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首日主旨演讲干货来了!

  7月26日,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大会以“中国英语教育:立足时代、融通中外”为主题,吸引了近3000名海内外高校英语教育专家、中小学英语教师等齐聚杭州,共谱新时代中国英语教育现代化新篇章,同启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中外英语教育交流新征程。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发言。(摄影:中国日报 王壮飞)

  在大会首日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中,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授Rod Ellis、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iTutorGroup全球教学资源副总裁林弘德、伦敦大学名誉研究员Peter Skehan依次分享了自己对于当今英语教育的观点。

  开幕演讲:聚焦亚洲课堂近年来的大势教学法——任务型教学的优势与挑战

  在7月26日上午的大会开幕演讲中,英语教育领域泰斗级专家Rod Ellis 就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亚洲各国小学英语教育的视角。

  Rod Ellis教授目前就职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也是本次主办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授。他长期研究中国、日本等国家的英语教学范式和国际二语习得发展。Rod Ellis教授本次演讲的题目是"The Case for Introducing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Asian Primary Schools",即亚洲小学课堂中的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一种近年来流行于亚洲各国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它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提倡“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即运用英语来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英语的过程。在任务型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它说明了亚洲学校英语教育的哪些问题,指明了未来的什么机遇与挑战,Rod Ellis教授为我们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一、年龄是问题吗?Rod Ellis教授首先回顾了亚洲各国的英语教学政策。不同国家的学校开始进行英语教学的年级、每周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的专业程度都不一样。然而他们有一点相同,即都在小学阶段引入了英语教学。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外语学习一定是越早越好吗?Rod Ellis教授认为学习外语年龄小不一定是优势,也不一定代表未来一定能具有更高的外语水平。因为幼儿语言学习者相对于成人的优势是他们自然地从环境中习得语言的能力。然而对于生活在非英语国家的孩子来说,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往往只是在课堂上,这使得孩子们的这一优势难以发挥。二、一种有效的解决法基于第一点,要想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成效,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增加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例如观看英文影视作品,上网浏览英文网页等等。第二则是保证课堂上的英语教学尽量有趣,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这,也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优势所在。Rod Ellis教授指出,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设计出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Rod Ellis教授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语言课堂上的任务。他还在现场与参会者们玩起了英语数数的游戏,引发现场阵阵笑声。这也正说明了任务型教学的显著效果。接下来Rod Ellis教授给出了制定语言课堂任务的一些原则,并且图文并茂地解释了如何一步步提升任务的难度。这些实用而细化的指导原则相信能让老师们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路可循。三、实践中的挑战然而在实际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面临不少问题。例如部分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够,学生过度依赖母语来完成任务,以及任务型教学与亚洲文化下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相违背等等。尽管如此,Rod Ellis教授仍然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法。因为完成任务能给学生一种用外语与人沟通的信心,而这也是外语教学应有的目标。至于这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在大会接下来两天半的时间里还会有关于任务型教学更加细化的演讲与探讨。敬请关注哦!

  03:48科技成就智慧教育,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

  7月26日,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在上午的主旨演讲中,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就未来智慧教育发展趋势做了精彩的分享。

  钟翔平副总裁从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教学用具开始,引入到现在多种技术进入课堂教学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推开一扇智慧教育的大门。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考、评、管全流程都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的连接范围和及时性都大大的增强。在过去,学生的认知上限是由教师的认知上限决定的。而现在,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全国的资源甚至是全球的资源都可以实现实时共享,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多样化、深度和广度也相应加强。另外,作为学生学习的两大核心场所,家庭和学校在过去的联系基本是割裂的。而现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建立联系,而且可以实现学校教学和家庭辅导进行实时的连接。其次,教学的数字化分析将推动教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通过技术支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即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和优势点,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升和进行辅导,实现个性化教育。钟翔平表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我们相信,在大数据和AI的帮助之下,我们正在实现孔子时代就在追寻的因材施教。”最后,教育的内容形态发生变化。我们单向的教育、教授和宣讲向更加互动化的、场景化的学习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内容也向强生活化、形象化转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将逐渐被取代。对此,钟翔平表示“我们也相信伴随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未来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植物园里去认识植物、在虚拟的曼哈顿学习英语。”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科技加文化一直是腾讯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在教育领域,腾讯已经累计服务了一万五千多所学校,三百多个省市的教育单位,七万多个教育机构,其用户数超过三个亿。钟翔平表示,腾讯将继续扮演教育行业智慧升级的数字化助手角色,以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基础,面向个人、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教育连接、教育教学、智能科研和智能管理等服务,助力教育的公平化、个性化、智慧化的目标实现。

  人工智能助力语言教学,教育共享连接世界

  十年前,“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词语对于我们还是一个陌生却又有点神秘的词。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不再遥远,而且已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7月26日开幕的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中,iTutorGroup全球教学资源副总裁林弘德在主旨演讲中为我们介绍并展望了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对于英语教育甚至于全球化的意义。

  林弘德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开始谈起,介绍多媒体在英语教育中扮演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有其局限性,即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线英语教学仍旧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2003年,“非典”在亚洲肆虐蔓延,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学生们不愿进入教室与其他人进行身体上的互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害怕与他人沟通。这种情势促成了一些在线课程产品的发展,iTutorGroup也就是在此时改进了之前的产品并被大家所喜爱。此时,iTutorGroup将中国英语教学从一个多媒体面孔推进到实时同步学习阶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教学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此后,iTutorGroup又将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和形式延伸到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建立起庞大的链接网络,通过在线教育使这个全球社区走到了一起,让全世界的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优秀的在线教育资源。除了横向覆盖的不断扩大,iTutorGroup对在线教育的纵向研究也在不断加深。林弘德在演讲中提到,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时间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因此iTutorGroup使用一种名为动态课程生成系统的专利算法来实现老师与学生特点、能力等方面的匹配。他们通过标记和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已经成为iTutorGroup每个学生和老师在世界各地拥有的数字资料,得以使用和分享,从而更好地发扬一直贯穿于林弘德和iTutorGroup的心中教育共享的理念。最后,林弘德表示,在未来,iTutorGroup还将通过AI技术提供一种课堂体验,教师可以在虚拟教学助理的协助下与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和互动,它所带来的个性化能够服务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AI背景下,我们能够通过教育和知识将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来帮助今天和以后在这里学习的专业人士。正如林弘德在演讲最后所说,AI的不断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保障。

  如何“玩转”任务型教学法?学界专家带来答案

  相信大多数英语老师对任务型教学(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并不陌生,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着重于发展学习者的沟通能力。如何轻松玩转任务型教学?伦敦大学名誉研究员Peter Skehan是这一领域的专家。7月26日,他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在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分享了对这一话题的真知灼见。他的演讲主题是Nudging Tasks to Foster Language Development,即推动任务促进语言发展。

  Peter Skehan认为,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要教授的内容,让学习者学习,但这不一定适合学习者。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学习者的需要,准备适合他们学习的任务,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么,什么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任务?Peter Skehan的演讲给出了答案。一、好的任务应该具备哪些要素?1.最低的要求是,能够吸引学习者,激发他们表达的愿望;2.任务必须可靠、一致、可预测;3.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包括促使学习者使用更高级的语言,带来良好的反馈等。同时,研究发现,任务涉及的信息类型、信息量、信息的组织结构很重要,执行的方式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要选择学习者熟悉的具体任务,组织结构清晰的任务也会更有效。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大步Peter Skehan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前活动(pre-task)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任务中活动(mid-task)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后续的报告、报告三个方面,这一阶段主要是设计多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任务后活动(post-task)包括分析和操练。Peter Skehan针对每个阶段的重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在任务前活动阶段,任务前准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Peter Skehan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答案,比如,任务前准备多长时间为宜?答案是8到10分钟。谁来准备?老师还是学生?单独还是以组为单位?答案是教师牵头的准备最为有效,而效果最差的是小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过度准备。在任务中活动阶段,重复任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发音较难的单词学生重复多次后就可掌握。在任务后活动阶段,可以要求学习者在别人面前重复任务,记录任务表现,并进行分析反思来提高。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呢?Peter Skehan提示要记住三点:

  一是不要设计空穴来风的任务,必须结合学习者的背景,比如针对母语学习者和二语学习者,设计的任务要有所区别。二是任务中活动有选择余地,可以灵活进行。最后一点,也是Peter Skehan强调的,任务只是开始,不是结束,不可忽视任务后活动。

  大会期间,Peter Skehan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就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和任务后活动谈了自己的看法,想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戳下面视频就知道啦!

  除了主旨演讲之外,大会各个分会场同样干货满满,围观精彩内容请戳这里~

  CD君接下来将持续为大家报道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现场最新资讯,关注现场实时报道请戳这里,现场图集请戳这里观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