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唯一发表论文的女数学家,却因丈夫“雪藏”一生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众所周知,在中国数学界,

  有许多轰动过世界的顶尖学者:

  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苏步青等,

  但在这些熟悉的数学家中,

  没有一位女性。

  其实,

  中国有这样一位顶尖女数学家,

  她是唯一一位,

  在世界四大顶尖数学科刊上,

  发表过论文的女学者,

  她更是唯一一位,

  能和爱因斯坦,

  同期发表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但因为丈夫的原因,

  她不得不“雪藏”一生,

  而今天,当我们终于认识她,

  却是最沉痛的消息传来......

  她,就是朱良璧。

  

  1913年11月,

  朱良璧出生于上海金山,

  她自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18岁那年,

  她凭优异成绩考进当时蜚声中外的,

  浙江大学数学系。

  学界的人都知道,

  浙大数学系有多难考,

  它是由中国著名数学家:

  陈建功、苏步青创立,

  被誉为中国“陈苏学派”,

  与当时美国芝加哥学派,

  和意大利罗马学派,

  在国际数学界“三分天下”。

  浙大数学系管理极严,

  课堂缺席者的学号,

  次日会在校刊上“发表”;

  如一学期缺课时数超过限额,

  扣减学分;

  辅导课上,学生轮流做习题,

  做不出就会“挂黑板”;

  尤其是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的,

  “数学研究”课程,

  是学生从学习走向独立研究的过渡,

  开中国数学教育之先河,

  被誉为“中国有数学讨论班之始”。

  朱良璧初次踏进这个科系,

  就领教了“它”的严苛厉害:

  报考的人成百上千,

  最终被录取者,仅有10人;

  四年后能如期毕业的,只有6位。

  

  而在这些“从千军万马中通关”,

  脱颖而出的学生中,

  朱良璧凭优异成绩,

  成为唯一一位留校任教的毕业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文军长征”开始,

  随校西迁颠沛流离、缺衣少食,

  朱良璧仍潜心治学,

  学术之醇,臻于极致。

  在与数学系风雨同程的路途上,

  她不光考上了研究生,

  也遇到了一生挚爱。

  

  1937年浙江大学数学系师生合影(前排左3为朱良璧)

  他就是著名数学家陈建功,

  “陈苏学派”创始人,

  创办了能和国外分庭抗礼的浙大数学系,

  还在浙大西迁途中,

  在贵州成立了数学研究所。

  而朱良璧报考了这一研究所,

  成为了陈建功的研究生。

  因为对数学共同的研究兴趣,

  两人渐生情愫,

  但横在他们中间的,

  不光是相差20岁的年纪,

  还有事业成就上的巨大差别。

  

  陈建功

  他声名显赫,享誉国内外,

  而她研究生毕业,

  在旁人看来,

  或有一些“灰姑娘”似的自卑。

  又因她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了足足20岁,

  旁人又免不了闲言一二。

  但这样的世俗之语,

  阻挡不了两颗心的坚定,

  1943年,

  50岁的陈建功和30岁的朱良璧,

  携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濡以沫近40年,

  她对他浓烈的爱,

  促使她“牺牲”了太多太多......

  婚后,

  事业繁忙的陈建功无暇顾及家庭,

  朱良璧就一面做研究,

  一面默默照顾丈夫和孩子们。

  1945年,

  一直相夫教子的朱良璧一鸣惊人:

  她在数学顶尖期刊美国《数学年刊》上,

  发表《关于傅里叶级数的一般部分和》一文,

  并被刊发在首篇。

  在同一期《数学年刊》上发文的,

  是爱因斯坦、陈省身和西格尔,

  这样享誉世界的人物。

  而朱良璧,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

  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过论文的,

  中国女数学家。

  尤其是之后,

  朱良璧又在《数学新进展》《数学学报》

  《美国数学会杂志》上,

  相继发表论文,

  自此,世界数学四大顶尖科刊,

  都有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朱良璧。

  她也成为了唯一一位,

  登上世界四大数学顶尖科刊的,

  中国女数学家。

  

  图为朱良璧在《数学年刊》发表的内容

  可见她的数学造诣,

  并不亚于丈夫陈建功。

  凭借这样辉煌的成就,

  建国后朱良璧是完全可以当选院士的。

  但因为和丈夫陈建功的关系,

  (陈建功1955年当选为院士)

  为了避嫌,朱良璧只能被“雪藏”了,

  一直没申报院士。

  她的同事们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

  原来那么早之前,

  朱良璧就已经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中,

  发表了论文,

  他们不无遗憾地说:

  “如果把这个成绩放到现在,

  朱良璧或许可以申报成为院士了,

  而这一切都是为陈先生牺牲的……”

  1962年,69岁的陈建功,

  已经是杭州大学副校长,

  领导全校教师评职称工作,

  为照顾丈夫的起居,

  朱良璧随之到杭州大学,

  还是担任讲师,在三尺讲台上,

  她主讲《高等数学》,一直默默耕耘,

  培养出了一大批数学杰出人才,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

  朱良璧完全可以获得提升,

  但还是为了避嫌,

  陈建功又将她“雪藏”,

  一直没有提升过朱良璧的职称,

  功绩深埋无人知,直到退休,

  她都只是一位讲师。

  

  据院系里的同事和学生讲,

  朱良璧是“没脾气的朱先生”,

  多年不提升职称,

  她从来没有怨言,

  这些身外的名和利,

  在她眼里从来不值一提。

  和她同事几十年,

  没见她和任何人红过脸,

  学生去她家交论文,拜年,

  每次她都一定起身送他们出门.......

  心宽有天地,“家中徒四壁”,

  在1971年陈建功先生逝世后,

  留下朱老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

  学生们多次探望朱老,

  对外斑驳破旧的冰箱印象深刻,

  “她家里的每件家具,

  都好像老古董一样......”

  只过简朴淡泊的生活,

  追求极致的数学世界,

  是朱良璧一生的真实写照。

  更让人钦佩的是,

  相夫教子的朱良璧,

  为中国书写出了一段,

  “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的罕见传奇。

  她的先生陈建功是中科院院士,

  在她的培养下,

  三子陈翰馥,

  于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余子女也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

  次子陈翰麟,

  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小女儿陈翰坤,

  是杭州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

  此外,她的孙子是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徒孙。

  儿女们说,父亲忙碌,

  家里一切都是母亲操持,

  为了照顾家庭,她付出了很多。

  但她从来遇事从容,

  琐事再多不见大喜大怒、三餐规律清爽,

  她历经过风雨艰辛,

  而始终保有一颗平常心的精神,

  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朱良璧抚育众多子女的岁月里,

  身教重于言传,

  她老实做人、踏实工作、与人为善,

  和丈夫彼此尊重爱护已成为家风。

  在父母亲以身作则之下,

  子女们不论经历如何、

  际遇如何、成就如何,

  都能彼此友爱,

  成就自己一个美好小家,

  更为中国这个“大家”,

  贡献出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家风绵延三代,至今遗泽后人,

  朱良璧一手打造了一个,

  中国当代真正的“数学之家”。

  

  左2朱良璧

  2021年11月20日晚,

  我国一代数学大家朱良璧,

  在杭州逝世,享年108岁。

  一辈子教书育人,

  一辈子被“雪藏”不为人知,

  追求极致的数学世界,

  归于简朴的烟火生活。

  在这位淡泊名利的老人身上,

  体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

  温厚热忱至纯强韧的豪迈风骨,

  和科学报国精诚奉献的赤子情怀。

  “雪藏”了自己,成就了丈夫,

  “付出”了自己,成就了子孙。

  她不拘小利,

  但求利国利民的大家风范,

  值得我们学习,

  她不谋一人,

  为中国培育优秀子孙后代、

  优秀数学人才的家风学风传承,

  更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沉痛送别数学家朱良璧,

  先生虽已千古,但她的精神,

  将在我们心中长存!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