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在阳光下生长,拒绝教培机构的拼班行为,人人有责!
不知从何时开始,暑期成了学科类补习、培训的高峰期,即将迎来八月份,不仅仅是教培机构,一些五花八门的暑假集训营似乎也成为了当下热潮,选一块场地,设置几个游乐区,孩子们穿上军装,就可以组建一个简单的军事夏令营。
这种非正规的打着教育幌子的培训机构,在无证经营和无资格教学教育的老师面前成了敛财的快速工具,望子成龙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进补习班,希望孩子能先人一步,教培机构也因此抓住了这个特点,而所谓的小班课和拼班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正逐渐成为学科类培训的主流形式。小班课、拼班的出现,符合市场需求但不符合教育政策规定,因为这违背了教学里的公平原则,而且拼班存在较多隐患,比如授课教师的师德问题,以及孩子管理、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分析,这些所谓的教育辅导机构大体可分为针对文化课的辅导机构和美术等艺术特长的辅导机构,营业类型可分为大型连锁教育机构、中小型私营辅导机构,以及一些个人开办的小型辅导班,在暑假各自招揽生意的同时,大量招收暑假大学生兼职,无证上岗并且态度消极,甚至在上课期间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屡屡出现。
为什么在为学生和家长减负的大背景下,学科类培训热依然不减呢?家长们都是如何选择的呢?调查数据显示,78%的家长会给子女报暑期培训班,其中报学科类培训班的占61%,其余为美术、乐器等艺术类培训。选择暑期学科类培训的家长们的理由无外乎两个,要么是觉得孩子的成绩不太理想,需要补一补;要么就是孩子本来成绩不错,准备再提高一下。
据调查,参加过培训班的人中,上课地点在写字楼或培训机构的占68%,剩余32%则在居民楼、老师家里或自己家里补习。在老师的选择上,67%的家长注重选择经验丰富的学校老师或培训机构老师,部分家长可以接受在校大学生。这也就造成了教培师资混乱的现象,所谓的大机构里不一定有好老师,而好老师一般都会自己设立独门独灶。家长似乎只认可了教得好就是标准,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和态度得培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拼班现象的兴起,是在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培训机构整治力度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整治过程中,一些培训机构业务量大减,有的甚至无法开课,或开课成本大幅提高,导致学科类培训形式发生变化,“拼班热”就出现了。这也说明,社会上对学科类培训的需求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然而今年全国各地又陆续推出了暑假托管的业务,仿佛很多家长依旧无人问津。
要想教育平等,就需要让教育在阳光下生长,因为如同向日葵一样,阳光下每一颗才会粒粒饱满。教培机构也应该和学校进行互相联动,走进学校寒暑假托管班,为孩子在学习成绩提升的基础上保驾护航,这其中就需要中间人的衔接和沟通,也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倾向,相信未来这一定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