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齐鲁记忆|感受烟台文脉,体验魅力胶东
为聚焦山东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绩,围绕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博物馆优化提升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等主题,10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找寻齐鲁记忆”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烟台市。
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烟台市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6.9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套,是山东省馆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具有团体考古发掘资质和二级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下辖有文化中心主馆、烟台民俗博物馆、胶东革命纪念馆三处馆区,面积共计2.5万余平方米。近年来,举办文博学堂、幼玩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等80余期,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
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金定表示:“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我们常年开展文物征集,收集流落在民间的各类文物,特别是2021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革命文物的征集力度,累计征集革命文物600余件。在展览提升方面,设计推出鼻烟壶展和珐琅器展,在全国进行巡展。同时利用临展厅,每年都会从外地引进三到四个展览,让烟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
随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所城里。所城里是烟台城市的起源地,又是明代海防军事卫所体制的见证,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卫所城池之一。2021年2月9日,所城里十字大街区域开街运营,招引花间堂、赶海儿、西北小吃集市等109家特色店铺入驻,所城文化馆、胶东花饽饽、玉录彩塑等文化类业态占比超四分之一,宣化门、西城门十二景、所城文化街成为展示烟台历史沿革的又一网红打卡点。
在所城里,唯美的扎染作品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比如做成了版画的样式。我们还研发了一款笔,在布匹上画画,画完可以染出独特的图案。”草木染区级非遗传承人魏岳介绍。
采访团一行又来到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该中心利用百年文保单位——协增昌绸缎百货店旧址改造修建,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设功能齐全的临展厅和手造项目陈列厅,同时设有手造市集、研学教室、非遗工坊、文创商店、互动体验、直播带货、沉浸式剧场等功能设施。中心展陈共分“物华锦绣 多彩非遗”“天工巧夺 匠心手造”“神州华光 百年传承”“神与物游 美在民间”四大板块,涵盖文化创意、美术绘制、雕刻工艺等九大类别,有1000余件实物展品。中心自2023年2月2日向社会免费开放以来,累计参观体验达3万余人次,成为展示烟台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
胶东传统手作香是烟台本土的非遗项目,结合本土药香制作技艺和当地无花果、黄精等物产制作而成。“在展厅中大家可以看到300多套转香的图案和100多套成品,也有体验区可以供大家体验。”胶东传统手作香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王德正介绍。
烟台绒绣是烟台开埠时由欧洲传教士传入的,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勤劳善良的胶东妇女对其不断进行改良,将中国传统刺绣针法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烟台华艺绒绣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岩介绍:“近年来我们不断研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将烟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相结合,推出了绒绣日用品、装饰物等新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