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真的越早学越好吗,数学和学前儿童有什么关系?
学前儿童的数学我理解以游戏为主,比如带有数字的积木,可以从1排列到9;又比如,日常生活话题的交流带有数字,我们会用言语表达:3个小朋友玩游戏,会比2个小朋友玩更有趣等等。
这样的启蒙教育不错。但是也有错误的启蒙教育的,比较常见的如:超前教育,把小学数学放到幼儿园,甚至有的家长让2岁的孩子开始学数学。我就很纳闷了,是很多家长看不见超前教育的问题吗?要不然为什么会逼幼儿园的孩子去学习数学呢?一个还没有逻辑能力、大脑运算能力的孩子,去狠命的记住那么一些符号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告诉他看“回”字有10种写法呢?因为这10种写法可以有十个历史故事,那更有趣。
我见过从2~3岁开始学习写字的孩子,4、5岁时在幼儿园已经表现平平了。也有4岁开始教英语,数学,小学4年级就已经都忘记了,需要重头来过的。每每处理孩子家长在“早教”的焦虑时,我都会耐心的一点点的启发家长明白一个道理,早教并不等于早点教育,尤其是拔苗助长的认知教学,常常与孩子那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不符,11岁的大脑才能够理解质量守恒,但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
因此,即使将它们变成生动的、鲜活的画面,会让这些孩子的吸入变得顺利一些,但也无法阻止,那些过早的知识学习,因为缺少与实际结合的经验行动而变得空中楼阁,或者说,早期的记忆有可能仅仅是关联画面和情绪的记忆,是形状和符号的记忆,而非真正有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这也就是“我不赞成提前教育,不赞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大多数早教”的缘故,更何况,在些许个案经历中,我治疗厌学症的个案里,不乏那些早早经历提前教育,小学前期远远超越同龄人,而小学阶段后期或初中就呈现力不从心,学业不顺,并出现很大的逆反、厌学情绪的孩子。其根源除了家庭因素,必然与先入为主的“提前”教育有关。
我不得不把一些小学后期就厌学的原因,归咎于早年孩子所接触的不当教育,以及归咎于缺少学术基础,研究基础,而盲目开展教育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教育者,因为他们的不当操作,无形和有形的造成了孩子心理、认知方式的负面的结果,有甚者,一些孩子的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没有在早期教育中获得提高,甚至在后期,显得明显的低于那些早年仅仅在泥巴地、田埂间、玩沙玩水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们。
这么说,如果不能举个实证,就难免落人口实。下面我说一个逻辑,引发你的思考,也听取你的反对意见:我们也许知道,9岁以后孩子的大脑才会发育出对“数量守恒的概念”的理解,因此,在9岁以前进行加减法教学,大多数孩子(天才例外)能够答对题的思维都与“数量守恒”这个成年人理解为“天经地义的公理”无关,无法想象孩子们是如何理解加减法的。但是,如果我们并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理解一个加减法等式的,而仅仅是追求孩子答题表现时,恐怕我们的早期教育,就会沦为训练马戏团的动物一样的简单和粗暴了,这不仅对孩子的数学思维的造成偏差和误解,而且不当的思维所产生的先入为主,又会阻止孩子建立正确的、系统的数学思维。要知道,从小学高年级起,系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他们学习能力的主要指征,没有系统思维的能力的考生不可能获得优等的学习成绩。
而由此产生的,细小的,多个的,不断累积的对于数学的不正确理解,挫折感,以及投机取巧获得答案的学习态度,都会像消化不良的、没有消化过的食物残渣,沉淀在潜意识里,日后,一旦遇到艰难一些的学习,比如小学高年级阶段和初中2年级之后的挑战性陡增的学习,这些潜意识中的未被消化、吸收的内容就会形成“对深度学习,有难度学习”的天然恐惧,势必造成厌学或者更严重的“恐学”心理。
届时,你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学习,因为一边有足够量的新的学习任务,一边还需要你帮助孩子化解,曾经残留的不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态度造成的问题。
这就是我理解的,数学与学前儿童的关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