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高水平论文,任顶级期刊审稿人,201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姜瑜铭

  “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英才实验学院姜瑜铭同学用了整整四年大学时光。现在即将毕业,但他依然在追梦的路上。对他来说,梦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追梦的过程中逐渐明晰,并且因为不断追梦而绽放异彩。

  四年的成电时光,把这个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高高大大却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锻造成了一个目标清晰、坚毅有力、目光中透着睿智的学霸。学校授予他“成电杰出学生”荣誉称号,而同学们则赞他:“姜优秀!”

  从刚进大学校园时的迷茫,到爱上计算机专业、倾情图像处理,发表4篇高水平论文,担任医学图像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审稿人,姜瑜铭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的征程。

  其他剧寻寻觅觅:最终爱上了计算机专业

  2015年,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也经历了一段迷茫期,对即将开始的“成电之旅”感到不知所措。由于当时他的志向并不在电子信息领域,再加上大一入学后便落选英语H班,因此,他一时找不到自信、也找不到方向。

  但是,迷茫归迷茫,奋斗还是要奋斗。他觉得,当一个人感到迷茫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停下来左顾右盼、踟蹰不前,而是要保持勤奋努力、奋勇前进。相反,奋斗的目标会在勤学实干中渐渐明晰。

  大一上学期,姜瑜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品学楼和图书馆度过的。每天早起读英语、背单词、听听力,成了他的日常生活;上微积分、线性代数、C语言等基础课程,他都坐在前排,课后常找老师请教。正所谓“天道酬勤”,大一英语期中考试,他取得了全校最高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也双双拿下高分。

  大一下学期,他凭借优异成绩转入了英才实验学院。英才实验学院与众不同的探究式课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且“身边的同学也都很优秀,我只有比别人更认真、更努力才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差劲!”于是,他把认真和努力带到了每一门课的学习中。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外国语学院高照老师讲授的英语文献阅读课程上,他第一次阅读长达数十页的英语论文。从刚开始的不知所云到后来能够熟练阅读各种英文文献,再到能够自信地在大家面前做交流分享,这门英语课让他体会到了英才实验学院严谨踏实的学风。一个学期后,在学霸云集的英才实验学院,他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并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成功之路充满坎坷。大二时,课程陡然增多,即将面临的专业选择与科研任务也给他带来了压力和困惑。正在这时,他报名了台湾交通大学春季交换生项目并成功入选,在台湾度过的这一个学期,就像是远赴了一场闭关修炼,让他受益匪浅。

  在那里,他在正常课程之外,还额外修读了算法导论课程。因此,他的学习异常忙碌。所有的课程都有至少三次大考,中间穿插着小考。每天早上七点坐第一趟校车赶到教室,待晚上直到图书馆闭馆才坐着最后一班校车回寝室。勤奋努力,让他拓展了视野,也取得了所有课程全为A、专业课均为A+的优异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姜瑜铭逐渐发现了自己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浓厚兴趣。于是,回到电子科大后,他在选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兴趣的驱动下,他终于找到了奋斗方向。

  做真科研:潜心钻研眼部医疗图像处理

  大二暑假,姜瑜铭开始进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段立新教授的研究团队,从此开启了自己在学术殿堂探索旅程。段立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眼部医疗图像分析、大数据等。

  曾经对电子信息技术并不“感冒”的姜瑜铭,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不仅最终从事了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而且是把电子信息技术与医学图像紧密结合了起来,走上了“信息医学”的研究道路。

  “段老师很负责,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我当‘小白’,而是真的给我布置了一些科研任务。”他说,“我在段老师的指导下一点一点完成任务之后,逐渐觉得科研其实也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自己静下心来,把一个问题给钻透。”不仅如此,他经常和段立新教授聊人生规划,并且总能得到着眼长远的指导。

  缘于以前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向往,姜瑜铭在实验室的众多研究课题中,选择了眼部医疗图像作为研究方向,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研究医疗图像处理。他发现,做课题项目和学习课堂知识有着本质区别,做课题尤其注重工程实现能力,“在一开始,仅仅装服务器环境,就耗费了我近两个星期时间”。

  更大的挑战在于,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姜瑜铭一时很难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即便是要重复做出别人的实验结果,也会面对各种困难,四处碰壁。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他,每当遇到困难时,他都主动想办法,或是查阅文献,或是找资料,再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科研其实就是解决问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没有上课时学到的知识那么直观,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只有多尝试、多思考、多投入,才能有成果。”姜瑜铭在科研中倾心投入,让他在敲开学术大门之后,越来越体会到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后来,在段立新老师的推荐下,姜瑜铭有幸赴中国科学院慈溪医工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科研实习,遇到了许多耐心的老师,而这些老师都成为了他科研和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期间,姜瑜铭已发表了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EMBC和中科院JCR二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2篇论文。医学图像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还邀请他作为审稿人。

  风雨兼程:追梦的人就要奋力奔跑

  成电四年,姜瑜铭奋斗四年、收获四年。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而每一段经历,无不是用辛勤的付出浇灌而来的。

  还记得大二那年,姜瑜铭收到来自经管学院同学的邀请,一起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当时他没有任何比赛经验,但决定和队友们一起尝试,于是三个建模“小白”开始了一场建模历险。

  姜瑜铭和队友们从图书馆借了十多本关于运筹学的书籍,在网上下载了几十篇专业文献,在浩瀚的知识中寻找合适的模型。三个人在三天时间里完成了20多页的论文。他们最终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校内赛选拔。

  那年的过年时间特别早,校数学建模队的训练时间也非常紧促,几乎期末考试一结束就要迎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正式比赛。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由于时差的关系,论文需要在最后一天的早上提交。于是,在前一天晚上,他们在品学楼A区的机房里一起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最终,姜瑜铭和队友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Meritorious Winner。这次重要的尝试,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科研中,遇到比较难的挑战,不会恐惧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勇敢尝试。

  现在,他即将毕业离校。但竞赛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他本来有保研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保研机会,而是选择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全奖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征程,也是一次新的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