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新技术将引发未来就业产生重大变化
2023年5月1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到2027年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预计会发生变化。未来五年,全球将出现6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同时830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主要受新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发展影响。增长最快的工作岗位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商业智能分析师和信息安全专家。
2023年5月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着眼于2023—2027年时间维度,汇总全球27个产业集群和45个经济体的803家公司的观点,展望分析宏观趋势和技术应用将如何重塑劳动力市场以及如何深刻影响工作和技能需求。报告指出,2023—2027年全球就业市场前景喜忧参半,全球宏观趋势和动荡使政策制定者、雇主和雇员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很高。绿色转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未来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很多岗位将消失,但这些领域也将是为未来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驱动力。
一
技术是未来岗位变动的最大影响因素
预计未来五年将有近四分之一(23%)的工作会发生变化,其中新出现的工作岗位占10.2%,消失的工作岗位占12.3%。从数据覆盖的6.73亿个工作岗位来看,未来五年将新增6900万个工作岗位,830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对比之下,岗位绝对数量将减少1400万个,相当于目前工作岗位总量的2%。
从岗位变动的因素来看,技术是最大影响因素。技术将同时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挑战和机遇。采用新技术以及增加数字访问预计将推动一半以上公司就业增长,但有五分之一将被预期失业抵消。在使岗位消失的同时,大多数技术预计将助力创造新的岗位。从具体技术来看,大数据是创造就业岗位增长最快的技术。到2027年,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大数据专家、商业智能分析师、数据库和网络专业人员以及数据工程师等岗位预计平均将增长30%~35%(140万个)。
从岗位增速来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将成为增长最快的职业,其次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商业智能分析师和信息安全专家。推动技术应用和发展数字化将引发劳动力市场的剧烈波动,下降最快的职位大多因为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导致需求减少,如行政人员和秘书、银行出纳员和相关文员、邮政服务文员、收银员、票务员以及数据输入文员等。
从创造岗位数量来看,数字商务将是创造最多就业岗位的领域。新型数字化岗位(如电子商务专家、数字转型专家、数字营销和战略专家等)预计将增加 25%~35%(200万个),这些职位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洞察、客户服务、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技能。
从工作自动化水平来看,和三年前相比,工作自动化水平未见明显提高。实现自动化的工作任务占比仅比2020年时高一个百分点,约三分之一(34%)。受访企业认为到2027年将有42%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而2020年时的预期是到2025年会有47%的工作实现自动化。尽管对机器取代体力劳动的预期降低,但未来在人类拥有相对优势的推理、沟通和协调等能力方面预计会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对此,人工智能将成为关键驱动力,将被近75%的企业采用,并可能导致员工流动率上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岗位需求预计将增长40%(100万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影响很多岗位,并最有可能影响一些高工资岗位和进入门槛较高的岗位。另外,对信息安全分析师的需求将增加31%,这是因为网络犯罪和网络不安全是十大全球风险之一,加密和网络安全的采用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二
绿色转型推动未来就业净增长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全球正在进行大规模绿色转型行动,并且这些行动将加速。向绿色经济过渡将在未来十年极大地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同时创造大量的新就业岗位。国际能源署估计,绿色复苏方案将会推动全球GDP实现近3.5%的额外增长,并将每年创造900万个新工作岗位。到2030年,绿色转型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
各行各业对绿色工作岗位的需求迅速增长。自2019年以来,绿色工作岗位的同比增长每年都超过整体招聘的增长。过去四年,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占领英平台上增长最快的十大职位中的三个,包括可持续发展分析师、可持续发展专家和可持续发展经理。
对绿色转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更广泛应用和气候变化适应的投资预计将对创造就业岗位产生强烈的积极影响,尤其对环保人员、太阳能工程师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投资预计将成为推动就业岗位增长的最强大动力。随着各国寻求更多可再生能源来源,可再生能源工程师、太阳能安装和系统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将快速上涨。同时,能源、材料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工作岗位也将显著增加,可持续发展专家和环境保护专业人士预计将分别增加33%和34%,创造大约100万个工作机会。
虽然拥有绿色技能的人才需求强劲,但人们获得绿色技能的速度远未达到能够实现气候目标的程度。澳大利亚、阿根廷、瑞典、荷兰和美国等国家在政府和公共部门的绿色技能密集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
如何应对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能力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向未来就业转型,通过教育、技能再培训和社会支持机制,确保每个人都能成为未来工作的核心要素。
1.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有利于就业稳定的环境
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资金是将人才与就业联系起来的最有效的公共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改革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培养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创新思维、跨领域知识和通用技能;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失业或转岗人员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倡导绿色技能培训议程;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制定和监督,防范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绿色技能、人工智能与就业的协同效应
企业在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也在淘汰员工,希望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技术素养,尤其是掌握绿色技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将变得日益重要,并在未来五年成为企业技能发展战略的焦点。企业应: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探索以场景创新为导向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和再培训,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渠道和资源,帮助员工适应技术变化,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实现人机协作和优势互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3. 社会加强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新技术发展氛围
社会各界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既不过分夸大其威胁,也不过分忽视其机遇;积极宣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贡献,增强公众对新技术推动发展和就业的信心;积极倡导终身学习、自主创新、合作共赢等价值观,激发公众对新技术学习和应用的热情和主动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