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个结合” 坚定文化自信——四川省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发言摘登(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在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不难发现,“人民”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无我”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贯通了共产党人的魂脉和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句话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魂”与“根”的问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抛弃的魂脉,否则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同时,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党必须植根中国土壤,始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立足之地和生命泉源。“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用“我将无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状态,生动诠释共产党人“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以共产党人坚守魂脉和根脉的神圣使命,奋力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汇通了共产党人的品格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段话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舍生取义的“无我之境”高度契合。在传统文化看来,“有我”生痴,“无我”生慧。在置身“无我”的境界里,人破解了名利怪圈和生死难题,达至向死而生的心境,对真理的信仰就会彻底。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才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党才拥有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的智慧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汇通起来,科学诠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融通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这段话表明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所达到的虚怀若谷的境界。可是,境界的修炼非一日之功。“我将无我”所表达的常修常新的精神意志,蕴含着共产党人对胸怀天下的追求和坚守。历史和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人常修常新“无我”之高尚境界,就一定能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要论断,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与“坚持胸怀天下”的格局境界融通起来,充分彰显出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李刚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生机理和发展机制,其中“第二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力量源泉,它蕴涵了丰富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奠定了中国革命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均势理论和大同世界观,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学说,重点发展重工业,为我国今天的产业链布局、强大的国防和重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很相似的文化基因。首先,它们都有着追求完美的精神特质和共同的道德理想。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共产主义是其最高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二者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其次,它们都有着反思的本性和内省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思维、动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反躬自省、推己及人。再次,它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强调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每个人的自由解放都是其他人自由解放的前提和基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赞美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等。最后,它们都有着相同立场的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主权是治国理政的要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这种内在契合性使二者能够“结得起”“合得来”甚至“行得远”。首先,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且兼收并蓄,二者的开放包容性是彼此能“结得起”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合得来”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需要对方来发展自己,也成就对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好,不仅需要研究其内容与形式,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最后,“行得远”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后,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加繁荣。(陈驰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两个结合”视角下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个结合”成功的具体范例,需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前行。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若干重大关系。马克思主义一直高度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并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现代化从总体而言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所以,必须坚持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把握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能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判断。必须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观点出发,把握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才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坚持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出发,把握工农城乡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消除发展中的差别。必须坚持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值追求出发,把握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同中国国情农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农情相结合,不断创新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首先,立足农村的人地关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创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中国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其次,立足农业生产力状况,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系统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实现科技兴农。再次,立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际,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注重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注重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后,立足国家安全稳定形势,高度警惕非经济因素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确保粮食绝对安全。
同中华农耕文明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融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农耕文明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彰显了新的文化生命力。首先,尊重大国小农农情,坚持双层经营体制,筑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制度基础,走农村发展与稳定统一之路。其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再次,赓续优秀农耕文化,注重弘扬农耕文化中重乡邻、重伦理的特质,并将之嵌入乡村社会治理,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之路。最后,消除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强化城市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带动作用,让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冯永泰 作者系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第二个结合”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上达到的三个新高度
百余年来,我们党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土”,进而实现二者之间双向赋能、相互成就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对有效提升新时代“结合”意识的自觉与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使“外来的”成为“中国的”,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本土化”,赋予其“中国的特性”;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以“知行合一”的传统哲学阐释实践唯物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浓厚的“中国作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由此寻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以“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拓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结合”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结合”使“传统的”成为“现代的”,成就了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发挥积极效能。我们党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方法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激活转化其优秀文化基因。我们党以矛盾分析法为指导,对具有两面性的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挖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三是重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和价值。
“结合”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成就了世界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是“结合”实现了“真实共同体”对“虚假共同体”的扬弃与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所衍生的现代形态只是一种人为的“虚假共同体”形式,而“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理念,突破了现代化的单一西方语境。二是“结合”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对“片面的发展”的扬弃与超越。“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全体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全面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部分发展、失衡发展的片面发展模式。三是“结合”实现了“文明百花园”对“文明优越论”的扬弃与超越。“结合”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独特文明观,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对世界文明的共生与繁荣产生了重要意义。(崔发展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从“两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内在规定性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之所以能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引领未来,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继承发展性、相互成就性、实事求是性、人民中心性、铸魂育人性。
继承发展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这个论述不难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探索的过程。
相互成就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这个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零和博弈的现代化,而是守望相助、和谐共生、相互成就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相互成就、人与社会相互成就、人与人相互成就、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实事求是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走中国自己道路、结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现代化。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结合、与时俱进地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结合。
人民中心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唯有突出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民在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共建共享权益,中国式现代化才有最为深厚的民意基础。
铸魂育人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现代化实现需要人,毕竟现代化不能自然而然实现,而是需要具备现代化知识、具有现代化素养、拥有现代化能力、具有现代化格局的人,这个所谓知识、能力、素养和格局,就是立场上的人民至上,观点上的相互成就、继承发展,方法上的实事求是,我们只有具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晓明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