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迎来叛逆期,“初二现象”值得关注,家长应对有窍门

  想起自己的学业生涯,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时期了。那个时候刚刚从一个“小不点”,深入向往的中学,在自己眼里已经是个“大人”了。

  初中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转折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能达到的层次,基本在初中时就大致可以预见。

  到底是顺利地升入重点高中,考上大学,还是在中考之后直接被分流到技校,以后的境遇可能全然不同。可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此或许没有那么多概念,叛逆起来令家长很无奈。

  初中生迎来叛逆期,初二往往成为转折点

  一位家长因为对儿子的现状手足无措,到网上征集大家的建议。14岁的学生,原本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成绩一直是班里前十名。可是初二这个学期开始,变得越来越厌学。

  儿子成绩直线下降,引起了父母的关注,可当他们严厉批评以后,这位同学反而更加逆反,直接不肯上学了。家长跟他吵了好几次都没办法。或许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的根源

  (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加了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思想上会有一个过渡期,往往在初一的时候,因为对整个环境和管理模式还不熟悉,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到了初二,学生们青春期的思想变化更加明显,自我意识也增加了。他们开始思考当前学习生活的意义,即使学霸也会质疑,如果这时没能被及时关注,很容易出现厌学和叛逆。

  (二)生理发育引起心理变化

  初中生身体成长时期,会经历很明显的变化,体内激素水平也跟小学生差异明显。这些都会引起同学们对自己和异性的好奇。或者有些孩子其实并没有暗恋的对象,但会不自觉地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并开始重视自己的隐私,不再喜欢跟家长交流。

  (三)对某些问题的困惑没有被及时解决

  笔者想起自己的初中时期,虽然并没有很叛逆,但是脑子里的想法和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也明显比其他阶段要多。同学之间的某个眼神,老师的一句评价,这些小事都很可能引起内心的波动。遇到难题时跟家长倾诉,听到的如果只是批评或是敷衍,心情就更加不好了。

  家长应对有窍门

  透过叛逆行为,观察学生的内心

  我们不少家长的传统观念里,还抱着“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部分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行为或思想没让自己满意,就会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

  学生们即使当时屈服了,只要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就依然存在隐患。心理学家说“孩子有问题,家长先自省”,很多问题少年都来自于缺乏温暖和关爱的家庭,内心世界从不被关注。

  跟班主任交流

  初中时期班主任跟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是最密切的,有些老师甚至把办公桌搬到了教室,看着大家上自习。所以老师们对学生的了解,可能比家长本人还要多。

  一些班主任经验丰富,同时也比较受学生的认可,有些不愿意跟家长言说的秘密,甚至愿意跟老师分享。家长发现难跟孩子沟通,也可以把情况反馈给老师,听听他们的建议。

  多做学生喜欢的饭菜

  一些朋友可能觉得这条建议有点“扯”,而根据心理学理论,当人处于迷茫、忧郁、暴躁等特殊状态时,往往会退回到“口欲期”。家长有意识地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也会一定程度地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

  关注学生同龄人的思想,减少代沟

  每个年代的学生,思维方式和个性都大有不同,身为家长的朋友,可曾记得自己儿时,也曾有过很多合理却不被父母所理解的想法。

  化解初中生的叛逆,首先要从了解他们开始。网络如此便利,家长不妨也试着看看现在的中学生都对什么感兴趣。或许很多大人自认很费解的事情,广大初中生眼里很平常。

  “初二现象”值得关注,学霸也容易犯糊涂,面对初中生叛逆期,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分享呢?

  欢迎在评论区中补充哦。(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教育信息可进入主页了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