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盲人足球,他有精确到秒的时间计划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倩玮 吴煌
杭州亚残运会即将结束。赛场上,运动员为国争光,在拼搏中收获精彩。而他们背后,同样是一群努力的人,确保着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今天,我们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在场上练习举牌的“小青荷”。受访者供图
运动员的“丝滑”转场精确到秒
10月27日,在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内,盲人足球小组赛迎来最后一轮。
运动员服务负责人张宏灯像往常一样,拿着对讲机,等在运动员出入口。他招呼“小青荷”们站在准确的位置上,引导即将到来的各国运动员,通往馆内的更衣室等待比赛。
从早上8点开始,当天共有6支国家队陆续抵达。
盲人足球的参赛队员,由于视力受限,他们行动时排成一列,健全人站在队首,后者搭着前者肩膀往前走。
如果有人掉队,“小青荷”会轻轻拍打门框,让他们往声响处移动。或者上前用一只手轻抬盲人队员的上臂,帮助他们跟上队伍。
走到门口,各国教练员、引导员,无一例外,都和张宏灯握了手。他们如同老友一般,相互问候,道一句:“你好。”
张宏灯和伊朗队员握手。潮新闻记者 俞倩玮摄
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张宏灯有本严密的时间计划表:7点到达场馆,准备茶歇小点、冰浴服务;8点接待第一批运动员;10点前指挥引导运动员上场;11点第一场比赛结束,两队运动员各自去洗澡更衣,11:45分让运动员离开更衣室,同时掐着点安排12点的第二场运动员上场;15点第三场结束,安排清理打扫,做好收尾工作……
运动员赛前赛后能“丝滑”转场,意味着整个环节容不得一点马虎。其实,处处细节,都透露着运行团队的“小心思”。
志愿者准备茶歇糕点。受访者供图
“我们场馆的运动员活动区域只有1个进出通道。所以从亚运测试赛开始,我们就精确设计了运动员的行径路线。”张宏灯口中的“设计”,指的是运动员何时进入电梯、到达更衣室、走向赛场,时间都要精确到秒。每支参赛队伍不会因排队等待,耽误片刻。
这种时间上的把控,包括考虑到,刚刚在场上激烈对抗的两国队员情绪变化,“输了的队伍或多或少会有些难过。两队离开时间差不多,我们通常会安排他们先走,避免碰上了发生冲突。”
引导运动员安全离开。潮新闻记者 俞倩玮摄
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
看到心情低落的队员,张宏灯和团队的小伙伴还会上前安慰一下。“Fighting!”“Good”……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会用几个简单的词汇为运动员加油打气。
有场比赛,一位印度运动员不幸受伤。在引导员的陪同下就医回来后,时间较晚,他俩的队友已搭乘大巴先行离开。两人坐在板凳上,略显无措。“我们很快就安排他们,随同另一支国家队的大巴车返回运动员村。”想到他们还没吃饭,几个志愿者拿来了零食、水果,陪着印度队员一同等待。
“相处了一周时间,我们相互都熟悉了,就像朋友一样。”张宏灯说,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早已缔交了深厚的友谊——
马来西亚队小组赛积分位列最后一名,今天是他们的最后一场。走之前,几个队员拉着运动员服务团队集体合照;
伊朗队的教练,拿着翻译器说:“欢迎你们来伊朗,我可以当你们的向导!”……
和马来西亚队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最舍不得的还有我的小伙伴。”这是张宏灯服务亚运的第8个月。随着杭州亚残运会即将落下帷幕,他的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张宏灯是70后,团队成员以90后为主,来自于不同职业。她(他)们同样收获着一份专属亚运记忆。
“语言担当”楼阁,某文旅类国企职工,精通日语、英语、法语,最喜欢和队员闲聊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各国的问候语。她每天往返一小时,在家和场馆之间奔波。
和团队成员徐志俊(左一)、楼阁(左二)交流工作受访者供图
始终笑呵呵的工程管理从业者徐志俊,精神头十足,常常和“小青荷”们聊着校园里的“八卦”。他有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会哭闹着问:“爸爸为何老这么忙?”于是,徐志俊回家时总带着一些亚(残)运会的吉祥物和徽章。
再说起团队里的老大哥——张宏灯,一位曾担任过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浙江代表团旗手的专业田径运动员,也是酷爱足球的拱墅区足协主席。这次,他换了个身份,参与到亚运中来。张宏灯觉得,这也是圆了年少时参加国际赛事的梦想。
伊朗队主教练为服务团队点赞 潮新闻记者 俞倩玮摄
“运动员在场上为国争光,我们作为志愿者站在一线,展现中国的服务保障能力,这也是在为国争光。”张宏灯说,自己以后可能很难再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但这次,因为热爱,努力付出,很值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