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人民的公园,伴随了几代上海人的成长

  原创 莫晓斐、李婷 档案春秋

  金秋十月美如画,正是游园好时节。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一大批公园绿地建成开放,市民们走出家门,即可体验到“出门有绿道、转角是公园、自然在身边”的绿色美好生活。截至2023年10月,上海的城市公园数量已增加至477座。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曾是沪上最大的公园之一,其前身是跑马厅。上海解放以后,跑马厅改天换地,变成了人民的乐园。1952年10月,人民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划船、假山、跷跷板,公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特别是到了节假日,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公园里的游园会、花卉展览总能吸引很多市民游客。许多上海人的相册里都会有一张人民公园的留念照,照片的标配背景是国际饭店......这座人民的公园,伴随了几代上海人的成长,也留下了许多人特殊而难忘的回忆。

  建成之初的人民公园(上海市档案馆藏)

  如今的人民公园(图源:新民晚报 摄影:孙中钦)

  人民的公园开园了

  上海开埠以后,跑马场曾经两废三建。据记载,1862年,英国商人把开在租界内的第二个跑马场卖出后,又在今天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的位置开辟了上海第三跑马场,又称“跑马厅”。

  昔日跑马厅(上海市档案馆藏)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跑马厅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把跑马厅的南半部辟为人民广场,北半部改建为人民公园。1952年10月1日,由市长陈毅题名的人民公园免费对外开放。这天,许多上海人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涌来,在自己的公园里游玩,心里满是幸福和骄傲。

  袁松年《人民公园》,1959年

  初建成的人民公园面积为260亩,山环水绕,假山、凉亭相映成趣,绿树、草坪高低掩映。它同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等周边的建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高空往下看,像一个很大的盆景。担任上海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处长的程世抚带领同事们规划出了一个自然式风格的园林,一走进人民公园,很多游客就会被这个大盆景里的美景所吸引。

  当年,一条全长约1265米的河环绕在公园四周,划船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游戏。今天,小河不见了,但是小船儿推开波浪,尽情欢乐在水面上的记忆仍深深地印在很多人的心中。在这条小河里,一只船,一把浆,大家玩得有滋有味。“最挤的时候两条船相差半只浆,你碰我,我碰你,你那里的水溅到我这里,我这里的水溅到你这里,多少开心。”退休教师陈大虹回忆道。

  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园,人们泛舟河上

  对于孩子来说,人民公园天地广阔得不得了,去之前开心地睡不着觉,回来了以后兴奋了还是睡不着觉。在那个年代,人民公园是儿童玩乐的天地,跷跷板,滑滑梯……公园里的东西要一样样玩过来,要玩到心情舒畅。

  自开园后,人民公园游客量始终居高不下,1955年1月1日起,从免费改为凭票入园。“人实在太多了,通过卖门票凭票进场,可以相对控制些人流。”人民公园退休员工汤新根说。

  在人民公园玩耍嬉戏的孩子们

  国庆游行,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那时,家住老西门的葛明铭去人民公园需要走半小时的路,回忆起这段路时,他说只觉得精力充沛,路太短了。而说起参加过的国庆游行,更是勾起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学校选去参加国庆大游行。”他说,这是很光荣的事情,要提前几个月排练,男生要求上面穿白衬衫,底下蓝裤子、白球鞋,戴个红领巾。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可以穿上好几年,标配的白衬衫和白球鞋对当时是学生的葛明铭来说不是大问题,但是一条蓝裤子却难倒了他。“以前买条裤子有的穿了,不是今年穿了,明年不穿了,一直穿,一直穿,蓝裤子有点发白了,老师一看,说这个不像蓝裤子,你这是灰裤子,不行不行。回来只好跟妈妈讲。”葛明铭说,妈妈想了个办法,到弄堂口小烟杂店买了包蓝颜色的染料,滚烫的开水冲下去,把裤子放在里面浸半个小时左右,晾干后就成了一条蓝裤子,第二天穿好给老师看,老师说:“很好,可以。”

  1959年10月1日,人们在人民广场欢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以往的10月1日,上海都要举行盛大的国庆游行,那时天已转凉,但是人人热情高涨,早早地前往,等候十点钟游行开始。葛明铭回忆,他早上五点钟就出门了,那时候入秋早,冷得刮刮抖,牙齿上面下面在打架,一直要等到八点钟太阳出来了才不冷,再等到十点钟,正式开始。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涌来,锣鼓喧天,人们精神饱满,齐声高呼口号。

  有人将这称之为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把春游去人民公园的日子称为假日。回想起来,当年春游时准备的午饭至今香味犹存。“那时候一听到老师说要春游去了,要秋游去了,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倪祖敏记得母亲给他买了一个方的蛋糕,5分钱。“我把蛋糕放在枕头边,后来老师说下雨了,改期了,推迟了,这个蛋糕放在枕头边,晚上睡觉,诱人的香味飘来,我就用手抠一点,抠一点,两三天就把它抠光了,真要去的时候,我吃光了,没有了,妈妈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又给我买了一个。”

  20世纪60年代的人民公园

  “到(春游)这天活动之前,大家兴高采烈,上课兴趣也没了,因为明天要玩了。”李长顺带去春游的午饭是妈妈做的葱油塌饼。“我一定要叫她给我多带几个,我身材高大,胃口好。”

  国际饭店,留影首选背景

  小时候,学生春游去人民公园,长大了,碰到分离或团聚,有些人依旧会选择去人民公园。

  “我1968年分配进厂,知道大家要分手了,7个女同学到人民公园选了些镜头,拍照片,现在拿出来看看,很留念的。”周小燕说,当时这些同学基本住在人民公园附近,如今只有她还住在这一片。

  “我四个弟弟都在外地工作……他们一回来,我姐姐带他们去玩,很多照片都是在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一带拍的。”退休教师梁慕贞说,凡是有外地客人来,都带他们到人民公园,拍照的背景少不了国际饭店。

  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拔地而起,此后,这座高楼成了许多游客在人民公园里留影时首选的背景。

  高24层的国际饭店在当时被人们称为“远东第一高楼”,并在上海保持最高楼的纪录长达半个世纪,从这座大楼看下去,人民公园别有一番景致。

  在人民公园,用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市民张云珍提供)

  “小时候很自豪地和同学讲,国际饭店上面你们去过吗?我去过了。”周小燕记得,第一次从十几层楼往下看,看到的车子像玩具小汽车一样,很小很小,人也很小,很是惊讶。

  英语角,一道特殊的时代风景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了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许许多多的人希望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踏进人民公园的人群中,多了一批对知识有着迫切渴望的人。

  人民公园清晨,1971年(摄影:金石声)

  上世纪80年代初起,每个星期日人民公园人头攒动,学龄儿童、学生、成人和外国游客聚在这里,英语角成为一道特殊的时代风景线。蔡康形象地称之为百度,有什么不懂的马上向旁边人请教。河浜边上一群群人围成一个个圈,每个圈子热烈讨论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有的是工人、学生、老师,还有一些单位资料室里的翻译人员,外宾也有不少,他们把英语教给中国人,中国人把上海话教给他们。

  一个英语角,寄托着多少上海人的知识梦。“中国对外开放,语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你不抓紧的话,以后再学就来不及了。”胡勤伟习惯在英语角练习口语,在一旁的上海图书馆自学,累了到公园小憩,这成为他那时固定的学习路线。

  曾经的人民公园英语角

  当时的上海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区,又紧邻上海图书馆,看书休闲两不误,因此受到许多读书人的青睐。

  活动此起彼伏,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人民公园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尤其是在举办花展的那几天,更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1982年11月举办的中国菊花品种展览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回想起来,五彩斑斓的菊花仍在眼前绽放。

  原上海市园林局公园处处长许恩珠记得,当时有14个城市参加花展,大家都把各个省市培养的最好的品种菊拿来展出,而为了配合展览,园方也特地从上海附近组织了十万盆的菊花,轰动一时。一个月左右的展出时间,来参观的人有135万,最高峰的一天接待9.4万人次。

  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公园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公园里举办了漳州水仙花雕刻艺术展,一时间花香满园。1984年上海市绿化成果展览会,1991年全国第五届荷花展览,1994年上海市首次郁金香花展……从人民公园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展览中,游客看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改建中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周边地区俯瞰(图源:黄浦区档案馆)

  在那个文化娱乐相对单一的年代,年轻男女约会的场所并没有太多选择,人民公园成了他们常见面的地方。时光流逝,那抹粉色的记忆依然珍藏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

  那时候,谢伟民在上海市总工会工作,下了班之后,人民公园就成了他和女朋友谈情说爱的小世界。人民公园地处繁华地段,附近的餐饮娱乐场所都相距不远。谢伟民亲切地将他的恋爱路线称之为“三点一线”,一个是人民公园,一个是人民饭店,一个是大光明电影院。每次见面前,他都会悉心准备,常常提前到公园选个好位置。“西山旁边的荷花池,那边树林也比较茂盛,按照现在的话说起来,环境比较私密,说悄悄话干扰比较少。”

  人民公园荷花池内,圆圆大绿叶衬托朵朵荷花开(图源:新民晚报 摄影:种楠)

  这里说着悄悄话,那里响起了欢乐的乐声,唱歌、跳舞、练剑、打拳,形形色色的活动此起彼伏,人民公园变成了上海市民的乐园。

  城市在翻天覆地地变化,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人民公园陪伴上海走过了70多个年头,它见证了这座光荣城市的沧桑巨变,而没变的,一直是公园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一张张欢乐的笑脸。

  支持:王明远

  校对:王礼荣

  编辑:小瀛洲、施雨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这座人民的公园,伴随了几代上海人的成长》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