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票房7亿,评分却只有6.9,香港导演真的能拍好“主旋律”吗?

文|令狐伯光

刘伟强导演,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等主演的电影《中国医生》,已经上映8天了,目前票房已经突破7亿,成为暑期档目前票房最好的电影。

不过,这部电影虽然票房还算不错,但实际上口碑并不算太好。

目前豆瓣评分只有6.9分,可能里面还包括了一些观众对于“医护”致敬的分数,如果不是这样分数还能更低一些,当然豆瓣评分已经没有太高的参考价值,但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我个人是看过的。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最多6.5分,作为一个泪点极低的中年观众,这部电影并没有赚我多少眼泪。有些情节像是特意为了某些演员写的,完全可以删了,比如欧豪那个走马灯拍得跟爱情片似的,李沁和张天爱突然登场等等。

另外突如其来的bgm,如同PPT音效般的亮晶晶的声音。

这么说吧,《中国医生》的结构基本上是这样的,3分钟一个小煽情点,5分钟一个煽情点,导演将一个个原本很感动的故事导得非常的功能性,这部电影的情节就是煽情,仿佛网络爽文的爽点一样。

最终故事剧情基本上可以总结为被误解——解开误会——感动煽情;或者家人——认识的人——得不到救援——

这种强行煽情的情节可以有,但过于套路观众就无法感动了。

伯光君倒不是要分析《中国医生》的缺点,从《攀登者》到《中国机长》,从《烈火英雄》到《中国医生》等等。这几年香港导演拍了很多主旋律电影,虽然也有徐克,林超贤等少数不错的导演,但大多数香港导演拍不好内地题材。

我们是不是高估了香港导演、或者是香港电影。

香港导演和香港电影,或许被高估了

香港影视剧的成熟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环境,或者真的没有那么好,香港演员的演技当初当然是不错的,但是还真不见得有多么的强。

香港电影,8090后看港片多数带点童年滤镜。

1、香港电影擅长的题材其实也有限

那时候香港的整个产业相较大陆更发达,有不少题材是大陆没有的。但是大陆现在电视剧也是各种题材广开花,而且有很多剧香港人根本拍不出精髓,就像革命片、红色片和主旋律片。

这个就别指望那些从小活在不同环境的香港导演能拍得好了,还有历史正剧,香港基本只能拍各种戏说言情。

要真的拿《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大秦帝国》这些大陆历史正剧出来打擂台。

港片早期李翰祥,胡金铨还 真能提提,后来真的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有就是展现经典文化的影视剧,老版央视的《四大名著》这种,香港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的地方是没法拍的。

题材上感觉香港能守擂的,打打杀杀的警匪片、黑帮片算一个,这个大陆因为环境确实拍得不多,毕竟大陆也不兴警匪黑帮文化,咱们可能会拍的就是“扫黑除恶片”。

另外便是各种各样的武侠片,这个方面大陆翻拍的也有不少,但真正能提的还是张纪中版本,TVB的武侠剧经典是经典,现在回想起来是真的非常的寒酸。

2、香港电影另一方面的优势是香港曾经的经济地位,让很多人对香港繁华心向往之,造就了华语地区更早时间的都市文明

这个体现到影视剧上就是《天若有情》《甜蜜蜜》,尤其是王家卫的电影,可以说深刻的展现了那个浪漫,文艺而又风流的香港都市风华。

香港影视剧的一度非常的发达,和整座城市一样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确实创造了一时的巅峰,现在的国产影视剧也比不上,但是真的未必有那么的强。

香港影视剧情怀滤镜深厚,现在只剩下优点

为什么70、80、90前这部分年龄段的人会有所谓的港片情怀。

1、香港电影在影视工业上面有优势,它率先把华语电影带入了都市文化

80-90年代初的时候,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商业电影一说,那时候拍片都讲究教育意义,是把电影当成宣传工具,所以那会的影视剧演员们基本都叫文艺工作者。

比如《红楼梦》从全国调集合适的演员,邀请红学专家给演员培训,然后集中培训学习半年这种事,这个是今天市场经济所不能想象的,而拍摄时间长达两三年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那会整个社会都认为影视剧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无论是服化道或者内涵都应该是经得住考究的。当然了这样严肃的东西偶尔看看还行,总是这样恐怕观众也欣赏不了。

同时期的香港大量热钱涌入,来自东南亚、台湾甚至是“黑钱”洗钱,有个点子就能拍,边拍边攒剧本是常事,往往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一部电影。

这样的电影你说他能有多考究是谈不上的,但是商业电影不讲究教育意义,让观众爽了就行,至于为了商业利益跟风拍片,那就更是不用说了。

林正英的《僵尸先生》火了就疯狂的拍僵尸片,直到拍烂为止;周润发的《赌神》火了,王晶和香港导演就全都在拍赌片,《赌圣》的赌博还不够,于是异能来凑。

更不用说《英雄本色》火了后江湖片大行其道,甚至后来的《古惑仔》都能见到影子。

毫无疑问,这样的商业市场肯定充斥着大量的烂片,但大量的拍片也让演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机会,对演技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也因此诞生了很多的巨星。

众所周知,80年代内地盗版一度非常的兴盛,诸如影视录像带、光盘、游戏光碟大量从国门外涌入,港片也是如此进来了。

80、90年代的电影院、录像厅里播放的几乎全是港片,进来的自然都是年度热销的影片,因此虽然当时整个内地电影市场比较封闭,但《赌神》、《英雄本色》、《僵尸道长》实际上好多国人都是看过的,同样也欣赏过王祖贤和林青霞的绝代风采。

这些不同类型的成熟商业片猛然冲入国内,那些经典的商业桥段套路,完全让大陆观众都傻眼了,原来影视剧还能这么拍?

很自然的,港片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概念就此植入脑海,保留至今。

2、香港商业社会曾经走在了前面,内地观众自然是羡慕和向往的

80年代正式对外开放,原本自信的国人用句曾经的玩笑话说,总以为国外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结果港商台胞探亲仿佛一下让民众感觉自己就像井底之蛙。

出国热就是那会最大的热门甭管去哪儿,哪怕是非洲也觉得比中国好多了,原因也不复杂,搞了重工业建设前30多年的内地观众,虽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工业体系,但当时的城市化推进的是不快的。

城市人口一方面很少,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和都市文化也不行。那会内地即便是一线城市,那个景象跟现在比那也是千差万别,而港片当中出现的香港是什么景象?

那是一片片的摩天大厦,是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是摩登大方的职业女性,是先进的通讯工具和奢侈的交通工具。

试问对于尚处于城市化不够的大陆观众来说,这是不是一种先进生活,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冲击又怎么不大?

现在的00后观众基本上都适应城市化,哪怕是小城市都能有一两个地标性现代建筑物,也许还有人会抨击如今的大城市病等等,可那个年代内地观众,这些真的曾经就是先进与现代的标准。

所以,当年内地观众对于港片的向往,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代表了先进的都市文化的向往。现在随便一个省的省会城市化已经是千篇一律让人觉得都没什么特色了,以至于现在又在讨论东方色彩建筑了。

也许这就是当我们拥有城市化之后,自然会想要拥有自身的特色。

尾声

70、80、甚至是90后等观众是看着港片长大的,自然会受到港片黄金时代的影响,最终也形成这种情怀,长大后由于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自然就会对港片有种不切实际的抬高。

这点正如2010年左右,当时强势的“韩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影响的年轻观众一样。

当然,香港电影强肯定是强的,同时期内地和台湾的文艺片也很强,甚至可能比香港文艺片更强,但商业片上整个两岸三地肯定还是香港商业片最强,毕竟都走向全世界了,对于世界电影都有贡献。

问题现在的国内影视市场虽然乱象重重但逐步走向成熟,甚至走向多元化的时候。

这个不同成长环境的香港电影人,并不了解内地革命精神,内地生活环境的时候,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不是我们想要的,至少绝大多数香港导演拍摄的主旋律电影,真的不是内地观众想要的。

如果香港电影人不能主动了解近代革命,还有内地观众的精神需求,这个香港电影人未来发展的危机就会变得 越来越严重了。

因为香港演员青黄不接已经很严重,等到哪天香港电影人拍的电影内地观众彻底不爱看。

香港电影曾经再怎么巅峰,到时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