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互联网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智慧结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流量经济的兴起,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贴吧论坛、博客、短视频平台等多种途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一、互联网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数字文物库”满足群众的求知需求。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但也有不少人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难以走出家门外出旅游,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官网,将历朝历代的文物进行分类规整,系统设置了绘画、书法、铜器、雕塑、陶瓷、钟表、古籍文献等板块,方便了人们零距离观赏,在满足文物爱好者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而引起更多人群的关注与兴趣。

  “诗词大会”“成语大赛”等节目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学,由于语言环境的缺失、生产方式的改变、审美标准的变化等因素,造成这些文学经典只能束之高阁,传统文化普及程度不够。《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栏目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搬到大荧幕上,新颖的形式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纷纷进行评论、转载与点赞,尤其是《经典咏流传》系列节目,将诗词歌赋与流行音乐创造性地结合,在带领人们品味中华诗词之美的同时,提高了人们学习诗词歌赋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经典咏流传》节目也十分受在校师生的欢迎,背诵古诗词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但书本学习难以引起学生背诵的兴趣,而将诗词以音乐的形式进行展示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各种诗词歌曲播放量屡创新高。

  二、互联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传统的戏曲、相声、书法、杂技等表演由于受到场地、门票及时间的限制,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影响力受限。互联网的兴起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互联网,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观看到千里之外的文艺汇演,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节目。具备开放性、便捷性、精准性、高效性等特点的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互联网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互联网发明以前,人们通过书籍、电视、广播等方式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人们只能作为受众被动地接受文化。互联网直播兴起后,改变了传统文化单向输出模式,为表演者与受众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观赏乐趣。一些从事泥塑、雕花、戏曲与音乐表演的民间艺人利用直播平台,对不常见的民俗文化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三、互联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靠路径

  “互联网+非遗”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绘画、剪纸、武术、皮影戏、杂技、礼仪、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的变化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一些传统技艺也逐渐失传。“互联网+非遗”模式,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开辟了一条通道。例如,《梦话西游》电脑版与毕六福、满瑞兴等非遗传承人联合举办了“匠心传梦·非遗守护”活动,将游戏里云梦伞、珊瑚玉衣、苏绣香包、胡姬琵琶等装备带进现实,由非遗大师们对胡姬琵琶、云梦伞等武器进行设计、选材、制作以及调试,实现了国风游戏与非遗文化的完美融合。

  互联网密切了年轻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近年来,在互联网平台上,涌现出不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尤其是开封、西安、杭州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进行融合,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实地观看。由此可见,年轻群体并非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缺乏体验的途径。互联网在年轻人生活中占据重要部分,从餐饮、住宿、出行、工作到休闲娱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基于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互联网,走向年轻人的生活,以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中来。

  四、互联网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是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2021年,以舞蹈形式展现《千里江山图》的《只此青绿》火遍大江南北,不仅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权威媒体浓墨重彩的报道,更是获得了数千万的观看量与阅读量,掀起了“国潮美学”风暴。互联网平台为个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应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永远心存敬畏并把握有度,绝不可以唯流量论。

  张涛 梁红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张涛,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梁红营,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