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问题探究让劳动充满教育内涵

  “老师,我们发现这段时间小兔子不爱吃食是因为牙太长了,它需要磨牙棒磨牙。”日前,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小兔子饲养组的学生们向教师汇报了他们的新发现。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是典型的小规模寄宿制山区学校,学生们从小就参加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劳动。面对这些农家孩子,如何开展与时俱进的现代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保持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科学的劳动品质,成为学校着力解决的问题。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郎国瑞说,近年来,学校努力探索种植养殖一体、劳动与探究融合,体现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目前,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建成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动物养殖基地,养殖蓝孔雀、熊猫兔、信鸽、芦丁鸡等小动物,结合小动物饲养、圈舍清洁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劳动实践体验创造了条件。小动物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饲养?通过教师们提供的日程观察、监控系统数据分析等方法,学生饲养小兔子进入了步步深入的问题探究阶段。兔子到底喜欢什么口味的食物?有点甜还是特别甜的?喜欢吃细腻的还是粗糙的?硬的还是软的?为探求真相,学生们把小兔子的食物分类,进行对比实验。水果实验组通过网上调查总结出常见水果含糖量排行,投喂西瓜、苹果、桃子等进行对比。青草实验组选择味道清淡、略有苦味的苜蓿草,有淡淡香味的黑麦草,有辛辣味道的紫苏等进行观察分析。粮食实验组选择略有咸味的方便面、甜味很浓的月饼、略有甜味的玉米面进行实验观察。最终学生们发现:兔子喜欢甜味浓、有咸味、口感粗糙、较硬的食物,不喜欢无味、有辛辣味道的食物。依据实验结果,学生们给小兔子出具了配比均衡的营养配方:80%青草+10%青菜+5%粮食+5%水果。同时,根据学生们的建议,学校还建了一个与动物养殖基地相配套的植物(牧草)种植基地。随着动物养殖、植物种植的劳动实践与探究活动持续推进,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学生观察到兔子会时常啃咬窝下面的铁丝网、木头房子、水管,也给同类造成威胁。原来,兔子必须通过进食来磨牙,避免牙齿越长越长,人工养殖的兔子,因为喂食的食物软或不够粗糙,达不到磨牙的效果。在制作小兔磨牙棒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设计造型、寻找材质,开始了新一番劳动实践尝试。柳木略带苦味、有微毒,杨木略带苦臭气味,梨木辛辣且带酸味,最后选定清甜中带着微苦、材料容易获得的苹果木作为制作磨牙棒的首选材料。如今,学生们开发的美观实用、营养丰富、颇有创意的磨牙棒非常受兔子的欢迎。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学生郝欣冉说:“我们了解了兔子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出了适合兔子的磨牙棒,特别自豪。”在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基于问题探究的劳动实践,在鸽子试飞、孔雀投食喂水量研究、禽类孵化实验、牧草种植等方面已普遍开展。“学生要在劳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郎国瑞说,“学校要开展好劳动教育,不但需要统筹安排好课内外劳动实践,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地域地区实际,切实规划好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用问题探究让劳动充满教育内涵,全面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不断提高教育的综合效果。”(本报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赵长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