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4大转变,再不知道,孩子可能会输在起跑线
腾讯曾有一则新闻,题为“2030年人工智能将导致3.75亿人失业”。
这新闻不是危言耸听,已经正在迫近了。
2016年,先有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又有Master连胜60场,横扫中日韩围棋高手。2017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节目上,名为“九歌”的机器人还能做出与人类创作媲美的古诗。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只要学习起来,一点都不比人类差,在职场当中肯定大受雇主欢迎。
它们一不讲报酬,二不喊苦喊累,三又没有情绪会闹自杀什么的,四是吃得少又干得多,总之是各种省事省心省时间。对于雇主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一旦重复性的劳务可以交由人工智能完成,很多曾经香饽饽岗位的人才又得另谋职业,必然对职业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颠覆。
作为父母,除了考虑到自己的就业之外,当然还会为孩子的着想。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趋势必定会倒逼传统教育革新,不然教育跟不上,谁也不愿意在学校里浪费青春!
当然,教育的改变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上的渐进。尽管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抢先一步,预测未来的教育会往哪个方向跑,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在我看来,可能会有四大转变。
01 从“书面知识”到“生活价值”的转变
首先问问你,在过去10年当中用过二次方程吗?
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课程第一册最常见的传统学习内容,占了极大的篇幅,当年你肯定花了大量时间在它上面。
如果你现在还记不起来,我再跟你说说,二次方程中最常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它的基本表达式为:ax2+bx+c=0(a不等于0)。
怎么样,想起来了吗?
如果你才刚刚想起,也不用害羞。曾经有人在世界各地对不同的人群提出类似的问题,场下有5%的人举手,可是当他要求“如果是在教育机构内使用二次方程的,请不要举手”时,最后仅剩2个人。
作为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几乎人人花了极大精力学习二次方程,可是只有极少数人在毕业之后、在学校之外使用它。
这是发人深省的。
《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这本书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个词——“生活价值”,指的是知识能在一个人日后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
这本书的作者指出,在传统教育中有一些属于尴尬的应当知道的好知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必须花时间记忆大量只在考试时才用得着的内容。这种“记住容易得高分”的做法,会令人产生如鱼得水的错觉。
等到毕业之后,往往才猛然发现,社会和学校是不一样的评价体系。很多学校里记住的知识点都用不上,反倒是很多需要即刻用上的能力(比如个人管理、投资理财、情商......),却因为在学校里疏于培养,让焦虑感如蚂蚁爬上头。
从“生活价值”的理念来看,以往重视知识点的教育方式会有所改变。
知识正在变得随手可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信息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不必依赖学校的教科书。在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上接触到海量知识,易如反掌。
仅仅靠知识,很难让你和别人拉开距离,而掌握具有生活价值的能力,才能让你在未来脱颖而出。
比如,搜商就是一项具有生活价值的能力。拥有这项能力,你无须为了记住海量知识,动用那么多的脑细胞和时间,却能在关键时刻显得比别人更知识渊博。而大脑腾出来的运行空间,用来思考更重要的事,你将笑傲江湖。
类似的能力,还有不少。比如
学习时,锻炼自我管理、人生规划的能力
看书时,锻炼搜寻数据、挖掘信息的能力
复习时,锻炼制定计划、推进执行的能力
考试时,锻炼承受压力、心理调节的能力
考砸时,锻炼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的能力
未来的教育,会精选教材内容,同时关注更多具有生活价值的能力。
02 从“重视答案”到“关注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强调答案,选择题是精准的ABCD,判断题是精确的对或错。时间长了,习惯凡事都想找个统一的说法来解释。
然而,生活却没这么简单。跨出校门之后,很多事情没法统一看法,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见大相径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
比如在股市里,你看到各位证券分析师在电视屏幕前说了一堆,滔滔不绝。如果照搬结论,不一定能投资顺利。
没有经过自己推理,直接抄别人的答案,很可能交了智商税。
单纯记住答案,远比不上推理答案的过程值钱。一方面,得到答案是记住知识点,上面说过了,未来懂搜索能即刻拿到海量知识。
另一方面,弄清楚得出答案的过程,是给大脑做体操,可以学习思维的模式,扩展思考的路径,而这种能力能够随处迁移,在不同的场景下以不变应万变。就像掌握了捕鱼的方法,去到哪个海里都能抓到鱼,不会挨饿。
几米是风靡华人圈的漫画家。他自述学画的经验说过,遇到任何书里的任何画,不是觉得美就停下,而是会拿来仔细研究它们的细节,问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这么画?用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表现出这样的效果?”。这种喜欢解码过程的做法,让他挖掘了许多用简单绘画方法表现动作的要领。
伊西多.拉比是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得者。他小时候回到家里,他的母亲总是先问:“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是提倡他去弄清楚得到某个结论的过程。而其他母亲通常是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
未来的教育,不提倡学习者当信息的搬运工,而是通过有效发问、动手实践等手段反推和感受过程。
03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的转变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提倡“跨界”学习。也就是说打破常见学科的界线开展教育,跳出以往学科的分类束缚去学习。
你可能会奇怪,分科不是应该的吗?
我们从小接触了学科分类,当然觉得没什么特别。
其实,传统学科分类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进行的人为划分。即使是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的教材出自不同专家之手,不同分支的课程也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导致知识专业壁垒。每位教育者只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够了,很少主动引导学生对某个现象进行知识融合的思考。
正如芒格所说:“所学的知识会限制你的思维和行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
然而,世界本身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更适合将它以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从多学科角度来解读。交叉学科学习和思考问题,可以拓展认知边界,在知识间创造关联,产生奇妙的组合。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大师的职业生涯跨越政治、经济、管理、心理、计算机等学科,在 1978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将心理学与经济学二者结合开展研究,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豪华电动跑车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自小跨学科学习,从哲学、编程、科学到物理、工程、产品设计等等,设计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支付系统Paypal,还开办了私人火箭公司。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未来教育,必将更多地开展主题研究,引导学生调用多学科的知识。
这种教育模式并不远。前阵子,朋友圈疯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说的正是北京某小学在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之际,组织学生从各个角度对苏轼展开课题研究,得到23篇报告。
这几年,人大附中增加了如机器人、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课程,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常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思维。
04 从“学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转变
有人说,他们扔掉的不止是书,还有对学习的那种兴致。多少人在高考之后,再也没有捧起书来读一读,再也没有拿起笔来写一写。
然而,走出学校就可以不用深造学习了吗?
以前或许可以,父母那辈一张大学文凭管一辈子。现在呢,知识在每18个月更新换代一次,还没来得及毕业呢,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就落伍了。未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园,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
这让我想起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尹吉先。他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现在80多岁,是年轻人心目中追崇敬仰的“大V”。
健在的老兵还有不少,为什么他被许多人熟知呢?
原来,将近80岁时,他才开始接触网络,用残损的手指学习敲打键盘,与网友一字一句互动,在高质量问答社区“知乎”上回答了大量关于战争的问题。正是跳出年龄的束缚,主动学习上网冲浪的方法,让他成为一名老年网红。
保持终身学习的劲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对人性是一种挑战。
你看,学习意味着得改变原有的某些习惯,可人越大就越依赖常规做法,怎么舍得破除旧习惯。不怕你们笑,记得前些年自己还在用Microsoft 2003,直到某天被朋友一说,才猛然惊醒。天啊,原来太熟悉Microsoft 2003操作界面,发现新版本需要重新认识各种按钮,因而迟迟没有把旧的卸掉。
终身学习的外部环境初具规模,移动互联网和支付体系的完善已经为此做好准备。
从前些年的可汗学院,到最近几年迅速火起的知识付费,本质是自由教育的一次爆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学习提供了条件,满足终身学习者的需求。像A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Python这些新鲜事物,只要你想了解,都能找到相应课程。
从“书面知识”到“生活价值”的转变
从“重视答案”到“关注过程”的转变
从“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的转变
从“学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转变
这是对未来教育的四大猜想。
虽然无法期待现行教育立刻大变样,让孩子的学习富有现代感,但是在学校教育之余,作为父母可以身体力行,扛起为孩子实现学习转变的这面大旗——
- 引导他们打开视野,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搭一座桥梁,践行生活中的“语文”、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英语”;
- 协助他们去探索获得答案的过程,学习更多的发问与思维模式;
- 帮助他们将一个项目发散出多个角度、多个学科的思考,又能将不同维度的知识组合拼装;
- 呵护他们学习热情那颗不灭的火种,以巧妙的手段激发内驱力,实现可持续的、有价值的学习。
学习永无尽头。离开校园10年了,我也会以小学生的心态一直保持学习的劲头,大步迈开走出舒适区,时刻准备着和新事物拥抱。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中国教育现代化会在2035年到来,这时间不远,相信那时候一定是和现在不一样的教育。
让我们一同期待!
聊一聊:你对未来教育有什么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