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 2019未来教育大会在京开幕】

  中国日报11月26日电(记者 邹硕)11月25日,GES 2019未来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腾讯、GSV(全球硅谷投资公司)、新东方、好未来联合主办。本届大会以“学无止境·教育为公”为主题,以“面向共同未来的探索”“教育与科技”“学校与社会”“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好未来教育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邦鑫,好未来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白云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施柯,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海洋等来自全球学术界、政界、商界等200多位嘉宾汇聚一堂,就面向共同未来的教育探索、教育与科技融合创新、教育系统的协调运作、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李伟发表大会开幕致辞,他表示:未来社会对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教育的公平性和开放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社会对教育体系改革的需求是迫切的,强烈的,具有时代性的,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针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鲁昕作“未来教育:变革、结构、质量”主题发言,她指出:国家战略、科技发展、教育规划、人才需求明确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但是教育不仅仅是总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没有科学的结构,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十大变革,未来教育发展要在十个方面进行结构改革,在十个方面对接科技进步。概言之,“未来教育发展是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历史过程,是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的过程,是两个过程同步推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的过程。这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也是目标的落脚点。”

  董奇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指出,如何解决教育现有问题,将未来教育变成现实,需要加强以下方面工作:加强对未来社会和未来教育形态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当前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研究、加强对科技与教育融合涉及到的伦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要实现公平的优质教育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推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文盲率80%到义务教育巩固率94.2%的转变,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9个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2012年,我国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并保持连年增长。截止2018年,我国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1.4万所,在校生1.5亿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促进教育公平的中国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卢迈建议,应重视偏远贫困地区儿童早期教育公平,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分化严重的覆辙。他表示:“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为所有人的教育,一定是特别关注底层弱势群体的教育。我们必须从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入手,为他们发展打好基础。”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路上,民办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继2017年未来教育大会,时隔两年,俞敏洪和张邦鑫再启 “新好论道”,进行公开对话,多维度探讨如何实现“有温度的教育”,分享各自对教育公益的思考。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丹·施瓦兹(Dan Schwartz)表示,首先讲到AI,它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我们要利用AI带来解决方案以去解决人们的需求。比如说我们AI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去提高自己,去提升自己。AI在教学中的应用所面临的复杂难题需要人们去思考。对于学生的监测来说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安装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监测学生的行动,而且这个是实时的,而且可以是全天后的监测。那么我们需要把监测的内容告诉父母吗?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爱文世界学校总裁柯欣杰谈到,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不是赋能人工智能、虚拟或增强现实、无人驾驶汽车,而是为全球儿童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5G网络将极大地推动即时教学视频、远程指导现场学习、视频会议以及实时网真会议的应用,为崭新的学习体验创造条件。随着5G技术的普及,教育领域的首个重大创新将是从以学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前都是学生到学校上课,往后越来越多的学校会向学生靠近。以往学生需适应严格的学校课程表,以后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的课程表将越来越适应学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