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没有讲台,校园里建造人工湿地……如何让教育无边界?这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课堂教学和学习只能局限于教室中吗?如果打破教室的“边界”,让学生在操场、图书馆、走廊,甚至校园周边的场所进行学习和探究,当校园变为实验室和学习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7月6日下午,“上海市中小学学习空间重构行动研究”中期论证会在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举行。会上,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松江二中、曹杨中学和市西中学四所项目校分享了在学习空间重构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这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会议由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倪冬彬主持
三尺讲台“消失”了
教室的边界也“打破”了
走进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二楼的“童慧科苑”少儿自然探秘空间的“匠心坊”,这是一间主要用于船模和DI思维创意课程的教室。
传统的讲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移动工作台和移动工具箱,老师的教学可以不再拘泥于黑板和讲台,而是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匠心坊”内有一条十几米长的全透明玻璃钢水槽供船模试航,喜欢船模的孩子们在社团活动和科技节上专注而兴奋地装船模、试船速。教室内依墙而建的展格中,摆放着学生自制的车模、船模、建模作品等科技和劳技作品……
再来到二楼室外平台上为师生打造的“拾绿园”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小型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开展长周期探究活动、绘制自然笔记。
会上,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烨介绍说:“学习空间的重构规划分类,不能局限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场域,而是要扩大到校园中任意发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使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地发生。”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地处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学生活动区域较小,但是,学校通过空间的重构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打造了一个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同伴共同学习的场所。
以“环境素养培育”为特色的曹杨中学,学校打破了室内和室外的教学壁垒,通过学习空间的重构,让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据了解,2013年,学校将一间毗邻虬江河的化学实验室改为水技术与环保创新实验室,能够支持水质测定、净水原理与装置探究等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
这便是“白鹭沚”水技术与环保公共学习空间建设的起点。
曹杨中学校长杨琳说:“以前,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炮台湾湿地、东滩湿地、蒋巷村生态湿地开展实地学习。但是,由于时间有限,难以开展长期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然而,‘环境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的两大特质是与生活密切关联和跨学科综合学习,也让这一局限性更加凸显。所以,我们改造和重构了学校的创新实验室。”
曹杨中学充分利用建筑教学楼与实验楼L型连接的特点,通过改造教学楼的屋顶和雨水管道,建成“中水回用”实验室,构建成一个室内实验室外的人工湿地。
学生可以对虬江河水进行高效净化,也可进行小型生态系统观察、湿地净水探究、水样采集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实景学习”的机会。
曹杨中学的实验室模式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壁垒,打造了一个相互关联、功能互补的学习空间,连接起学生学习与生活、生活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语文课和生物课学习同一个主题?
空间重构实现“跨学科”“个性化”……
关于国宴名鱼“四鳃鲈鱼”这个主题,学生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探究呢?在松江二中,学校从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寻找课程内容载体,形成项目主题,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四鳃鲈鱼”。
就这一研究主题,语文和历史等学科通过“研究相关文献,用自己的文字刻画四鳃鲈鱼的形态以及发掘其内在的含义”“研究四鳃鲈鱼的发展演变过程,为其创作小故事编写成剧本形式”等方面进行学习。
而在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学生则针对“四鳃鲈鱼养殖的环境拟态”“影响四鳃鲈鱼繁殖成功率的因素”等课题开展探究。
据松江二中副校长余方喜介绍,该课题是学校ESAIS特色课程的一部分,为满足这类具有跨学科、体验式、长周期、双导师制、项目化等特点的课程,松江二中单一的创新实验室和学科教室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ESAIS特色课程
为了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开展跨学科学习,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了一起,通过内联和外接两种方式进行空间重构:
内联:把校内独立学科的各专用教室进行互通互联,重构为“跨学科学习空间共同体”。
外接:把校内功能单一的各科专用教室与高校实验室进行衔接,重构为“高中专用教室与高校实验室学习空间共同体”。
上海市市西中学从1998年起就开始了校园信息化网络环境和校园网的建设,201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
因此,学校强化了网络发展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始建设Teach AI教与学平台,拓宽虚拟学习空间。
上海市市西中学副校长林勤说:“Teach AI可以对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时间、容量、训练和测试结果,正确率、纠错等情况进行全程记录;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的数据处理了解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收藏学生学习中的典型问题和教师觉得值得推荐的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
市西中学的虚拟空间建设除了Teach AI平台建设外,还延伸到人工智能的教学软件平台的建设中。
在“音乐创作”课上,辅助教学的专用软件可以为学生音乐创作的情绪和类别(如悠闲、紧张、悦耳等)作出选择、判断与示范,还可以为音乐创作的节奏和节拍设计提供模拟和分析;
在乒乓球训练中,训练系统平台的开发将通过高速摄像头记录下学生的动作,然后将该学生的动作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通过学生的自我观看和教练观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纠正。
林勤表示,Teach AI教与学平台的课程设计分类分层、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性空间,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优势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学习空间建设撬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活动现场,专家对本次课题做了精彩点评: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该课题可以在‘人’的升华上做出更多的努力。空间的建设不是单纯的环境布置,而是育人方式的改变。学习的任务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情景化、项目化、问题化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让学习空间建设的不同样态来支撑学习任务的细化。“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说:“这项研究正在追随着世界改革的步伐。OECD发布的‘未来学校样态’中包括‘学校教育内容扩展、教育外包、学校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和无边界的学习’。在这样的趋势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学习空间的重构将会延续,我们今天所做的事与世界的教育趋势是同步的。所以,今后,广泛的学习来源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认可;将正规和非正规学习之间的区别变得更模糊。“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说:“学习空间的重构是按照时代的特点演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实践的角度解释了‘见多识广’和‘五育并举’,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达到了育人价值的变革。“
市教委装备中心竺建伟主任作为课题组组长交流课题推进情况、阶段性成果和下一步研究计划
据悉,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持的201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上海市中小学学习空间重构行动研究》课题自立项以来,在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各项研究工作进展有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小学学习空间重构的一般范式已经初步形成
下一步,该课题将持续推进行动研究和课题交流活动;持续推进可预期成果的归纳和提炼工作;继续扩大项目校的研究范围。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