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为近现代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十位教育大家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师重教、崇智尚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但其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是近现代才有的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多次以不同日期作为教师节,但直至1985年,才真正确定将9月10日作为中国的教师节。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那些为近现代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教育家们致敬!
01、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尊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许多教育主张,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也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周恩来总理曾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一生光辉伟大的功绩。
02、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陶行知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并与厉麟似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45年,他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圣约翰大学曾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陶行知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
03、厉麟似

厉麟似(1896年—1970年),原名厉家祥,浙江杭州人。中国近现代教育界代表人物、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奠基人。曾留学日本和德国,获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蒋介石对德外交顾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等职。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中欧文化交流。他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主张开中国教育之先河,并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抗战期间,将“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的厉麟似影响了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被誉为“中国的圣雄甘地”。
1949年,厉麟似拒绝了蒋介石的赴台邀请,在周恩来的挽留下留在了大陆,为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奠基,并参与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日报》曾评价厉麟似称:“厉博士是连接中欧文化的一座桥梁。他在帮助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中国带来了大量西方的进步思想。”钱学森曾评价厉麟似称:“厉先生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爱国知识分子,为我们后辈青年树立了榜样。”
04、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1974年),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曾赴美留学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执掌浙江大学长达13年。在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浙江大学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也达到3500余人。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部成为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曾评价竺可桢称:“正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繁荣景象。”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曾评价称:“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05、张伯苓

张伯苓(1876年—1951年),原名张寿春,字伯苓,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南开大学曾评价称:“伟大的教育家应当造福于社会,并以自己的言行丰富着自己祖国的文化,其遗产也必为国人所尊崇和传承,张伯苓正是这样的人,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的业绩在社会上、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被传诵着。特别是他创办的南开大学,为海内外所称道,堪称一流学府。”
06、蒋梦麟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蒋梦熊,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清末秀才,曾赴美留学并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蒋梦麟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
在教育主张上,他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批判封建主义的“牧民教育”,反对德、日的军国主义教育,提倡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平民主义教育。胡适曾评价蒋梦麟为“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
07、梅贻琦

梅贻琦(1889年—1962年),字月涵,天津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是中国首批庚款留美生,毕业于伍斯特理工学院并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曾任清华学校物理系教授、教务长,清华大学校长等职,执掌清华大学长达17年。
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他曾受到清华师生校友这样的评价:“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梅贻琦是清华永远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大学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中国名牌大学之列。
08、叶企孙

叶企孙(1898年—1977年),原名叶鸿眷,字企孙,上海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当代物理学先驱和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物理学会创建人。曾留学美国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在培养科学人才、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企孙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在清华开展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科学家。1949年建国后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9位是他的弟子,因而有人称他为“大师的大师”。清华大学曾评价称:“叶企孙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09、罗家伦

罗家伦(1897年—1969年),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求学于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1928年,出任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锐意改革,为清华大学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0年,他辞去清华大学职务,后历任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学校教务主任、教育长,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等职。今南京大学的校训“诚、朴、雄、伟”,就是他提出的。
10、晏阳初

晏阳初(1890年—1990年),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曾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他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以农民为首的中国民众进行教育,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他还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除以上十位教育大家之外,为近现代中国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还有叶圣陶、徐特立、唐国安、陈鹤琴、傅斯年、萧友梅、陈垣、夏丏尊、马君武、郭秉文等,在此一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