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治理奥数与升学挂钩

  坚决治理奥数与升学挂钩(1 /2张)

  市教委采取四项措施———

  本报讯8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奥数”现象进行了报道。节目播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市教委将采取4项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历来明确反对并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任何形式的学科竞赛,2003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管理行为的通知》。2009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秩序行为的意见》。2011年市教委再次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将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的入学条件。

  市教委对此项工作每年都进行工作部署,开展专题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005年果断叫停“迎春杯”数学竞赛。2011年11月,针对一民间机构和组织,以举办“希望杯”数学竞赛的名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市教委会同工商部门坚决取缔了此次竞赛活动,依法查处其虚假宣传,责令退还家长报名费。

  北京市虽然早已明确要求严禁将奥数成绩作为“小升初”的条件,但从媒体报道看仍有社会培训机构和学校违反规定,非公开地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条件挂钩。针对这种情况,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一是再次重申“三个禁止”。禁止学校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特别是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的招生行为。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奥数竞赛等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坚决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参与此类培训班活动。

  二是市教委会同区县教委立即对全市所有学校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查处与奥数竞赛和培训挂钩的入学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据《北京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对相关责任校长和区县教委主任进行问责处理,绝不姑息。

  三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市教委明确要求任何学校不得在日常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涉及与奥赛相关的内容,严格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不得超出中小学教学内容范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办法,坚持不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

  四是市教委会同工商等部门依法对以举办各种奥数竞赛和培训为名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家长,扰乱学校正常招生入学秩序的行为进行治理和查处。

  市教育部门欢迎社会媒体广泛参与监督,共同营造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

  新闻内存

  近年北京整治奥数乱象有关举措

  2009年,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小升初”不得挂钩奥数、英语等成绩。目前的确存在个别学校“有令不行”,在招生和教学中与奥数挂钩。北京市已明确规定,在中小学招生中出现严重违规、乱收费等问题,将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拥有众多名校的海淀区2011年“小升初”政策中,没有将奥数列入加分项目。

  2011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一份《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通知》严禁各区县教委和各中小学校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活动,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入学工作中通过学科竞赛或参考竞赛成绩来选拔学生。

  北京市还调整了2014年的高考加分政策,削减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加分分值,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将不再享受增加20分投档,而是改为增加10分投档。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将不再加分投档,调整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业内人士观察认为,北京的奥数培训热已逐步降温。

  ■整理/本报记者李天际

  ■声音·学校■

  昨晚,记者联系到一些学校的一线教师,当听说市教委采取4项举措,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时,大家对这些举措由衷赞同。

  治理举措让人看到

  奥数与升学脱钩的希望

  崇文小学邳主任告诉记者,由于在“小升初”的过程中,很多优质中学看重奥数成绩或者在“小升初”的考试试题中涉及奥数知识,所以小学生和家长才互相比着去课外班补习奥数和参加奥数竞赛。但奥数并不适合于所有孩子,对于少数思维能力超强的孩子而言,奥数可能在思维能力、解题方法上有一定意义,但对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奥数就是一场噩梦。

  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邳主任表示,奥数的危害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奥数所教授的内容已经大大超纲,比如初中才学到的方程就是小学奥数的内容之一,超过了这一年龄孩子的理解能力。同时,由于是课外的培训班,授课进程很快,知识点不能细致讲解,对于普通孩子而言,他们听不懂、跟不上,非常痛苦;另一方面,奥数极大地加重了孩子的课外负担,不仅占据了周六、日,培训班的大量考试、课外作业等甚至会“挤占”正常的教学时间。孩子们常常被奥数搞得太疲劳了。

  邳主任透露,现在参加奥数学习的孩子非常多,在海淀的某知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奥数的比例接近100%,即使在一些普通的小学,学奥数的比例也在30%到50%左右。

  垂杨柳中心小学的宋子楠老师告诉记者,“全市治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希望。”

  宋子楠说,由于奥数班一般都是采取课外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现在很多“奥数班”也都以“同步+提高”或者“思维训练”的名义,而内容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奥数知识。

  但家长对于奥数课外培训的认同,还是因为这些培训班在“小升初”中发挥着神秘作用,比如有家长心知肚明的“占坑班”,每一次测试的成绩都关系到孩子是否可以升入理想中学,而“占坑班”考核的重点之一就是奥数。同时,一些中学的入学选拔考试题目内容也不乏涉及奥数的,所以很多孩子不仅在“占坑班”学,还有额外再请私人家教学习的情况。所以只要奥数在“小升初”中还可以发挥作用,那么奥数就还会屡禁不止。

  ■文/本报记者陈凯一

  ■声音·家长■

  整顿奥数是卸去

  孩子身上的大山

  听说有关部门要重拳整顿奥数,受访的几位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孩子被奥数折磨,家长对上不上奥数班纠结,“奥数班要是被取缔,对我们算是松了一口气,对孩子是去了压着的一座大山。”

  “累、难、不切实际。”这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家长对奥数的看法。尽管对奥数没有任何好感,张先生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还是因为数学老师的“循循善诱”,花600多元给儿子报了一个学期的班。

  刚一开课,张先生心里已有隐忧,“你不知道有多么痛苦!”孩子每个周二、周五各一次课,尤其是周五那天,完成了一周学习的孩子并不能在放学后彻底放松一下,而是赶紧回家划拉一口饭,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奥数班。“上课的地方距离家很近,只有一公里,可孩子都能累得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除了心疼孩子的辛苦,张先生对奥数课本身也并不满意。“老师要定期考试,尤其是精品班,家长还得陪着孩子去上课。”这种方式也引发了张先生和其他一些家长的反感,“三四十岁的人,工作都比较忙,还要跟孩子一起去受罪。”

  最终,张先生的孩子对奥数班一直提不起兴趣,学起来也不情愿,成绩自然不尽如人意。最终张先生主动帮孩子结束了这段不愉快的学习经历,班上其他几个学生的家长也先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虽然半途退班了,我们家长心里也比较纠结,到底今后在小升初方面,奥数能起多大作用,这选择是对是错,我们也很纠结。”张先生说,“真的希望能够彻底打破这样一种畸形的教育模式,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文/本报记者于静

  ■调查■

  五花八门奥数班

  万变不离“小升初”

  记者昨晚联系一些开设奥数课程的社会培训机构,但对方工作人员都未能给予回复。记者看到,这些机构的网站,同时也是“小升初”政策和重点中学信息的资料库,对与“小升初”政策和全市各区县重点中学的软硬件条件以及招生动态信息,介绍得十分详尽。在这些奥数培训机构的网站上,“奥数”和“小升初”两个词总是紧密结伴出现。

  网站上最醒目的字眼都是培训机构的学生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奥数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个人金牌等喜报,争金夺银的架势真有些奥运会的意思。另外,影响力、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自己也会举办奥数比赛。

  同时,培训班的课程种类也五花八门,有专门为“华杯赛”、“走美杯”等重要的奥数比赛开设的备考班,也有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5年级孩子开设的冲刺班。还有“暑期全托班”、“夏令营集训班”,根据课程的种类不同,费用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在每次课100元以上。

  这些机构今年秋季的奥数教学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分为一到六年级,周五、周六、周日三个不同时段开课,供家长选择。

  记者看到,各家奥数论坛上都开设“奥数天天练”、“每日一题”等名目,每日都在为孩子提供解题案例,可见奥数学习所需要下的苦功。而真题、题库等庞大的考试和竞赛题目的分析,丝毫不亚于高考的“精细”程度。

  ■文/本报记者于静

  ■观点■

  清理奥数需要“组合拳”

  ■熊丙奇

  北京市教委将采取4项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这些积极有力的举措,将严厉禁止一些学校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的招生行为,有助于进一步给“奥数热”退烧,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推动教育回归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本位。

  在国外,奥数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是作为发展数学爱好者的兴趣、提高数学素质而存在;而在我国,奥数几乎不关注孩子的兴趣,变为竞技的工具,不管孩子有无兴趣,家长都送孩子去读奥数,形成“全民奥数”之势——与国外只有5%左右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奥数相比,我国上奥数班的学生要占到学生的80%甚至更高。这样的奥数兴趣班,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反倒会扼杀很多学生的兴趣。不少上奥数培训班的学生就骂“奥数该死”,去年这个时候,在西安,有小学生从奥数课堂扔出纸飞机,写着:“7楼在上奥数,请救救我们可怜的孩子。”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择校热”,而在择校中,奥数成绩、证书是有力的敲门砖;二是我国中高考制度采取单一的学科成绩标准进行选拔录取,而数学是核心学科,一些家庭让孩子参加奥数班,主要的考虑是让孩子学难一些,由此提高数学成绩。

  要治理“奥数热”,应当针对导致奥数变异的根本原因,首先要努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消除因学校办学差异而存在的“择校热”。说到底,“奥数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择校热”,初中教育严重不均衡,择校尽人皆知,“小升初”不举行统一考试,那么,学校凭什么标准录取学生,家长又凭什么相信学校执行的综合评价标准是公平的呢?奥数成绩,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依据,当“择校热”不再,各种围绕择校而举办的兴趣班、特长班,将自然萎缩,回归其兴趣与特长本质。因此,治理奥数教育,需要努力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让各初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大致一致。其次,要真正打破单一的评价体系,推行中高考制度改革。

  为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打破择校利益链;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放权,推进“教招考”分离,把考试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归还各级学校,把选择权给受教育者。因此,清理奥数的“治本”之策,就是政府切实履行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以及改革中高考制度。

  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公办学校不得举办奥数培训班,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不得看奥数竞赛证书,此后,又宣布取消奥数的中考加分和高考加分政策。随后,一些地方也出台了治理奥数的具体措施,如2009年成都市教育局宣布出台“封杀”奥数教育的几项政策,被称为全国城市中“对奥数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整治”。不过,一些地方出现了奥数“越治理越疯狂”的现象,一些宣称对奥数进行“最严厉治理”的地方,学生们仍然深陷苦海之中。媒体后来的调查显示,在政府大规模清理之下,奥数培训市场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据最保守的估算,成都参加1000多家暑期奥数培训班的学生至少有10万人。

  从长远看,只要有择校存在,学校就必定有选拔存在,另外,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奥数班的目的,并不是要获得一纸证书(能获得证书的毕竟只有少数),而是想把数学学深一点,学难一点。要让清理措施起到效果,必须出“组合拳”——政府不但要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查处违背禁令的行为,还必须对不按《义务教育法》规定履行义务教育均衡责任,不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的考试招生改革思路推进改革的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治理奥数,最关键的功夫其实在奥数之外。这就是必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打破单一的按学科考试成绩选拔学生的升学考试制度,这才能让奥数这样的兴趣培训,回归其兴趣的本质。否则,造成其变异的土壤还在,是难以进行彻底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