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如今香港的机会(01)

  

  机会往往来自 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迈克尔·戴尔

  周末的晚上,适合聊聊天。

  聊什么呢?就聊聊香港吧。最近在各个地方,各个场合,都在聊香港。为什么这样高密度聊香港呢?

  因为,未来这一年,将会是百年来香港律师与内地律师加深合作最好的时期。这个机遇,百年难遇。??

  为什么要把话说得这样绝对呢?我讲一个老的故事,容闳的故事,容闳是第一个留美的中国人,读的是耶鲁大学。??

  清朝的咸丰七年,这一年容闳29岁,他来到了香港,在他赞助人萧德锐(Andrew Shortrede)的帮助下,开始在香港高等法院做翻译。???????????????????????????????

  他从那时候开始学法律,准备做一位律师。然后,他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排挤,几乎所有的香港律师开始联合起来攻击这位年轻人,甚至,在报纸上发公开声明,火力全开,群情激愤,在各种场合攻击他、抵制他。?????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香港律师都是英国人,他们不喜欢一个中英文都很好的中国人,踏入到香港的法律市场,这将会成为他们最危险的竞争者。??????????????????

  这个中国的青年,最后不得不放弃律师的考试,遗憾地离开香港。??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香港法律服务市场上的尝试,以失败告终;20年后,整整20年后,才有了中国人踏入香港律师的行列。

  这个人,就是伍廷芳。

  而且,他还是逼着没有办法,先去英国读法律,考了英国的律师后才回到香港做律师的。

  那个年代,想进入这个市场都难于上青天,更别论什么两地律师的深度合作了。

  到后来,两地的法律服务业,几乎平行,各自发展,绝少有交集;真正的交集,来自于改革开放后面的20年。 ? ? ? ? ? ? ? ? ? ? ? ?

  在这个时期,内地与香港律师的合作开始逐步多了起来,但是这种需求,不过是“锦上添花”式的,是彼此给对方带来业务,有固然好,但没有,那也无所谓。? ? ? ? ? ? ? ? ? ? ?

  这都不算是最好的时期。合作,是要找契机的,要最完美的彼此需求,在一个点上相遇,才会发生最奇妙的变化。

  为什么现在就是了呢?这个时期,内地法律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戛然而止;而香港法律服务业,也开始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

  两边都有合作的迫切需求了。这还不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经济恢复得很吃力,国际局势也变得很复杂,zf有需求通过香港恢复信心,资本有需求通过香港获得发展。

  最好的契机,就这样出现了。市场,需要不同于往日的法律服务,而内地与香港的律师们也终于有需求坐在一起,深化合作: ? ? ? ? ?

  一种全新的合作,不是业务的互推,而是业务的融合,而且通过这种融合,为新问题找到全新的解决方案。?

  这是百年未遇的好时期,几方的需求在一个点上相聚;过了这一年,需求就不会继续在这里,那时候再谈,真迟了。 ?

  如果你要我把具体的合作构想说出来,那就抱歉了,我不是没有,而是我不能公开去讲;

  更重要的,我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香港律师与内地律师一起,私底下,放开一些,通过不断的探讨,探寻出更多的合作构想。

  这样才有意义。答案要自己参与获得,才会有价值;否则,许多人就是有了很多的答案,也一样犹豫不决,一样会停滞不前。

  好了,不早了,今天先聊到这里,下次继续。

  也顺便说一下,这一期(第14期了)香港大学的高阶课程,是7月28~31,还有少许的名额,有欢迎来找我报名,微信号是:lexmagister。 ?????????????

  

  人+信息,

  是我们理解的发展本质。

  突破瓶颈的秘密也在这里: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思维的人,

  与多元的、多维度、不同深度的信息。

  这是我们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合作的初衷,

  为大家提供不同维度的、不同深度的”人+信息“,

  拓宽我们对法律,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找到不同的契机,为自己寻求改变。

  7月28-31日,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第14期高阶课程即将开启。

  这一次新增两位重量级的导师,

  围绕”金融、财富管理与合规“

  继续延伸全新的话题。

  去我们一起,打开一扇窗。