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脾气暴躁反叛怎么办?2招助父母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01

  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凌晨四点,你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却发现孩子房间的灯还亮着,而且,明显听到里头传来打游戏的声音,此时,你会怎么做?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14岁小李的继父身上,而继父的做法是,直接把家里的电闸关掉了;很快,小李的房间传来了动静——各种摔杯子,砸桌椅的声音无比刺耳,这可把继父给惹恼了,大声的喊道:“你再敲我就报警!”,小李也不甘示弱:“有种你报啊,你报啊!”;

  随后,继父选择了报警,而当警察赶来的时候,小李却将房间门反锁,并且从阳台爬了出去,做出想要跳楼姿态。

  

  不得不说,小李的疯狂举动,着实让现场的民警倒吸了口凉气,当然,在民警的努力下,最后还是把小李给救了下来,而其父母对此事的看法,却引发了作者的思考——

  关于小李爬出阳台欲跳楼一事,继父是这样说的:

  “在(我们)大人们看来,(孩子)爬出窗外的危险举动,都是受到了游戏的影响……”

  继父的态度很明确,孩子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游戏惹的祸,说白了就是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游戏(和我们大人无关);

  

  而孩子的母亲,更是进一步地将继父的观点“发扬光大”了,她是这样对记者说的:

  “因为他(小李)游戏玩多了,他就觉得他能像游戏里面一样,我飞下去我可以跳到哪里去,他就这种想法……”

  

  对其二位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不敢苟同,原因如下:

  1. 在孩子爬出窗外与民警对峙的过程中,孩子始终紧紧地抓住外墙,以及防盗钢丝;而且多次返回到阳台(房间)内,也就是说,孩子从内心是恐惧且犹豫的,并非像其母亲所说,孩子已经走火入魔了,认为自己可以飞下去,毫发无损。

  2. 当消防员在楼下准备“救生气垫”的时候,孩子竟然好奇的问民警:“他们在干嘛?”——显然楼下的救生气垫引起了小李的好奇。试想一下,一个对生活绝望之人,绝望到想要跳楼自尽的人,又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关注那个逐渐膨胀起来的救生气垫呢?这就好比一个准备跳湖自尽的人,难道会好奇地问路人,这河里的鱼多么?都是些什么品种的鱼呀?岂不是荒谬至极?

  3. 当民警劝说无效,决定对小李采取强制救援措施,而当消防员“从天而降”落在小李身旁时,小李依旧紧紧地抓着外墙,并没有以死抵抗或立马纵身往下跳,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消防员的救助;由此看来,孩子想要跳楼自尽是假,以此作为和父母以及外人(民警消防员)对抗的工具是真。

  而从其继父以及母亲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来看,更是披露了不少父母在管教“沉迷游戏”的孩子时,持有的错误的观念和态度。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由于父母错误的观念和态度,导致孩子在沉迷游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后无法自拔。

  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以及态度是什么呢?

  就是父母压根不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所谓的“叛逆期”以及“网络游戏”。

  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果我们的父母一开始,就把解决问题的方向都搞错了,所有的努力付出,自然就变成了无用功;只有抛开现象看本质,准确地抓住孩子问题的症结,父母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02

  那么,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关于以上案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研讨会上这样说道:

  “(小李)他绝对不是因为今天吵架而跳楼,他一定已经烦了很久了,只不过今天这事是一个爆发点,是个线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9010原则”理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当我们心情抑郁时,大约90%的负面情绪都和过去的经历有关,而仅有10%的负面情绪与当前状况相关——换句话说,后者只是表面现象,充其量只是“导火索”而已。”

  也就是说,孩子表面上是因为继父关了电闸,而乱摔东西,甚至冒死“大闹”阳台;实际上,是孩子常年积累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在作怪,正如小李的姑姑所说:

  “其实在他(小李)心里面,就是不高兴(看不惯)那个男的(继父),他就想他妈妈带着他两个人过。”

  

  据说,小李的父母早年离婚,上初中时,小李本来是在老家跟着父亲,但小李非说要到泉州来找妈妈,而他的妈妈也正是考虑到孩子要来团聚,才租住下那套房子,想着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而且,为了弥补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对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会尽力满足,这其中就包括多次帮孩子买手机和电脑。

  很显然,母亲对“好的环境”的理解,以及对孩子所做出的补偿,与孩子内心真正的诉求,是存在巨大落差的,正如李玫瑾所说:

  “(小李)他为什么烦呢?(因为)他的问题,父母并不能帮他解决,但他父母又天天成为一个他很烦躁的来源。”

  

  孩子想要的是母亲的陪伴与关爱,而妈妈所给的却是“租好的房子”,以及给孩子买手机和电脑,也即使是说,母亲给予孩子的都是外在的满足,唯独缺少的是,母亲真正付出时间,全身心的陪伴和关爱。

  甚至因孩子沉迷游戏,多次争吵无效之后,母亲还动手打了孩子,从那以后,孩子就再也不出房间门了,母子俩便开始有了隔阂;而且从那天开始,只要大人在家,小李就坚决不开门,孩子对父母彻底关上了心门……

  

  但孩子的妈妈并没有因此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了以逃避的态度面对——决定回老家几天,把孩子单独留在了继父身边,留在了那个冰冷的,啥都不缺只缺温情的房间里,而母亲走后,小李就更不露面了。

  

  我们会发现,母亲每次一的疏远(例如:打骂孩子,选择回老家),都像一双冰冷无情的手,把孩子推向深不见底的越加冷漠的深渊……

  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虚拟网络中,在游戏世界里寻在那一丝的慰藉和自我价值感;而其对父母不满而发展出的反叛行为,自然也越加严重,从小李对房间内桌椅、床、柜子的破坏上,可见一斑。(如图所示)

  

  这实际上都是孩子内心不满情绪的激烈表达,当然也包括之前冒死爬出窗外的疯狂举动;

  与其说是“网络游戏”让孩子失去了理智,倒不如说是父母长期错误的管教方式,以及对孩子错误的爱,导致其内心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最终不堪重负而彻底爆发。

  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还清孩子的情绪负债,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呢?

  03

  (一)避免继续加重孩子的“情绪负债”,及时“止损”

  其实,在生活当中,针对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很多父母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得孩子的情况更加的严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导致孩子欠下了越来越多的情绪负债。

  很多时候,孩子脾气暴躁,以及对父母的反叛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在对外喊话:“嗨!我是你们前段时间(或更久)被伤害的情感;我还没有得到治疗(恢复过来)呢,你们怎么又来了!”

  在生活当中,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甚至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呢?

  1. 父母干涉或阻止孩子的玩游戏的行为

  比如小李的继父为了阻止孩子玩游戏,而关掉电闸的行为;但结果却彻底引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使得孩子对继父产生了更深的怨恨和不满,继父的做法,无异于扬汤止沸,火上浇油。

  2. 时刻监督或监视孩子的学习生活

  比如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会偷偷玩游戏,所以干脆陪着孩子写作业;或者担心孩子把手机带去学校,而擅自检查孩子的书包,这些行为都会加深孩子内心的不满情绪。

  3. 把改变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外人(机构)身上

  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深感绝望,于是就想着把孩子送到武术学校,或者一些培训机构中。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正如俗话所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不在自身上找原因,而把问题解决的方向和重任交付他人,一开始便注定无功而返。

  4. 父母气急败坏甚至动手打孩子

  不少父母经常这样说:“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动手打孩子的!”,此言差矣,就算父母果真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做出错误的管教行为;

  因为,父母的这一做法(打孩子),无异于饮鸠止渴,严重破坏了亲子关系,父母由此丧失了对孩子内心的控制力。这或许就是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打死都不回头(拒绝改变)的原因,因为父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让孩子们深感失望,也彻底失去了改变的企图心和动力。

  

  04

  (二)通过“增加快乐”的方式以中断孩子的负面情绪

  李玫瑾教授在研讨会中讲到:

  “(孩子)他核心的问题是一种快乐感受,而你要想把他拔出来,必须得增加快乐,而不是拔掉电源,没收手机;你没收手机的结果,或者把手机扔到楼下,他就是跳楼的结果。”

  

  李玫瑾教授口中“快乐”到底是指什么呢?作者从以下两个维度的剖析:

  1. 持续提供“快乐”的依据

  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什么是快乐呢?父母上一秒钟还是笑脸相迎,下一秒钟立马皱眉咆哮,这绝对不是孩子渴望的快乐;

  又或者说,父母今天压制住脾气,等明天实在受不了了,就怒气加倍对孩子破口大骂,这想必也无法带给孩子快乐的感受;

  而且相反,你这一骂,孩子或许就把在这之前,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快乐全部都一笔勾销了(反正你该骂的也骂了,咱们互不相欠了);

  因此,真正的快乐,有赖于父母持续提供“快乐”的依据。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初二时的经历,由于曾经也一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父亲对自己的态度当然也犹如大多数家长,基本上都是遵循“打骂、训斥、咆哮”的管教方针。

  直到有一天,父亲在开完家长会回来之后,却一改常态(以往肯定少不了一顿暴打),抱以信任的态度对我说:“孩子,你的数学没考好,爸爸相信你尽力了,接下来要加把劲了。”

  我清楚的记得,父亲始终没有把我那少得可怜的数学分数念出来(保护了我敏感脆弱的自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的信任和尊重。

  而且,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进我的房间督促我的学习,完全授权并相信我,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掌控自我命运的方向盘,由此走上了痛改前非的“逆袭”之路。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何为快乐?实际上就是父母对正确的教养方式,心怀敬畏之心,持续向孩子提供“快乐”的依据——信任和尊重;而不是随着性子想当然的对孩子进行错误管教。

  因为孩子的心门是由内向外开的,因此,父母不要企图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打开,只有投之以信赖、尊重以及无条件的爱,孩子日积月累的情感坚冰,才能够得以消融。

  2. 帮助孩子中断对消极情绪的联想

  著名心理学家梅尔兹在《人性的开拓》一书中写道:

  “如果你从自己,从你的老师、父母、朋友、广告或其他来源得到过一个信念,如果你对这个信念不疑,那么,这个信念与催眠家对受催眠者所施的力量就是同等的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父母或老师对一个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基础那么差还不努力学习?!”当孩子真正的相信了这句话,或接受了这个观点(作者注:由于对方是长辈,象征着一种权威,因此接受这一观点的可能性非常大。)

  孩子就会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笨小孩,或则对“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料”这一念头深信不疑,由此发展出众多与之吻合的行为,例如:厌学、逃学、拒绝补课、反叛老师或父母等。

  

  同理,当父母多次采取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待沉迷游戏的孩子时,孩子也会接受这样一个信念:

  “父母根本就不懂我,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哎,算了,跟父母交谈就像对牛弹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啥都不说来得省事。”

  这也许就是大多数沉迷游戏的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原因吧,因为,他们对父母教育方式(或沟通方式)的改变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那怎么办呢?那就需要父母学会中断孩子消极情绪联想的策略技巧。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痛苦实际上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联想,这就像两个曾经在战场里出生入死的战友,我们暂且称之为战友A,和战友B;

  当多年后他们再次重逢,战友A聊起了当年被敌人追杀的处境(消极情绪联想),昔日的绝望和恐惧,仿佛就在眼前,于是开始难过的痛哭起来……

  这个时候,战友B没等他继续说下去,便向前紧紧地抱着战友A,并且振奋地说到:“好兄弟,一切都过去了,万幸的是,我们都坚强地活下来了!”

  从那以后,每当他们想起了昔日无情的战场,唤醒的不再是恐惧和害怕,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珍贵的战友情谊……

  

  而以上这个例子,战友B在战友A回忆痛苦往事的时候,没等其说完,直接向前给了对方一个拥抱,并且振奋地鼓励了对方一番,这便是中断“消极情绪联想”最好的示范。

  因为在战友A正在回忆往日的痛苦和恐惧的时候,被战友B的行为有效打断了,导致其无法继续联想下去了,而他的痛苦情绪也由此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战友B所带来的振奋与感动,以及真挚的战友情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这个技巧,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孩子的沟通相处中。当孩子情绪非常暴躁的时候,当孩子顶撞父母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训斥孩子没有良心,责骂孩子没有出息,对孩子不留余力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失望;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孩子暴躁之时,在其大脑被“消极情绪”所占据之时,给孩子递上一杯温水;或者没有任何理由的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又或者握住孩子的手,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刚才情绪的失控,以及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并向孩子道歉,以及表达内心的信任与关爱。

  那么,孩子的对“消极情绪”的联想,便由此被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温暖的关怀、信任与尊重。试问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父母呢?切记,孩子不是不愿改变,只是,他得以改变的动力和企图心,需要父母重新用爱来唤醒……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擅长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叛逆、厌学等问题; 感谢关注,有你的关注,家庭教育在科学化的路上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