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毁掉一个孩子,从叫他起床开始
自第一场雪落,家里小懒虫的冬眠属性就开始逐渐显露,起床气也和这气温一样,让人头皮发麻。
每个要去幼儿园的早上,我都要面对一场气急败坏的攻坚战。
上周一,因为赶着要去开会,所以闹钟一响我就赶紧把孩子从床上拽起来推到浴室,准备完早饭一看,好家伙,她塞着牙刷躺在沙发上又睡着了。
秉着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则,我努力按下肚子里的熊熊大火提醒她:“宝宝,再不出门的话就赶不上校车了哦。”
结果这小屁孩慢悠悠睁开眼,还大言不惭:
“妈妈,不是我主动要躺在这里的,是因为我脑袋里有两个小人在说话。
一个小人说,好困啊,再睡一会吧。另一个小人说,好啊好啊。于是我就躺在这里了。”
顾不得夸奖孩子的想象力和脑筋急转弯的能力,那一瞬间,我只觉得肚子里被压制的怒火翻涌而出,理智被烧得一干二净,不顾原则地大吼起来......
后来,你们也可以猜得到,女儿哭得邋里邋遢的也没赶上校车,孩子她爸在老师的循环call下误闯了红灯,我开会迟到被当众批评还损失了当月的全勤奖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从孩子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很多家长就被迫开始无偿提供每一天的叫早服务。
有的家长属于唠唠叨叨的那一派,化身复读机,每天早上在孩子床边、门口循环播放起床的号角;
有的家长日日火力全开,边催边吼还要骂几句,弄的自己和孩子每天都带着负面情绪出门,回家后又是一顿抱怨,比如我。
后来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有多大。
叫孩子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育儿届有个“杀伤性叫醒”的概念,即用粗暴的叫醒方式,让孩子立即恢意识。
然而孩子在被叫醒的那一刻,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
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下班了,后续工作交接给意识。
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紧接着,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
当孩子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给四肢下达命令: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床......
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按照个人的节拍速度进行,需要一定的时间。
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被打断,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启动过程都会遭到破坏,所以孩子会表现出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父母、冷漠麻木,注意力涣散或者情绪崩溃大哭。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日本工业健康国立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人在睡眠时身体最放松,毫无戒备,若是此时被“杀伤性叫醒”,将会一时无法适应,产生保护性的应激反应。
比如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心率骤急,长此以往,极容易引发慢性疾病,如精神压抑和睡眠障碍,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常发生在家庭场景里杀伤性叫醒,大致都属于父母激烈地砍断孩子的睡眠过程,通常有如下四种情况。
大吼大叫激烈喊醒
杀伤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粗暴拍打孩子
杀伤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没等孩子醒就立刻掀开被子
杀伤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唐僧念经反复唠叨
杀伤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这些暴力叫醒孩子的方式,不仅残忍地破坏了他们自身的睡眠机制,还干扰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
越早告别这种坑娃的叫醒方式,孩子才能成长得越好。
前段时间爆火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一期节目就向我们展示了教科书级别的叫孩子起床的方式。
清晨,日本大阪4岁女孩若松花果家。
花果的妈妈若松智子轻轻推开房门,唤了两声女儿的名字。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然后轻手轻脚走到窗户边,边和女儿打招呼“早上好,起床了哦”,边拉开窗帘,让光亮透进房间。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继而走到床边,轻柔地掀开孩子的被子,俯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小脸,把安抚玩具拿开,拍拍小手臂帮助孩子清醒。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花果醒来后,揉着眼睛,有点小情绪,此时智子给她打气:“加油加油“,花果揉了揉脸,小情绪消失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接着智子牵着花果的手,一起走出卧室,和已经起床的弟弟以及其他家人打招呼,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然后,花果自己站在洗漱台前洗脸刷牙,非常独立又自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还知道要把换下来的睡衣仔细叠好。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再自己穿上学校的统一制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给女儿扎头发的同时,智子还拿出一套自己布置的小课题,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动大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刚好,厨房里香喷喷的早饭也做好了,花果很有仪式感地双手合十:“我要开动啦!”还给妈妈比了个爱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吃完早餐后,智子牵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孩子,从容地朝着幼儿园出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至此,花果上学前的全部准备过程都完美落幕。
一个4岁大的孩子,没有起床气,也不抱怨,一切安排仅仅有条,不吼不叫不迟到。
花果妈妈说:
“孩子还小,如果她感受不到乐趣的话,就不会听大人的话。
有那么一些日子,她就是不愿意配合照着做,那么这时候就不要勉强要求孩子,而是以其他的方式和她沟通。
比如这个妈妈帮你做,而另外别的你要和妈妈比赛一起做,用类似游戏的语言方式去和孩子沟通。
虽然并不能每次都尽善尽美,但也会让她学会,在一天里努力做到最好。”
养育孩子的过程难免少不了波折,只要找到了方法,一切都会简单轻松很多。
英国爱丁堡大学睡眠中心艾里斯·艾德辛科斯基博士曾表示,父母完全可以创造出让孩子“自然醒”的环境。
天气变冷,可以在孩子起床前半小时,把空调打开,放点孩子喜欢的歌,有了舒适的温度和音乐,孩子才不会因为被吵醒而烦躁;
也可以像智子妈妈一样,用游戏和孩子沟通,用缓和的手掌摸摸孩子的脸蛋,问小脸蛋醒了没?
再摸摸小鼻子,问小鼻子醒了没?拉拉小腿,问小腿醒了没?逐渐驱散孩子的睡意;
或者用美味的早餐来唤醒孩子,等孩子醒了再附赠一个妈咪爸比的早安吻;
但是别忘了,为了能够“自然醒”,最基础的应从调整生理时钟做起,平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并坚持于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
放平心态,也许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但总有一天,你会惊喜孩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