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开通“绿色通道”

  记者 张同建 通讯员 梁兆坤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高层次人才对于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支撑作用。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王建民提交《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及扶持政策的建议》,他说,在聊城市全面建设“六个新聊城”的关键时期,出台更为精准、务实、高效的人才引进及扶持政策,让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显得尤为重要。聊城市要精准定位当前人才需求面对建设“六个新聊城”的新任务、新使命,王建民委员认为,聊城市在引进人才方面还存在引进政策惠及面不广、引进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扶持政策及相关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他提出了工作建议。一是构建系统的人才引进政策。首先要精准定位当前人才需求。要结合聊城市发展需要,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开展深度调研与研讨,精准确定当前发展所需的人才,避免引进人才与发展需求不符。其次要细化人才分类目录。针对人才引进需求,围绕“六个新聊城”甚至更为长远的发展需求,对人才引进目录进行细化完善,引导聊城籍的985、211等一流高校毕业生回乡建设、创新创业。第三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应用方面,建议做好政府、单位、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优质项目搭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通过整合平台的方式,对不同职能部门、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集中进行信息的发布收集、政策宣传。对于人才引进政策的相关流程、政策内容进行一站式宣传解读。同时,开发相应小程序,搭建高层次人才与对口部门、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提高双方匹配速度。三是优化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首先加强高层次人才的跟踪培养。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化的人才引进管理制度,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优势进行记录,从基础指标与差异化指标方面,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置差异化考核细则,避免解聘、解约等简单粗暴的人才管理模式。第二是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在优化生活环境的同时,形成人才圈层,加强人才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帮助高层次人才迅速融入到我市经济建设中。第三是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优势产业集中,既促进聊城市优势产业向更优发展,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同时,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作用发挥的平台,实现人才与经济发展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的目标。聊城市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今年9月,聊城市委组织部答复称,近年来,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持续升级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为打造“两河明珠”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在出台“人才新政35条”基础上,持续迭代升级人才引进与扶持政策,打造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人才政策库”。一方面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补贴力度。对顶尖人才,开展重大科研或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直接股权投资支持。对领军人才,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的,按照国家、省人才资助经费额度1:1配套支持,最高900万元。对优秀人才,具有博士学历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每月最高可发放1万元生活补贴,博士后留聊工作的,给予15万元补贴。另一方面加大对用人单位扶持力度。支持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基地),对国家、省级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补助。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一次性给予30万元、15万元建设资金补助。支持建设“人才飞地”。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人才飞地”,对认定为“人才飞地”的孵化器、研发机构、人才工作站,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资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功备案省级的奖励200万元,市级的奖励50万元。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市直部门到重点高校,开展“带编进校、带岗上门”引进博士工作;定期梳理市直部门、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集中发布岗位信息,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博士(后);启动2023年度“水城优才 智汇未来”活动,分2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进一步加大“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2023年以来,全市引进博士(后)77名。二是积极申报人才项目。近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人才项目申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为申报人才项目储备优质资源,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举办各类人才活动。5月24日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聊城分会场暨齐鲁国际讲堂活动,邀请乌克兰、以色列、法国等15个国家的50多名院士专家,通过高端专家讲座、高层次专家技术洽谈、外国专家建言会等多种形式,为聊城农业发展把脉问诊、聚智赋能,成功签署合作协议13份,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9月27日,举办“两河之约·水韵英才——2023年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邀请50多位高层次专家来聊指导交流、洽谈合作,解决技术难题,签约项目20个,涉及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切实打响了高端引才、柔性引才的聊城品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服务载体。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一站式”服务平台,组建900余人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开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发放人才服务金卡,“一对一”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20余项服务,形成了“政策找人”“非申即享”机制。优化服务内容。各类人才的父母入住我市养老机构,每月给予800元补贴。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其子女入学(转学)的,可自主选择公办学校。人才配偶安置的,按照“同级对口”原则,1个月内办理随调手续。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提供医保业务全程帮办代办。实施安居工程。对新引进的青年人才、优秀人才、领军人才、顶尖人才,在我市购买商品住房的,最高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每年筹集1000套人才公寓,实现人才“拎包入住”。聊城市持续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保障聊城市委组织部表示,下一步,聊城市将持续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吸引更多人才走进聊城、感知聊城、选择聊城。同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兴聊”战略,加快打造鲁西重要的人才集聚中心,为建设“六个新聊城”提供坚强人才支撑。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