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国: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策略|关注

  民小编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教育是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治理模式迫在眉睫。今天为您分享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深度思考。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细胞,家庭教育是最原始和悠久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理论学习、方法指导和资源服务的整体系统,是家校协同育人重要的组织机构和实施载体。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共同育人,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最大短板。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会、镇村、家庭协同育人格局,推进共同育人,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的育人目标。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和家校协同育人格局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家庭教育具有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随着教育公平水平提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提升质量和全面发展方面的共识度日渐提升。家长和学生接受公共教育的政策需求、资源需求更加迫切,更具包容性;公共教育资源有能力,也有余力进入家庭领域,更具突破性。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围绕着一个中心:以协同育人为中心,核心是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协同育人;构建以治理体系、网络体系、供给体系和人才体系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十四五”期间,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参与、多部门支持、多层次布局的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体制机制;2030年左右,形成体制健全、制度完善、资源丰富、协同高效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图)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四大支柱”:

  #

  治理体系

  以法律制度、规章制度、政策体制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引领,改革和完善现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领导体制、组织体系和治理模式。构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评估和资质鉴定制度;

  #

  网络支持

  现代信息网络体系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点和技术支撑。建立以组织网络为主体、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服务升级为手段的现代化城乡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

  供给体系

  以家庭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主导责任,扩大和提升公共资源服务家庭教育的范围及水平,提供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服务,满足儿童多样化发展的个性需求;

  #

  人才体系

  改变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不适应的局面,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理念、科学精神、技术方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

  01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治理模式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一个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家庭扫盲,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教育服务;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作用不断完善、功能不断丰富。伴随着中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家庭教育特别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治理模式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这些观点明确了办好教育事业的共同责任,指明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方向。

  构建与中国教育总体现代化需要相适应、与家校协同育人相配合、与家庭教育发展相匹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要考虑以下几点。

  #

  一是健全组织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教育、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建立现代化的组织系统、决策机制、政策体系和协同机制;

  #

  二是法律支持

  加快《家庭教育法》的制定与出台。系统制定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系列配套政策,为协同育人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厘清家庭教育中政府的公共责任、学校的主体责任和社会的参与责任,明确各方的任务范围、参与模式和服务边界;

  #

  三是规划引进

  将“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十四五”教育规划,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构建主体、构建方式、构建策略和实施步骤;

  #

  四是增强本领

  要全面加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能力建设,增强学习本领、组织本领、指导本领和服务本领,形成组织决策、规划执行和评估监测相衔接、统筹协调的新时代家庭教育治理服务体系。

  02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针对现存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不平衡、不充分、不健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健全“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要突出四个主要功能。

  #

  一是系统链接功能

  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将全国各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汇聚起来,形成网络体系;

  #

  二是资源传输功能

  通过实体传输、虚拟传输等形式工,向家庭传送优质家庭教育资源;

  #

  三是需求反馈功能

  建立开放的国家、地方与学校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平台,及时收集信息,把握需求,完善资源服务体系;

  #

  四是评估研究功能

  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引导与评估,运用大数据加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组织模式、教育资源和网络建设,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2025-2030年的“十五五”期间,重点抓好制度构建、水平提升和质量提高,建立比较完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代化体系。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从地理空间(实体空间)、网络空间(虚拟空间)两个维度,设计建立国家、省级、地市、区县、学校五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研究和确定“覆盖城乡”的内涵、标准、路径和策略,明确责任者、时间表和路线图。鼓励地区、学校、社区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验,建立家庭教育服务实验区。

  加强以中小学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这是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的重要责任与功能。进一步整合发挥妇联等社会组织长期以来建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与机构的作用,以全国中小学为主体,以乡村学校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0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资源支撑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国家庭教育进入现代化教育发展新时代。家庭教育需求旺盛与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供给要立足现代化家庭教育发展愿景,整体谋划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宏观战略资源、中观政策资源和微观服务资源的供给模式。

  一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战略地位,以中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将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确定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总体策略;

  二是国家研究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纲要(2021-2030年)》,地方制定配套政策文件,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家庭教育经费列支制度,增加家庭教育公共财政资源供给;

  三是推进家庭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倡导政府、市场、社区、学校等多主体参与,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准入机制和准入标准,逐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保障水平。

  家庭教育资源供给要关注公平性。坚持教育公平原则,改变过度市场化的供给体制和供给模式,加大政府公共教育资源对于居家学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支持;高度关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将教育扶贫精准延伸到贫困群体与贫困家庭的家庭教育,为其提供公共性、公益性、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

  家庭教育资源供给要关注多样性。紧密结合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发展需求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在确定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家庭教育资源多样化供给。《决定》明确指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进一步改革家庭教育供给方式,按照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通过政府、市场、第三方等不同供给主体,努力开发多种形态的家庭教育服务产品,为全社会提供丰富、多元、标准和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04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人才保障

  人才匮乏是中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从管理层面来看,家庭教育管理机构与人员大都是“半职半责”;从学术层面来看,家庭教育研究者大多是“半路出家”;从操作层面来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者大多是“半知半解”。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中国教育整体现代化。但是,目前这样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队伍,难以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样的研究队伍与研究水平,难以实现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这样的指导队伍及人员更难以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的现代化。突破人才建设瓶颈,是构建现代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

  要将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纳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在全国师范类高等学校,推广东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设置家庭教育硕士研究生班的经验,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高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并负责开展对省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人才优势,在省级以上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重点师范大学设立家庭教育研究机构,汇聚家庭教育研究力量。

  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重大课题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引领、以提升家庭教育研究指导水平为目的,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优秀家庭教育思想与文化,系统、科学、持续地研究家庭教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学术支撑,带动和促进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与成长。

  要发现和培养一大批优秀家长人才,帮助其总结成功经验、提升理论水平,让优秀家长走上讲台,让好家长做教师,教育家长。学校与家庭同样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努力办好各级家长学校。高度重视家庭建设,提升家长素质,广泛培养好父亲、好母亲,培育书香家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可持续发展。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加强对教师有关家庭教育知识、能力与指导方法的培养培训,将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新教师准入和在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努力让中小学教师成为一支具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重能力”的优秀教育人才队伍。进一步发挥家长及家长委员会在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搭建共育桥梁,形成共育机制,创设共育生态。学校、家长、社会要积极实现目标同向、体系同构、资源共享,共建家校协同育人“旋转门”,共同撑起一片协同育人、共同育人的广阔蓝天,努力将下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来源 | 《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转自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公号

  文章作者 | 高书国

  微信编辑 | 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