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移项不好理解?换这个方法一看就懂

  各位网友有没有这样的印象,给孩子讲应用题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不知道怎么用算式来解题,是不是会想到用方程来解?

  但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一开始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因为方程省略了中间的分析环节,因此不使用方程。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有省时省力的方法不用呢?

  就好比数学中为什么先学加减法,之后再学乘除法是一样的道理,乘除法在计算时是很快速,但同样需要最开始的加减法的基础做支撑。

  但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应用题的难度上升,如果还是使用纯粹算式来解题,步骤麻烦。这时学习使用方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果是做应用题,首先要假设未知数,通常我们会用x来表示未知数,设好未知数,抓住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能省去了中间众多的分析环节,从而轻易地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习了未知数,列方程之后就应该养成用方程来解应用题的习惯。首先方便高效,其次也是为初一年级的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小学阶段表示未知数,用得最多的字母就是x,当然其他字母也是完全可以的。总之是用字母代替了数。所以方程它是一种特殊的等式,也叫条件等式。比如说:3x=6,当x=2的时候,这个等式才成立。

  小学阶段所学的方程,其实就是初一年级要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化版,只不过小学没学负数。但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基本是一致的。通常我们会把方程合并成最简形式是ax=b。然后把x的系数变成1,就完成了解题过程。

  数学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方程,它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呢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今天我们简单说说解方程的几个步骤以及大家经常容易犯的错误。

  小学阶段的解方程一般包含去分母、移项、合并、以及系数化1这几个步骤。当然有些方程比较简单的,可能只需要一个步骤或两个步骤就可以写完。解方程之前记得先写一个“解”字,这是细节问题。

  去分母

  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为了运算方便,我们一般会先进行去分母。根据的就是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我们要乘的倍数,就是这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所以说因数、倍数那一章节的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数、分数的计算。

  在这一步大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分数进行了扩大倍数,但是整数却没有扩大相应倍数。千万记得是等式两边所有数,都要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移项

  通常我们会把含未知数的项写在等式左边,常数写在等式右边。但往往左右两边都有未知数或两边都有具体的数。这时个我们就需要移项然后进行合并,把它变成最简单形式ax=b。(a、b均大于0)

  有些同学感觉说很难理解。为什么从左边移到右边,或者从右边移到左边,加法要变为减法,减法却变为加法?

  数学如果对于这个不好理解,其实大家可以尝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理解:那就是等式的加减性质。

  比如:3x+1=4+2x。为了把等式右边的2x消失,还不改变等式关系,我们可以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2x,同理我们要把等式左边的1变成0,两边的同时减1这样不就实现了,含未知数的在一边,具体的数值在别一边。相当于将左边的1移到了右边,将右边的2x移到了左边了吗?

  也可以借助口诀:移小不移大,移减不移加。

  移小不移大,这样做是防止产生负数,那么移减不移加的意思呢,因为减号移到对面,那就变成了加,如果是加,移到另一边就变成了减了,其实说到底还是为避免产生不够减的情况。

  有人觉得数学枯燥,太抽象。其实不然只不过是大家没有发现它有趣的一面。

  推荐家长可以给孩子看看《趣味数学》,让孩子不再对数学感觉枯燥、单调。数学真的不能光靠背诵,需要理解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做适量的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举一反三。

  我个人觉得,这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相对好理解一点。

  在方程当中x(未知数)前面的系数如果是1的话,通常将1省略不写,比如说1x,直接用写成x。

  然后就是合并了,把未知数前面的系数相加(减),其实也就是相当于把x当成公因数。

  系数归1。

  当合并之后,未知数前面的系数不是1的时候,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不为0),得到的就是之个方程的解了。这一步也是利用了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当然除以一个数,其实是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最后把我们算出来的x的值代入到方程当中去检验一下,如果等式成立,说明方程的解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