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教育公平性研究

  教育是关系着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事业,是进行文化与知识传承的途径,更是促进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教育事业中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着每一个适龄孩子的未来,也是社会公平性的体现之一。当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在入学、教育过程以及结果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公平,但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班主任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就成为了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认真履行了自身的职责, 教书育人,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意义或无意的出现一些不公平性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性别差异导致了教育不公平。部分小学班主任教师会在根据学生的性别产生心理差异,这一差异心理导致其师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出现了不同行为。例如部分班主任教师认为男生淘气、不遵守纪律,而女生则比较乖巧,认真不完成学习任务,严格遵守班级纪律。因此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无意的偏向于女生,如对女生的鼓励多,而对男生则多批评或斥责,出现了教育不公平。还有部分小学班主任教师则认为男生聪明、接受能力强,而女生则比较娇惯,不但喜欢告状且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也落后与男生。因此这部分班主任教师则过多的将关注点放在了男生身上,班级管理中对不同性别学生区别对待,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二,成绩优劣导致教育不公平。班级管理中以成绩优劣区别对待学生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与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同一班级学生的成绩有优劣之分。而大部分班主任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有所偏爱,并且体现在了班级管理中,例如会让成绩好的学生代表班级参与某项活动。或者是单独为成绩好的学生补课,成绩差的学生则不会享受这一待遇。当学生犯错时,成绩好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则轻轻提点,要求其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会被严厉斥责,甚至请家长。这样区别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容易让优等生产生骄傲心理,也容易导致差生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不利于整个班级的管理。

  

  第三,作为安排不合理导致教育不公平。座位安排对学生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很多班主任教师总是将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视野最佳的位置,而学习成绩差,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则会被安排在角落。这样的座位安排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1 树立公平教育的理念

  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理念指导着其自身行为,想要确保班级管理的公平性与有效性,班主任教师首先要树立并落实公平教育的理念。要意识到无论学生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都是班级内的学生,其权利也应当被平等对待。教师都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 看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并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结合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化发展。

  

  2.2 科学进行班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班主任教师采用何种方式管理班级,如何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关系着班风、班纪的建设,要在公平的前提下实施智能管理。首先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来处理一些班级事务,例如班干部的选拔、竞赛人选的确定等,都可以采取投票的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实施人文关怀, 无论学生成绩的优劣,当其遇到挫折时要鼓励与引导,到其学习进步时要适当的表扬。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认识到无论自身的性别、成绩还是性格有何不足,其都是班级内的一员,都应主动学习并被平等对待。

  2.3 对特殊学生进行特殊照顾

  特殊学学生指的是单亲家庭学生、经济特困生或残疾学生,这部分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有差异,有可能被其他学生歧视。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生身体残疾都有可能导致其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其学习情况,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尽可能的做到一视同仁,并引导班级内的其他学生不能对这些学生产生歧视心理。对这部分学生要在精神层面给予特殊照顾,鼓励其客服一切困难,同班级内其他学生一样认真学习,实现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在教育一线更要落实教育公平性的要求,因此其就要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并实施科学化的班级管理。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学习与竞争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到公平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