、方法深入每一个老师的心中,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新的路径。
随后,芦淞区何家坳小学校长殷燕、双牌小学校长邓卫华以及株洲市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刘晚苟从学校的角度就学科育人经验进行了交流。
区教研中心副主任、音乐教研员彭靓从学科的角度展示了“四环三法”大音乐育人模式。彭老师以《精音通律 向善尚美——构建<四环三法>大音乐育人模式》为题,分享了其育人模式的研究背景、目标、路径与成效,并以大单元主题《民歌风·民族情》呈现了三堂民歌课的片段教学,三堂课分别是由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初中部李甜甜老师带来的山西民歌《走绛州》、易琼老师带来的河南民歌《编花篮》和庆云山小学副校长李璐带来的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区教研中心主任吴志敏作了题为《根植学科沃土 构建高质量育人新格局——芦淞区推进“学科育人”实践研究》的专题报告,分别从“什么是学科育人、为什么要推进学科育人、学科育人具体要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学科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从“做题”“做事”向“做人”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推进“学科育人”主题研训中,株洲市教科院副院长丁文平对芦淞区学科育人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芦淞区学科育人工作的开展有顶层设计,操作全面系统,育人路径清晰,育人策略科学,并建议芦淞区学科育人工作重心要下移,要落实在学科和课堂之中,扬长避短的同时注重薄弱学科、教师等短板的成长,要结合国家政策、传统文化、当代教育家探索,使其具有更强的理论逻辑。
湖南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刘建琼作了题为《「好的教学」之立场原则艺术——基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刘所长从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微观运用三个层面对新课程改革与实施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好的教育要坚守教书育人之根本立场,要以育人为本,不能陷于选拔泥坑,好的教学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好的教学要遵守教学评一致之原则,依据课标遵守应然原则,瞄准活动遵守聚焦原则,忠于评价遵守有效原则。好的课堂要追求学科味道之艺术境界,坚持学科之道,保鲜学科之味,创新教学之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训活动采用分学科由各学科教研员来组织开展的,研训内容为教研员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优秀案例展示和核心团队研讨交流。
在学科质量建设分享会中,各学科质量建设优秀单位分享了质量建设的行动策略、成效,各学科教研员从问题着手,对上学期的学科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质量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并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此次研训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推进了芦淞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美好芦淞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