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丨杨惠林:扎根临床一线,帮助患者“挺起脊梁”

  在苏州,有这么一位明星医生,长期坚守在临床一线,面对患者,他耐心细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面对科技攻关,他勇立潮头,曾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就是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骨科研究所所长杨惠林。

  

  杨惠林与他的同事

  从医40年,他主持了十多项国家级项目,例如863首席、国家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从业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感恩、学习、创新”之心,以“敢为天下先”和“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勇气,不断突破脊柱这一“生命中枢”。在他看来,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都是一名医生、一名科技工作者在医学道路上应该做的,也是责任和担当。“我想通过这些努力和实践,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幸遇恩师,成长为骨科的“顶梁柱”

  出生于苏州,从业于苏州,苏州始终是孕育杨惠林的土壤。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民间流传较广的“代数烦、几何难”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度过的。杨惠林在数理化方面很有天赋,成绩优异。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却懵懵懂懂地“撞”上了医学。幸运的是,他师从骨科名医唐天驷教授,秉承着苏大附一院骨科“传承 创新 发展”的理念,在良好的氛围中,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骨科团队的“顶梁柱”。

  苏大附一院骨科既是国家重点学科又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双国家重点”。它创建于1956年,奠基人是中华骨科学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董天华教授和“卓越成就奖”获得者唐天驷教授。80年代初,杨惠林进入苏大附一院师从唐教授。唐教授常告诫科室后辈们,一个骨科医生的成长,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开刀匠,外科医生更应该是一个科学家,要做一个“把临床和研究结合起来的科学家型的临床医生,给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80年代,脊柱外科被认为是骨科领域最艰难、最凶险的,国外尚在探索,国内更是一片空白。脊柱就像一栋摩天大楼,当一个楼层出现不稳或崩裂,整栋大楼岌岌可危甚至垮塌。”杨惠林介绍,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是脊柱疾病手术治疗的关键。当时国际上常用的是经椎板、棘突内固定技术,脱钩、断棒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无法有效重建稳定性。在唐天驷等老前辈的带领下,杨惠林开展了脊柱经椎弓根功能重建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锁定固定是脊柱功能重建的关键,建立了安全手术和有效重建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创了我国脊柱疾病外科重建治疗的新时代,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脊柱外科的一大里程碑”。目前,椎弓根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最常用的技术,甚至可以认为是脊柱外科医生的必备技术。

  创新突破,实现打一针治骨折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简称OVCF)是最常见的脊柱疾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情况差、耐受度低,手术风险高;另外,老年人往往骨质疏松,螺钉也容易松动;而非手术治疗,4年死亡率高达50%。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重建脊柱,成了骨科面临的新难点。

  越难越要啃硬骨头,人一定要有吃苦精神。是否能够在骨折椎体内进行微创重建?他带领团队进行了探索,围绕OVCF微创治疗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疼痛责任椎和骨不愈合理论,建立温度梯度灌注和骨水泥-骨锚合等关键技术。

  手术的方式非常微创,就是通过签字笔笔芯大小的穿刺针经皮穿刺,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重建脊柱功能,患者4年死亡风险降低了55%。这项成果被称为“OVCF微创治疗体系”,老百姓称它为“打一针治骨折”。凭借这一成果,杨惠林时隔13年后再次以第一完成人站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杨惠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严谨务实,重视“水下”的骨质疏松患者

  杨惠林将看病当成“破案”,就像“福尔摩斯”一样。患者的手术方案,他往往仔细商讨后才会制定,即使出差在外,也会及时掌握患者的资料和病情。为了找出病因,他会仔细阅读影像资料,放大重点区域,一帧一帧地仔细检查。他常告诉学生,“细节决定成败”“看病一定要仔细,就像破案一样,一个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作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超前留意”的专家,杨惠林认为,把手术做好只是第一步,而预防才是重中之重,目前社会各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远远不够,需要各方努力,提高患者就诊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多年来,杨惠林和团队向“骨质疏松防治”发力,提高民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真正做到重心下沉、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020年,受国家卫健委委托,联合13家顶级三甲医院开展了“中国骨质疏松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探索骨松小站、骨松防治中心以及骨松防治示范中心的三级防治体系。经过多年的调研和精心准备,在杨惠林的倡导下,专注骨质疏松预防的学术组织——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杨惠林当选全国主委。经过5年的筹备和试运行,2021年,国内首个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大数据平台——中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大附一院上线,现有超过30万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数据,有效填补了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领域临床大数据空白。同时,团队应中国科协邀请,编写了《科学健康》科普丛书《骨质疏松》分册,系统地介绍了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防治误区……“希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都懂骨质疏松,而不是骨折了再来医院。”

  

  杨惠林与导师唐天驷教授一同阅片

  培育后辈,汇聚资源悉心培养创新人才

  从医数十载,获得无数赞誉。如何传好“接力棒”,继续传承与发展学科优势,是杨惠林身为学科带头人最关心的事。

  “高度决定视野,思路决定出路。”这是杨惠林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多次邀请国外骨科领域著名专家到苏州讲学,开拓渠道鼓励年轻医生和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院所交流学习。成立骨科研究所,搭建科研技术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生物学、材料学、力学等领域顶级专家。

  2011年,苏大附一院骨科和美国国际脊柱及骨关节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中美合作脊柱骨关节疾病诊疗部,脊柱外科和运动医学等领域国际顶尖骨科专家定期到苏州一起门诊、一起手术、一起讨论病情,深度合作和交流,不仅实现了患者“足不出国门,尽享国际化医疗”的优质服务,还打造了一支专业水平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骨科团队。

  

  杨惠林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工作之余及时阅读各类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获取有用信息,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储备,已成为杨惠林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每当看到一种新技术或是新理念,他都会组织科室人员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比我们都快。”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对他充满敬佩。如今,他指导的学生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和医院的科室骨干,可谓“桃李满天下”。

  杨惠林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被写入美国、英国、比利时、瑞典等国诊疗指南或规范,被誉为“苏州理论”。正是由于这些突出贡献,今年,杨惠林当选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ISASS)国际主席,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主席。此前担任该世界顶尖脊柱学会主席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欧美。

  大医精诚,创新突破,帮助患者挺起“脊梁”。面对临床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杨惠林将继续带领团队,砥砺前行,勇攀脊柱外科的“高峰”,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

  通讯员:赵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