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堆栈的方式进行踏雪无痕的照片合成

  经过前面多个案例的堆栈技法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堆栈在后期处理当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这种技巧能够让我们将平淡无奇的画面堆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和创意,只要了解和掌握了堆栈技术的使用技巧和适合题材,那就能够让我们用后期思维去引导前期的拍摄,最终创作出我们想要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学习踏雪无痕的堆栈技法,这也是后期强独创的一种技法,使用这种技法,可以让我们的堆栈看起来真实、自然,没有丝毫的人为合成痕迹。

  看效果图,这张照片是由7张素材照片堆栈合成的,表面看仿佛是一张照片,桥上主体人物的队列和距离是如此完美,人物的动态也比较真实自然,没有任何合成痕迹。这种画面如果想在现场一次性的拍摄完成,那是不可能的。

  

  下面来看这张照片是如何制作的。

  下面展示了6张原始的照片素材。通过这样7张素材照片,我们堆栈成了一张照片,并且堆栈后的画面没有任何合成痕迹。

  

  数码影像的后期制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不是说随便拿出几张照片,只要有技术就能调出完美的摄影作品的。针对原始照片的后期处理,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后期基本功之外,其实,前期的拍摄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将后期的思维和理念,合理的运用的前期拍摄当中,让后期与前期完美结合起来,只有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的制作完美成功。

  在摄影创作当中,后期引导前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只有提前学会了后期技巧,才能来引导前期拍摄。

  下面来看下,这张照片在拍摄前是如何构思的。这是在缅甸的乌本桥(也称为情人桥)拍摄的一组照片。我很希望在这座桥上每个空格当中都有一个形象和动态都非常理想的人物,来丰富画面的形式和画面感。但在现场经过长时间等待后,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是人太多就是人太少,还有大量的人物会出现重叠,这样画面自然不够理想。

  如何拍摄到人物距离感很好,分布合理的画面,就是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采取了定位、多张拍摄法。所谓“定位”,是指将三脚架固定在河边上,固定相机机位,插上快门线,将光圈设定为F8左右,然后设定光圈优先模式,来拍摄这组视角构图的照片(三脚架和快门线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相机的稳定性,让拍到的画面视角非常精确,画质清晰锐利)。所谓“多张”是指通过观察,确保每个空格有人物经过时,按下快门拍摄下原始素材,这样经过多张积累,就确保了总会有照片当中不同的空格都有人物出现。

  当然,在拍摄时要注意一定的提前量,比如说这张照片,待人物走到木桩时就要按下快门,从看到时机到按下快门存在的时差,足够人物走到格子中间稍稍偏右的位置,这样还可以为人物的前方留下一定的空间,避免显得拥挤。

  其他格子中人物的捕捉,也要大致采用这种思路来获取。当然,只拍摄几张可能无法让你满意,实际上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我一共拍摄了七八十张素材照片,最终挑选出了这7张没有重叠,距离感都很好的素材照片。

  以上便是基本的拍摄过程。

  这种踏雪无痕的拍摄方法,并不适合我们之前介绍的挤满人的街头、市场等场景,而是适合浅色背景深色主体的场景,如以天空做背景、相对简洁的桥和路等场景。

  在Bridge中,按住Shift键全部选中这6张素材照片,然后单击点开“工具”菜单,选择“Photoshop”-“将文件载入Photoshop图层”菜单命令。

  

  这样,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看到这6张照片就载入了同一个画面,分布在6个不同的图层。

  

  虽然这6张素材照片是使用三脚架固定视角拍摄的,并且还使用了三脚架,它们之间可能并不存在错位,但为了确保完成效果更精致,避免景物之间出现错位和重影,所以还是要对多个图层进行对齐操作。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9%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