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坪东路社区:小阵地融入“家”元素,凝聚社区“一家人”
为充分激活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毛细血管”,龚家湾街道龚家坪东路社区以抓好小区党员阵地建设,创新小区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多措并举,打造“党建微家”小区党员阵地品牌,以“四家工作法”,把辖区新老居民当成“自家人”,通过“软硬”兼施以“小家”带“大家”,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推动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横纵编织服务网络 组建小区大家庭
依托小区党员阵地组建小区党支部7个,充分发挥党组织就近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选好小区“管家长”,从市区驻守干部中向小区派选驻守工作队队长,指导小区党员阵地工作,在小区业主里挑选符合条件且热心小区事务的党员,引领小区治理。横纵构建“大家庭”, 采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纵向方式和“社工委+特色党小组+党员示范岗”横向方式,将社区孵化的一些夕阳书画社、杨桥之声等文艺组织一并纳入小区治理体系范畴,设置就业创业、文体活动、帮扶助困等8个特色党小组,有效延伸组织覆盖。
家门搭台家事家议 打造小区好家风
挖掘奋斗故事和典型事迹,弘扬精神文化,培育小区精神,定期开展“小区故事汇”,邀请小区党员上党课,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定期举办“家门大比武”,评选出小区党员先锋、清廉模范、最美家庭十余户,提升小区“家荣耀”。制定家规矩,组织7个小区制定家规民约,设立“小区红黑榜”,让全体居民成为监督者、践行者,凝聚小区群众“家观念”。同时,定期开展小区协商议事会,畅通民意诉求,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通过畅聊“家常话”,共同解决“家里事”,让居民从内心深处更守礼、守矩、守德、守善。
扩建阵地升级服务 建设宜居好家园
依托小区党员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设置党群议事区、志愿服务区、民情联络调解区、健身娱乐区等功能室,创设四点半课堂、老年课堂等功能,将小区党员阵地用起来、活起来。提升楼道空间,提供楼道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空间,分类打造“学习型”、“活力型”、“生态型”微楼道景观,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推动党员楼栋长履职,在楼道举办“社情民意板凳会”,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改善小区基础设施,实施小区“微更新”行动,通过多方协调动员改善小区环境,累计新增车位划线200余个,新增小区儿童娱乐区1个,摘除100余处飞线,小区环境改善明显。
多元共治资源下沉 实现小区一家亲
坚持“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建设一个家”理念,最大限度整合多方力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排查“接单”、精准“派单”,驻守干部主动“进门”倾听群众诉求、协调矛盾纠纷,化解小区难题13件。推行企事业单位特色服务进小区,打造“双报到”2.0升级版,制定年度服务小区党建项目清单,强化社区“社工委”成员单位、共建单位作用发挥,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居民小实际需求和小区的实际特点,将党员所能与群众所需相结合,精准的服务辖区群众。充实自治力量进小区。全面推进小区党员“回家”亮身份,让党员在住宅小区“浮出水面”、“亮出身份”,充分发挥党员个人专长,组建和充实小区医生、小区律师、小区警察等小区服务队伍,促进小区党员凝聚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热乎在一起,营造“温馨一家人、共使一股劲”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何丽欢 责编:徐莉娟 审核:陈亚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