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幼小衔接班的3个关键问题,这篇文章一次性给你说清楚
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学老师,从小就是学霸,学习对她来说从来就不是难事。在养育孩子方面,她认为孩子有一个开朗的性格和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的计划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到了一年级再开始发力。
可没想到到了一年级,好日子就过完了,三座大山压下来了。
第一座大山就是课堂纪律,上课时还是延续在幼儿园的习惯,开心了就大叫,坐不住了就站起来伸懒腰。
第二座大山就是学拼音,一年级的老师教课速度都比较快,26个拼音没学完,26个英文字母就来了。经常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自己气得“七窍生烟”。
第三座大山是写字,之前完全没有学过规范写字,但到了一年级,老师却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辅导孩子作业时,真是心力交瘁这是《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一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想必这个场面,上过小学一年级的家长都深有体会:
每天回家写作业的时候,你在一边吼,孩子在一边哭;磨磨蹭蹭两个小时过去了,一看一个字都没写,一问三不知;虽然自己上班已经很累了,但还是不敢错过班级群的任何一个信息,害怕由于自己的疏忽而让孩子第二天跟不上进度按理来说,一年级的学科知识,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中最简单的。但为什么,一年级家长的焦虑却并没有减少呢?
正如开头的那个故事所讲,其实一年级的孩子,最先遇到的困难,不是学科知识有多难,而是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而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适应小学的环境等等问题。
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到,中国幼小衔接的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社会问题,这个局面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而且家长的焦虑思想也很难一时间转变过来。
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在焦虑孩子的一年级能不能平稳的度过,所以催生了“幼小衔接”这样的学前教育班。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发展的过渡时期。
对于幼小衔接,有家长趋之若鹜,也有家长嗤之以鼻。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在正式上小学时,由于学的是自己已经会的内容,没有新鲜感,所以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有没有用呢?到底需不需要上呢?如果需要,我们需要对比哪些因素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不妨和我一起来读一下《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本书。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01 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衔接和过渡到小学生活
进入到一年级,意味着孩子正式进入到基础教育阶段。所以需要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更长时间的保持专注力、爱上学习这件事。
但因为一年级和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大不相同,所以很多孩子从幼儿园以自由自在的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过渡到一年级的分科、系统的学习方式时,便会觉得很受拘束。如果这时老师再加以批评,很可能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大受打击。
当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再加上知识的大量堆积。我想,即便是我们成人,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更何况是一个刚换新环境的孩子。
这个时候的幼小衔接班,更多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能够好好坐在椅子上做作业;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练习握笔姿势等等。
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很重要颜萍老师在《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一书中说:“上幼小衔接班最大的意义在于,孩子从心理上适应了学习的节奏,在生活上适应了正常的学习规律,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够跟紧老师的教学进度,有能力去配合老师思考进阶的拓展内容。”
在幼儿园,老师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多的课堂观念,也没有很明确的分数观念。但到了一年级,分数就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我们这一代家长可能很熟悉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当年被分数支配的恐惧,应该到现在还能列举一二。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无可否认的是,100分的试卷,比59分的试卷,更能让孩子信心大增。
如果孩子一开始就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就可以平稳的度过这兵荒马乱又至关重要的一年级。
孩子习惯好,家长越高兴02幼小衔接班一定要报吗?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幼儿园什么都不教,但一年级却开始拼命灌输,不上幼小衔接班,孩子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去哪里养成呢?
我们并不是说幼小衔接班就一定要报,回到幼小衔接班的意义上来说,假如你的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专注力也很不错,那么,让TA完整的度过一个快乐的幼儿园时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此,上不上幼小衔接班,我们大可不必那么焦虑,先仔细的观察观察自家孩子,有没有必要去报幼小衔接班。
先观察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去衡量要不要首先,摸清楚自家孩子的真实情况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到底学习了一些什么?孩子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哪些欠缺?生活自理情况怎么样?与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
首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卓立认为:家长每天至少需要花30分钟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在学校的见闻。
可能很多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所以对孩子的情况都不太清楚。所以看见别人报班了,担心自己家孩子落后,就会急于报班。但如果不了解情况就胡乱报班,很可能会花冤枉钱,也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老师可以向幼儿园老师了解一下,大班会学习哪些东西
如果大班学习的东西,和幼小衔接班所学的东西相差无几,那幼小衔接班不报也罢。
第三,问问身边已经上小学的家长朋友,了解一下一年级的生活规范和学习内容
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实地走访一下,看看目标小学的一年级的生活规范和课程表,和孩子目前的水平做个对比,也可以买一套一年级教材研究一下。
幼小衔接,不等于知识的链接,更重要的应该是要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应不应该报,肯定是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如果只有报班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那至少要知己知彼,不花冤枉钱。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03如何选择幼小衔接班?
其实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因此每一项学习任务都不轻松。不同的是有些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比较强,可以自主学习,但有的孩子就需要督促才能逐渐养成好习惯。
因此,在决定要报幼小衔接班后,可以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形式。
幼小衔接班也有不同的形式,有全日制的、周末班、寒暑假班、还有针对名校的冲刺班。
这其中针对名校的冲刺班,目的性比较强,主要传授名校的面试技巧和押题答疑,因此收费很高。如果一心想上名校的,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其他三种,如果孩子基础较好,则可以选择周末班或者寒暑假班,按课时收费,时间也不会太久。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全日制的是按学期收费,比较全面,高度模拟小学生活作息和授课内容,孩子习惯不太好的可以考虑选择这种方式。
到底选择哪种方式,还是建议家长朋友们多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多实地走访一下幼小衔接机构,着重看下课程表和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多可能回到开头,幼小衔接的意义,仍然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所以,有些幼小衔接机构提倡“提前学会一年级课程,让孩子轻松应对”。这样的着实意义不大,还有可能出现“三年级”现象:抢跑学前班的“红利”,到了三年级就没有了。
学习习惯是基础,学习能力是重点。之所以会出现上了一年级就鸡飞狗跳的现象,其实就是因为学习习惯和能力没有养成。
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教大家都要去报幼小衔接班。而是让家长朋友们,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识孩子的基本情况,从而做出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选择。
教育孩子的路上,肯定远远不止报不报幼小衔接班这一个困扰。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家长要怎么去开导孩子?上课总是不能认真听讲怎么办?孩子长大之后,总会会跟家长顶嘴怎么办?孩子总是说谎怎么办?孩子总是磨磨蹭蹭怎么办......
上述这些问题,家长们肯定都遇到过,有的可以顺利化解,但有的却又升级成了新的矛盾。基于这种普遍情况,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来教育工作室编写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组织了30多位优秀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靠谱的育儿知识。
因为故事真实,所以有代入感因为每篇故事都是真实的,所以特别有代入感。而且作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如上海交通大学学霸、心理咨询师、医学硕士研究生等等,可以给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建议。
而且每篇故事里面,都有满满的干货,有困扰的家长朋友们可以直接按照上面的建议来了解并处理实际问题,也可以在作者的公开社交账号上与作者交流问题和经验,是一本很不错的实用书籍。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家庭教育儿书籍父母必读0-3-6-15岁育儿百科全书养育男孩女孩教育淘宝¥28.5购买如果此刻,你正在为如何教育孩子而烦恼,又苦于没有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好孩子,是教出来的》这本书,可以让你在家里,就能学到一些方法。
END
我是@瑾瑜与我,左手带娃右手写作,专注情感与育儿,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