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里的家庭教育真谛
6月份近半个月都沉迷电视剧不能自拔。追完了《知否,知否》,又追《觉醒年代》。
《知否,知否》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成长智慧,虽好看却不耐看,看得我几度想放弃。而《觉沉醒年代》讲的是家国情怀,是讲述老一代革命家追求真理、救国救民,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艰难过程,是一部宏大历史史诗般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看得我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好看又耐看,让人回味无穷。
但今天我不想聊关于革命,关于历史的宏大命题,只想聊一聊这部电视剧里几处打动我的家庭教育片段。
一,父亲的鼓励、支持,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陈独秀和两个儿子,尤其是和大儿子陈延年之间有很深的隔阂,两人总是一见面就掐架,争吵,他们的信仰也不相同。两个儿子信仰互助论,陈独秀信仰马克思主义。但陈独秀很尊重孩子们。虽然他知道他们的互助论实践不会成功,他还是支持他们去实践,实践失败后并没有打击他们,反而为他们敢于去践行的勇气点赞,这才是做为父亲的伟大之处,在精神上鼓励和支持孩子,父亲的鼓励和支持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二,母亲要树立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
剧中有一个片段是到饭点了,陈独秀却一直没回家吃饭,到家了又因为心情不好,不想吃饭,而他两个最小的孩子,子美、鹤年就一直等着,父亲不吃饭,他们也不敢动筷子。这就是这个家庭妈妈的家庭教育做的好的地方,把爸爸的地位给树立起来了。一个家庭里一定要有一个权威,这个权威有时候可以和孩子平等,有时候却一定要长幼有序。
记得小时候,母亲做好饭,第一碗一定是让我们端给父亲的。过年过节,一家人如果在一张桌子上聚餐,父亲不动筷子,我们也是一定不能动的。我的父亲很温和,很少发脾气,但我们兄妹都很怕他,这大概就是和母亲的教育有关吧,她把父亲当一家之主尊敬着,也让我们把父亲当权威尊敬着,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这种言传身教却影响了我们很多年。
而现在的家庭里,由于爸爸很多时候不在家吃饭,妈妈们在饭桌上也就忽略了这个礼仪。有些家庭即使爸爸在家,由于大家都把孩子看得很重,再加上如果一个家庭里又有老人的话,比较宠孩子,会完全忽略爸爸的位置,所以现在爸爸在家庭里权威的位置比较难做,有些家庭如果妈妈比较强势的话或许会颠倒了位置,变成了妈妈是权威,妈妈说话孩子不敢不听。小时候还好,孩子反抗不了,但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变本加厉的反抗妈妈,如果爸爸在之前又没有在家庭中树立起权威,是很难在家庭教育里起到作用的,也很难做孩子的榜样去引领孩子更好的成长的。
所以,聪明的妈妈应该从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爸爸的权威地位,小到吃饭,大到重大决策,都要有意识的树立爸爸在家庭中的尊严,这样不但对自己好,对孩子好,还对整个家庭的发展大有益处。
三,父亲的肢体语言胜过千言万语。
剧中有一个情节很是打动我。在陈独秀的儿子们将要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前几天晚上,他们一起聊天,没有争吵,没有辩论,难得的和谐。动情之时,父亲用两只手轻轻抚摸了两个孩子的头,刹那间,电光火石般,在他们父子之间树立的高墙被这一阵温柔的抚摸给冲塌了,父子之间的情感有了深深的连接,那一刻,父亲不再是伟大的革命者,而是一位充满爱的慈祥的父亲。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千言万语不如一次轻轻的抚摸,表达爱意时,肢体语言的力量更强大。
四,父爱如山,父爱也如涓涓细流
剧中还有一个情节把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延年,乔年要去法国留学的当天,他们的父亲陈独秀千里迢迢从北京到上海去送别。亲手炒了他们最爱吃的南瓜子,还细心地帮他们整理行囊。那一刻,延年被感动了,从背后抱住了父亲,乔年也过来抱住了父亲,陈独秀转过身来紧紧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这一抱,冰释了父子间多年的嫌隙,也让两个孩子从父亲身上吸收了更多的精神养料,这养料一直滋养着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整部电视剧从细节处刻画了陈独秀一个伟大的父亲身上细腻的情感,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然能做好孩子。这部电视剧里的历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里面的家庭教育真谛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