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早教专列”开到家门口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第一阶段,也是人生发展变化速度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将伴随人的一生。社区早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婴幼儿为主体进行有计划的发展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2019 年,浙江省湖州市开始探索社区早教服务。当年5月,由湖州市妇联、湖州市爱心妈妈联谊会共同打造的“童梦家园”公益服务品牌正式启动,其目标是让社区婴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早教课程。这是湖州首个“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互动模式的社区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开创了湖州社区教育新模式。
专业的幼教师资帮助家长在社区里享受到科学专业的早期教育指导。拍摄:童梦家园负责人王利亚
创新社区教育模式
据湖州市爱心妈妈联谊会会长、“童梦家园”家门口的公益早教项目负责人王利亚介绍,“童梦家园”项目主要通过亲子活动、家长讲座、入户指导等方式,为0~3岁婴幼儿提供社交平台,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 “童梦家园”项目在湖州市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社会组织协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的纯公益服务模式。
“我们以社区为中心,以专家团队和教育机构为依托,招募周边幼儿园、早教机构的师资作为志愿者、社工,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也会整合一些公益组织、绘本馆导读教师等机构的志愿者、社工作为补充力量;同时,项目还招募社区的党员志愿者、部分小区业主,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等。对于所招募的社工和志愿者,我们会进行统一培训,开展定期研讨交流,形成统一的服务模式,以利于后期复制和推广。”王利亚说。
在早教课程方面,“童梦家园”设置了幼儿早教系列、家长学堂系列、户外活动系列等系列课程,且所有课程均根据早教老师的不断实践和课下调研复盘总结而成,并利用大数据全程化管理,如小程序打卡、服务对象即时评价,从数据上切实掌握公益早教开展情况的实时动向。
“童梦家园”项目先后被评为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铜奖、2020年湖州市工会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让带娃变得简单科学
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童梦家园”项目已累计开展线下早教活动200多次、线上课堂30场,亲子活动30场、专家讲座20多次、家访服务30余次,覆盖了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市陌河社区等五大社区在内的6个成熟实施站点,实现了“一个早教点 全家受益”的模式。
对于家住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山水新城社区的单亲妈妈李媛(化名)来说,“童梦家园”项目让她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受益匪浅。
最初,没有育儿经验的李媛把孩子托付给父母,但老人的宠爱让孩子越来越调皮,也不爱同其他孩子来往。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决定辞职带娃。然而带娃的过程中,她还遇到了其他意想不到的难题。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李媛经其他家长介绍参加了“童梦家园”项目。早教团队的儿童心理专家针对李媛一家的特殊性和孩子存在的问题开展一对一沟通。现在,孩子在社区里结识了许多小朋友,胆子也变大了。
不仅如此,王利亚还为待业在家的李媛介绍了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李媛说:“这个项目不仅让带孩子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科学育儿的好方法。
童梦家园绿道上的亲子时光增进亲子关系,开启周末带娃新方式。拍摄:童梦家园负责人王利亚
破解“隔代教育”难题
事实上,像李媛一样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的情况普遍存在,隔代教育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绕不开的话题。“童梦家园”项目团队经过调研与沟通,发现不少年轻家长都肩负着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还要工作的双重压力,往往只能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照顾。
然而祖辈的育儿经验和教育方式跟年轻一代相比,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也容易造成家庭冲突。针对这一情况,“童梦家园”项目团队开展了大量有关隔代教育的应用性课程。
家住龙泉街道市陌社区的陈阿姨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儿子儿媳白天都要工作,日常照顾宝宝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身上。陈阿姨说,为了避免磕碰,她很少带宝宝出门,主要是在家玩玩具。参加“童梦家园”项目后,她才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在隔代教育课堂上,她学习掌握了新的科学教育方式,慢慢改变了以往教育孙子的方法。“现在宝宝会主动看儿童书了,还喜欢上了画画,上完课回家会主动跟爸爸妈妈分享,把自己新学的知识‘教’给大人们。”
王利亚表示,隔代教育在城市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祖辈会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产生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童梦家园”项目通过隔代教育家庭指导营、老师一对一沟通等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对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加以改进,并帮助更多的祖辈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发挥隔代教育的最大价值,实现一家三代共赢。
如今,在湖州,“童梦家园”已成为许多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谈及早教工作开展情况,王利亚和伙伴们难掩自豪,“每次活动在小程序上线后,名额都会瞬间被‘秒杀’完。这个项目最大的成果就是让我们看到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他们最需要的。现在湖州市多家街道和社区都邀请‘童梦家园’项目入驻,我们也期待这样的教育服务新模式能在各个社区逐步普及,让更多家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