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提高大学课程吸引力

  □王健阳 (广西大学)近日,湖南科技大学的五位同学用积木修复一面破损的墙体的创意行为引发网友纷纷点赞。据了解,这是学校的一门公共课程作业,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在公共场所设计一项能够引发人们互动的东西。学生们突发奇想,在学校里设计了许多优秀的作业。他们将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的建设之中,既学到了知识也收获成就。这门课程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9月28日 红网)湖南科技大学的这门课,不仅内容丰富有趣,而且上课的形式也很灵活。课程教学不拘泥于教室,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里进行实地操作完成作业。但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的课程也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同学参与度低的问题。暨南大学一名教授直言,不点名的话,学生到位率甚至不到50%。一些学生坦言,大学课程内容空洞,老师上课方式缺乏灵活,去上课也是浪费时间。从湖南科技大学的例子里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喜不喜欢上课,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吸引力有很大相关。高校教师上课方式缺乏灵活,形式单一,是课程没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原因,一些高校教师个人水平有限。上课时只会念PPT,没有任何延伸与扩展,这当然提高不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一些课程内容深奥晦涩,教师也很难把内容讲得生动有趣。但是,这些不能成为大学课堂缺乏灵活、不具有吸引力的借口。大学课堂需要改变课程形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大学课程吸引力的关键就在于要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湖南科技大学的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作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灵活应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灵感进行,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学相长也,教师上课不是单向传播的,而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双向互动过程。学生作为信息受传者,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教师上课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灵活设置课堂形式,科学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上课的内容和形式。总的来说,湖南科技大学课程的成功让人们看到高校课程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也希望更多的高校能够不断创新改革,提高课程质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提高大学课堂的吸引力。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