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考生应对北京中考变革关键有一个底线和一个“别太在乎”

  教育部已经官宣:在2022年聚焦关键领域,重点实现四个突破,中考改革列入其中。北京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通过多种渠道透露新中考改革正在加紧研究,现在思路越来越清晰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询问——截止到2024年,北京新中考到底还会不会变、从2022年小升初的学生开始,三年后的中考究竟会怎么变......

  

  北京中考新政出台“很痛苦”

  痛苦一:“双减”下的难题。从2021年开始推行的北京新中考,最终计入中考总分数的无论从考试科目数、考试次数、考试天数、考试分数几乎都是历史最高的,当时制定中考政策时还没有双减,双减推出恰又在北京新中考执行当中,但新中考政策又必须提前3年向社会公布,以便学校安排教学和学生应考。

  现在的难题是,如果从2022年开始的双减后的首次中考不能体现双减的举措,学校、学生、家长就都不会改变原来没有双减时的观念,双减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最关键的是,如果要进行新中考改革,2024年就是首年的首个窗口期,但是2021年北京市并没有按照提前三年的惯例和要求公布新的中考政策,这就使众多家长认为2024年开始的中考还会延续2021~2023年的做法。

  痛苦二:2021年开始的新中考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个“大梗”。

  其中最突出的是,很多考生初三对一些科目就不再认真学习甚至放弃了。比如,初二下学期中考要提前考完生物和地理,中考政策规定生物和化学、地理和历史哪门中考分数高,哪门就计入中考总分,这样的话一旦学生生物、地理成绩都取得了满意分数,很多人就会对初三才考的化学、历史持放任态度了。很多老师也反映: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对化学、历史的学习明显不重视,变得松懈了。

  学生、家长对此的解释是,时间有限,要把初三的宝贵时间投入到其他计入中考总分的科目中。可绝大多数就读初中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不知道,2024年开始的高考发生了实质改变,也就是说如果考生高中阶段不选化学,全国所有大学绝大部分专业是报考不了的,原来选物理不仅重要,现在选化学几乎提到了和选物理同等重要的地位,“物理+化学”成为最保险、最稳妥的高考选择。

  痛苦三:韩国剧北京中考科目还要不要增加。

  现在北京中考在推出增加体育分数的基础上,满分已经增加到690分,比2018年开始的中考增加了110分、比2021年开始的中考增加了30分。根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的说法,还要进行中考美育改革试点,如果北京跟进也推出中考美育改革并计入中考录取总分,那么北京中考的分数势必还会增加,学生和家长一般都是根据科目所占中考分值决定其重要程度,美育分值过低就不会引起大家重视,即便只有仅仅的10分儿,北京中考的总分也就会超过700分,这样的话家长和考生会不会更追逐“分儿”并且如何真正做到减负,都是不小的难题和课题。

  痛苦四:北京中考“自主招生”难产。

  北京在几年前就明确公布了,要在中考中加入自主招生模式。这意味着会给各高中校特别是重点高中校更多招生自主权,很多家长对这一点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担心如果制度、措施不完善,招生中会出现很多“猫腻”,但自主招生是建立多元评价、调动学校主动性、科学选材、破除唯分数论等的重要手段,如何平衡确实是一大考验。

  北京中考新政其实已越来越明确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推进中考改革、推动各省(区、市)全面推进招生录取综合改革,加快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继续组织开展中考命题评估...落实双减要求,提高中考命题质量,不考课外培训内容、不考高中课程内容”。

  教育部下达这样的命令后,北京市肯定会在原有研究中的新政方案下做出新的调整。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中考新的改革不会拖到下一个新三年周期,2022年的中考就会有新举措,但是这个举措是循序渐进的,比如最直接的就是从2022年中考试卷的内容上适应双减的要求,这既没有违反三年一个周期的北京中考惯例也因应了双减的要求;还比如,中考的频次、时间、量级、分数与占比、考试方式(如:是开卷、闭卷还是考查、过程累积)、录取方式等,总之北京中考大的变革即将开始,而且会很快,毕竟要体现双减是时下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学校、家长、考生看不到更明确的方向,双减就难有真正的长久成果,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也不可能真正改变,2022年将是北京中考发力质变的重头年!

  北京家长和考生应对北京中考变革关键有一个底线和一个“别太在乎”

  根据大量研究,在测算后形成的数据中给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家长的建议是:在现有中考满分660分的情况下,家长如果想让孩子进入普高就读,这四个区的中考生中考所有科目的总分不应低于510分。也就是说你家孩子每个中考科目的得分率都不应低于该科目满分率的77%。

  举例说,数学的满分为100分,最低分就不要低于77分,其他科目也大体如此;但体育分数要争取满分或只扣去1到2分,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按这个推下去,让孩子从初一开始每门计入中考录取总分的各科目底线得分率都要保持在不低于77%,这样家长、学生随时都能有一个很好的检视的最低目标,在这个保底进入普高的前提下,成绩当然是越高越好。如果孩子的成绩长期低于这个得分率,中考时就应当考虑贯通培养录取模式或“普职分流”。

  北京多年高考录取大数据表明,只要大体底线保持中考的这个得分率,东城、西城的考生都可以明显超过90%“保证”考取本科,海淀区接近90%,朝阳区最好再比中考77%的得分率再高一些,高考本科率也会超过90%很多,总之77%中考得分率是北京这四个区的平均值,最后从高考数据看四区之间会有一定差异。

  那个所谓的“别在乎”,就是近两天网上盛传的“普职分流”,教育部前天明确肯定了中考后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那是对全国而言,而“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才是“普职分流”的关键,北京有北京独特的情况,不会一刀切,也不会导致北京普高率在一定时期内大幅下降,家长无须为此烦恼不堪!

  一个更好的中考新政要面面俱到真是太不容易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