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乡村教师深耕讲台三十六载:托起山里娃的“求学梦”

  极目新闻记者 郭会桥 张渊

  通讯员 孟涛 王珊珊

  03:21春暖花开的季节,记者受邀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兵营铺村教学点采访,从郧西县城向六郎乡出发,近2个小时的车程,弯道太多,久未晕车的记者几度晕车。为了方便走山路,在六郎乡集镇又换了车前往兵营铺村教学点,一路上记者再次深刻领略了山路的崎岖与险峻。

  就在这偏远山村,有一位年近六旬,仍乐意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的深山红烛。她,就是2021年参加湖北省“银龄讲学计划”的陈敦珍老师。到达六郎乡最偏远的小学——兵营铺村教学点,陈敦珍老师早早等候在校门口。

  陈敦珍老师是两个年级孩子所有学科的唯一老师

  漫漫从教路,她深知自己在这大山之中的价值

  从教36年,陈敦珍先后辗转于郧西县六郎乡榆树洼小学、六郎关中心小学、王家河中心小学、兵营铺村教学点任教,单从学校的名称就能发现她所任教过的地方都很偏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1986年开始至今,出生于六郎乡的陈敦珍从不曾离开六郎乡教育战线。她说:“我生在农村,求学也在农村,深知大山里的教书匠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我小时候就在榆树洼小学读书,教书的事儿也是从榆树洼小学做起。”从榆树洼小学步入了教书育人的征程,陈敦珍为了在家乡的土地上播种文明与智慧,无怨无悔,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教书育人,从不提条件,喊苦叫累,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

  2017年,老教师何存忠从兵营铺村教学点退休,由于该教学点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仅往返六郎乡集镇一趟,就需要半天时间,而且往来车辆稀少,乘车不便,外出非常困难。与此同时,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却需要负担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责任重、压力大、课程紧。若这个教学点撤销,这意味兵营铺村的学生有可能辍学或被迫去更远的学校上学。

  2017年8月,眼看开学在即,陈敦珍怀着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主动请缨,从离家近的六郎关中心小学调到兵营铺村教学点。鲜有人知的是,此时的陈敦珍老师患有严重胃病,经常吃不了任何食物,体重从59公斤下降到了44公斤。离家远了,意味着生活一向追求俭朴的陈敦珍生活会更加清淡,她的儿子操心她一人在深山中护一群娃、守一所校,多次劝她,干够一年,也算是“救了兵营铺村教学点的急”,就回到条件较好离家近的学校,家人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可每次都被她婉言谢绝了。面对“固执”的陈敦珍,亲人叹息怜爱,旁人疑惑不解,而只有她自己才真正明白自身存在这大山之中的价值。

  在深山中守一所校

  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兵营铺村散居着几十户人家,孩子大部分离校比较远。陈敦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决定:让学生都在学校吃营养午餐。这样无疑使她更加繁忙了。她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既当炊事员,又当保育员。白天课余时间,她就给这些娃娃们烧水、做饭,帮他们洗衣服、洗头、洗澡。晚上备课、批改作业。

  兵营铺村教学点是一所一人一点的学校,开设着学前、一年级、二年级的3级复式教学班。每学期,她总是早早就把书本从离校15余公里远的六郎乡集镇运回来,为了减轻乡亲们的压力,她经常提前两三天就开了学。她带3级复式班文化课就有8门,所有文化课都认真仔细备课、制作教案,一丝不苟地上好每堂课。

  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她所带一年级学生的字写得都非常工整,她说:“山里娃,生活可以苦点,但学知识不能打折扣,基础知识要比城里娃学得更好更牢,以后到城里学校读高中、大学了,可以让城里老师教学上轻松点儿,也是给兵营铺村教学点增光添彩。”正是本着这样美好的愿望,陈敦珍虽在偏僻的山村教学点教学,教学工作却是处处要争先创优。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后,多媒体课堂逐步走入乡村。面对新的情况,陈敦珍老师保持学习和钻研的态度,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知识。把PPT教学引入课堂,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性。

  “复式教学难处颇多,但对有心学习的孩子却是一件好事,我教一年级知识时,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就是一次复习巩固。”陈敦珍介绍,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得到保证,她采用了轮流授课的方法(即一个年级休息,两个年级上课),学生做到了劳逸结合,而她自己进了教室往往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2021年5月,陈敦珍老师光荣退休,可以离开偏僻的兵营铺村教学点了。2021年9月,陈敦珍主动申请参加了湖北省“银龄讲学计划”,志愿到六郎乡兵营铺村教学点支教。

  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既当炊事员,又当保育员

  拳拳爱生心,她用深情装点山里娃的春天

  每到秋天,山上的栌木树叶红得像火焰一般,它们在风中,在雨里,在灿烂的阳光下,用执着的爱装点着大自然。陈敦珍正像一棵栌木树,用她那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装点着山里娃们的童年。

  和从前一样,执行“银龄讲学计划”的她,在兵营铺村教学点既是校长、老师,又是炊事员、保育员。她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与学生心心相连。学生生病了、迟到了、家中有困难了等等,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忙解决。

  炳一和炳兰是兄妹俩,父母长年外出务工,家中仅有近80岁的奶奶,精力上、体力上照顾兄妹二人都难以周全。面对这种情况,陈敦珍老师对炳一兄妹俩照顾得更加细致入微。2021年9月,陈老师发现炳一有嗜睡、无胃口、精神不振等症状,身体日渐消瘦。面对此情,陈老师一方面常常给炳一开小灶煨炖营养汤,另一方面与炳一沟通,让炳一炳兰和她一起吃住。十一放假后,陈老师又带着炳一到郧西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全程陪护、照料,不仅承担了全部医药费用,还带炳一逛超市,购买他喜欢的物品。体恤到乡村农民没有十一长假,她又提前2天结束假期,把孩子们召集到校园,带着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生活。而炳一总说“害怕天黑,一个人不敢睡觉”,陈敦珍老师就搂着炳一睡觉,给孩子壮胆。1个多月后,炳一敢单独睡觉后,才回到家里。

  小婷同学是单亲家庭,由母亲照顾,从家到学校有40分钟的路程,路途远,且无人接送。为确保小婷路途安全,节省其家庭的精力,陈敦珍坚持每天放学送她回家。2021年暑假期间,得知小婷生病在县人民医院住院,陈敦珍购买水果等赶到医院探望。

  小妃、小洛、小娇父母常年在外,难以照顾她们,陈老师经常给她们洗头,星期天经常让她们和自己一起吃住,还带她们到镇上的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小均,与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考虑老人照顾孩子有难处,陈老师每个周日就把小均喊到学校与她一起吃晚饭,并给他买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从2017年至今,在兵营铺村教学点教学期间,陈敦珍老师坚持自费为学生购买本子、笔、辅导资料等各种学习用具,用以奖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小雨、小妮等三名学生,自学前班至小学三年级,一直由陈敦珍全程教学。目前已经升至观音垭小学就读四年级了,成绩始终保持年级前三名。学生们离开了学校,但陈敦珍的爱依然在延续,仍然给她们购买笔芯、作业本等学习用具,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好好学习。正是由于陈老师对学生有一片浓浓的爱,才换来了兵营铺村教学点所辖范围内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年年都是100%。家长们深有感触地说:“在兵营铺村教学点,学生确实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把孩子交给陈老师,我们放心得很。”

  陈敦珍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

  如今,已57岁的陈老师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在偏远小学执教。由于多年的超负荷的教学工作和料理学生生活,积劳成疾,曾患心动过速、中度脂肪肝、双肾小结石等,需长年吃药治疗。年近花甲的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喜欢教书这行业,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退休后我发挥个人余热,积极响应湖北省‘银龄讲学计划’,为六郎教育发挥我的余热。”

  为了六郎乡孩子们的明天,陈敦珍老师无私地奉献着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爱心。她就像一支闪光的红烛,温暖着六郎乡人民群众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汊山脊……”采访中,记者与她一起哼歌曲,她说:“这个歌词,写得真好!确实,我舍不得离开六郎乡的‘这河汊山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