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将从“教”转向“学” 教育机构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
近年来,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技术进步,都在推动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未来,教育行业将走向何方?我们认为这些变革将促使教育回归本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由“教”向“学”的过程中,教育机构该如何应对?
当前,互联网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使用优学堂教学管理系统,创建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开拓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展望未来,黑板和讲台或将消失,教科书也成为配角,教师也只是为学生提供课程设计和服务。
教育政策和教学手段的各种变化,目的在哪里?学校和老师的目标不是做好课堂教学,而是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学习的机会。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求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在教学内容上不灌输而是启发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是应有的教育常识。
这种回归还包含对学习本质的回归。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学生自我驱动的主动学习。老师则是起到引导、辅助和串联等作用。学习的第一步是自习,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感悟知识的内涵,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二步是与同学的对话。通过同伴的辩论和启发,来修正和重建、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课堂讨论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尖子生的专利。老师应该相信、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式。
这场变革是观念、技术和行为上的全面的变革。教育机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变革的过程中,要关注这3个方面。
首先,课堂变革不是作秀,是真学真教。这种变革可不是换换座位、搞一场辩论会、跟学生头靠头等就行的,需要老师去认真了解、倾听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所长,与同伴讨论,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满足。需要说的是,这不是说让老师不去教了,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重新设计教学过程。
其次,从“教”向“学”的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研究也转向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老师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认知特点,他们的困惑在哪里,哪些方面是成功的,从这些情况去重新设计教材内容、教案形式、课堂提问环节、作业布置,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上也需要改变很多。在备课、教学、测试等环节上,对老师的评价标准需要调整。比如,老师的教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思考和讨论;老师在课堂上是否关注了全班学生的表现;考试的形式和题目是否重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场景的问题,而不是单单检测学生的记忆力。
优学堂综合上述观念,回归教育的本质,从教转向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的主动、自觉地学习,课后的配套复习,多元化的学习,转变我们传统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