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促治理 以文明创未来 “宝安第一课”五年培训三千万人次

  深圳新闻网2023年10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昨日,“宝安第一课”第三届金牌培训师大赛决赛举行。这场从今年5月拉开序幕的师资技能竞赛活动,从社区初赛到街道复赛层层筛选,最终共有61名选手进入全区决赛,将按照安全、文明、法治和健康板块,为“宝安第一课”——这项全体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提供一批“金牌讲师”。

  “市民素质高一分、治理成本降一成”。针对城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年前,宝安区以问题为导向首创“宝安第一课”,培养居民的市民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健康意识,并让居民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文明秩序,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居民提升家园意识,走出“小家”、共建“大家”,营造“人人是主体、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社区共治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日拱一卒,久久为功。5年来,宝安区共开展线下培训33129场次,线上线下培训逾3207万人次,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基本文明素养。据调查数据反馈,该区涉电动车交通、出租屋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安全事故数量明显下降。

  问题导向设置培训内容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培训

  从应急常识,到反诈知识、再到居家安全、安全生产、现场急救、交通安全、文明礼仪、垃圾分类、法律常识、股民应知、家暴维权……经过5年的探索,“宝安第一课”逐渐形成16个线下主题、156个线上课程,涉及市民城市生产生活通识的方方面面。

  “一开始,我们就从当时宝安最为严峻和最迫切的市民安全文明意识薄弱领域入手,重点对电动自行车车主、出租屋业主、实际经营者和承租人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很快就见到了效果,后面逐渐覆盖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主任郭东江说。

  李小玲是一名专业的阅读推广人。几年前,她从四川泸州来到深圳工作,“参加了‘宝安第一课’,我越来越有来了就是宝安人、深圳人的深刻体会。”阅读让她收获颇丰,她带动身边朋友和社区居民一起走进社区书吧、社区图书馆,一起参与“宝安第一课”教育培训和其他社区公益活动。

  而这些得以顺利运行的背后,正是“宝安第一课”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并且有一批基层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支撑。

  首先是线下:“宝安第一课”设置了社区“固定+流动”培训点,在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学校、主要交通路口等开展现场教学。这些培训点覆盖了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方便市民参与。例如,在福海街道“宝安第一课”体验学习馆内,市民可以亲身体验到缓降器使用、结绳自救、灭火器使用、消防报警模拟等,这都是平时难以接触的安全培训。

  线上培训同样丰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安第一课”专门栏目,市民只要输入基本信息就能注册、登录,在线选课、观看视频进行学习,系统会自动记录个人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能够获得相应的积分和证书。宝安还在全国首创开播“宝安第一课”电视频道。每天播出17个小时,节目围绕“安全、文明、法治、健康”等板块。这种方式利用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以人为核心,以社区为重心,以数字化为圆心,做到真抓、真学、真用

  一份涉及5000多人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宝安第一课”项目在提升社区居民各方面的意识及其知识水平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在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健康意识方面,课程的效果格外明显。在受访者中,大约86%的人认为这个项目对他们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提升产生了显著效果。

  这是因为,5年来,宝安区以人为核心,以社区为重心,以数字化为圆心,做到真抓、真学、真用,持续提升市民综合素质,扎实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

  真抓。创新工作机制,区、街道、社区一把手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联动;统一组建师资队伍,招募了以“社工+义工”为主的社区培训师和辅导员,严格核准资质,打造稳定优质的社区培训师队伍。目前已经有6300多名社区培训师和1500多名社区辅导员通过了培训考核认证,持证上岗,确保各社区有一支10人以上的师资队伍和5人以上辅导员队伍,成为群众身边安全文明的教育者和传播者。

  真学。确保内容实用管用,统一课件,以“案例+互动”方式开展授课,增强培训的真实性、说服力和吸引力;确保本人学,参训不走样,开发智能便捷的“宝安第一课”在线学习和考评信息系统,实行实名注册制度;确保学习时间和内容不打折,开课签到、下课签退,督促学员必须全程学完。这些措施保证了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真用。市民可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宝安第一课”培训小程序,学习“交通安全(电动二轮车备案专题)”微课件,完成课后习题,即可获取培训合格证。这种方式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确保针对特定的培训对象和内容进行定制化学习,充分运用成果。特别是在电动二轮车备案信息审核确认前,组织车主利用“宝安第一课”培训小程序进行交通安全(电动二轮车备案专题)学习,并将获得“交通安全(电动二轮车备案专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信息审核前置条件。这些措施保证了培训项目的应用和转化。

  “来了就做宝安人,安全文明第一课”,为治理现代化培育奠定良性基层土壤

  过去几年,“来了就做宝安人,安全文明第一课”这句口号在宝安区十分响亮,足见市民对“宝安第一课”的认可。“宝安第一课”的创新做法已在全市推广,目前,继宝安之后,全市有4个行政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课”全民培训项目,形成了深圳市“第一课”品牌。

  专家认为,“宝安第一课”为治理现代化培育奠定良性基层土壤,为社区治理凝聚社会共识,同时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多元合力,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在航城街道草围社区,“香草围义工之家”以“宝安第一课教育培训基地、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基地、社会治理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治理与创新项目策源地”等功能定位,对社区各类志愿资源、社会组织进行梳理整合、资源配置、归并重建、挖潜新建,发动成立了多样化、因应群众需求的社区志愿者组织9家,开展“宝安第一课”等教育培训活动,探索实践“共驻共建、民主治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通过社区安全志愿巡逻活动等10多类100多场次系列特色项目的运营,推动了各类社区义工组织与社区邻里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和社会治理。

  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多次。去年,“宝安第一课频道”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荣誉称号,这是社区教育领域的标志性奖项,也是对“宝安第一课”多年探索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